首页 > 生活

说不清、道不明、糊里糊涂的“波粒二象性”

更新时间:2025-05-17 13:10:09 阅读: 评论:0

导读:这舞蹈道具里有许多基本概念让我们一头雾水,似是而非,并没有清晰的边界,就像物理学的幼年时期关于“运动量度”的争论——“力”“动能”“动量”“活力”等没有清晰的边界一样。现在至少有“三大类粒子”与“三大类波”,它们的“波粒二象”是否同时存在?可否相互转化?各自的虚实如何?另外还有物质波与真正的物质波,经典电磁波与量子电磁波,实粒子与虚粒子,真正的虚粒子与瞬态虚粒子等等,都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量子物理学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与当年牛顿、莱布尼兹所建立起来的微积分差不多。现在的“波粒二象性”,不过是用来“和稀泥”的,真正研究透彻了,就没有“波粒二象性”了……

我们知道,“粒子”与“波”都可以分为多种……

“粒子”至少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 复合粒子(有内部结构,由更小的粒子组成,例如分子、原子);

② 非复合粒子(暂时没有发现其内部结构,例如光子、电子、中微子);

③ 真正的虚粒子(无形的“粒子”,是具有与实物粒子的能量、动量、角动量对应相等的一团云雾——“波”或“场”,它可以长时间存在,但又不同吉贝尔蒂于量子力学中由测不准原理所带来的能量涨落而形成的那种虚粒子——那种虚粒子应该更准确地叫做“瞬态虚粒子”,不能长时间存在)。

“波”也至少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例如声波、水波);

② 概率波(例如德布罗意波);

③ 真正的物质波(例如电磁波——电磁物质在空间的分布与传播,由电磁辐射或者光子的“破裂(‘光子’与‘电磁波’之间可以按照‘波粒二象关系式’相互转化)”而产生,可以不需要介质而在真空中传播,类似的还有“电子波(由电子‘破裂’而产生)”、“中微子波(由中微子‘破裂’而产生)”等。它们不同于量子力射手女学中那个等同于概率波或者德布罗意波的 “物质波”,那实实在在是一种概念的混淆。另外,这里的“电磁波”就是指“经典电磁波”——经典物理学中的电磁波,而“量子电磁波”则是指“一群光子的德布罗意波”,具有“非物质性”,不是真正的物质载体。同一团光子的“经典电磁波”与“量子电磁波”具有外观轮廓上的“相似性”——参见“波的相似性原理(对应原理)”ganmorgan:“波粒二象关系式(甘永超公式)”的物理内涵与实验验证)。

pt100

如果不把以上“三种粒子”与“三种波”区别开来而笼统地奢谈“波粒二象性”无线投影,那是根本没有意义的!究竟是哪一种“永久脱毛波”与哪一种“粒子”之间的“波粒二象性”呢?我们搞得不好就是牛头不对马嘴、鸡同鸭讲……

很显然,我们必须把这些基本概念梳理清楚,正本清源,然后才能讨论“波少儿英语口语粒二象性”。我们认为:

爱因斯坦1905年所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经典电磁波(真正的物质波)与光子(非复合粒子)之波粒二象性,这里的“电磁波”与“光子”皆为真实存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在存在的时间上却相互错开。

德布罗意1923年所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则是指:概率波(德布罗意波)与实物粒子(主要是指非复合粒子,但复合粒子例如原子、分子甚至 C_{60} 的德布罗意波动性也得到了实验的证实)之波粒二象性,这里的“波”与“粒子”同时存在,但一“虚”一“实”,不能相互转化。

如果再加上甘永超1995年所揭示的第三种波粒二象性——真正的物质波(例如经典电磁波)在结构上所具有的粒子性(经典电磁波可以按光子分解为一系列“电磁基波”,这些“电磁基波”对应于一系列“真正的虚粒子”,它们的能量、动量、角动量与一系列光子的能量、动量、角动量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里的“波”与“粒子”就分别是指:经典电磁波(真正的物质波)与“真正的虚粒子(与光子相对应的一团‘电磁基波’)”之波粒二象性。这里的“波”与“粒子”同时存在,但一“实”一“虚”,不能相互转化。

此“三种波粒二象性”还可以和谐统一,具有如下的“π型结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

三种波粒二象性的π型结构关系:波与粒子的虚实,用虚实线区分;波与粒子同时出现以实线连接,波与粒子交错出现则以虚实线交错连接。

π形图直观地揭示:第一种波粒二象性——真实的波与真实的粒子相互转换、交错出现;第二种波粒二象性——真实的粒子,虚拟的波,同时出现;第三种波粒二象性——真实的波,虚拟的粒子,同时出现。第一种是本质上的波粒二象性,后两种则是现象上的波粒二象性——其特点是“波与粒子一虚一实且同时出现,不能相互转化,就像实物与它的影子一样”。以前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关系,并没有清晰地揭示出来,第三种揭示之后,才能理顺关系并和谐统一。

当我们严格区分“波”与“粒子”的“物质属性(真实存在与虚假存在)”、“存在时间”以及“能否相互转化”之后,就可以列出下表:

分类与解读“波”“粒”主体“波”“粒”虚实“波”“粒”出现的时间“波”“粒”主体能否转化本质上的波粒二象性: 第一种波粒二象性(π上面的一横)粒子:简单粒子(没有内部结构的非复合粒子,例如光子、电子、中微子等); 波:由“简单粒子”在一定条件下(“破裂”或者通过某种物理机制)转化而来的一团“粒子基波”,例如,“简单粒子”光子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转化为一团“光子基波”,或称“电磁基波”。“简单粒子”是真实存在的“粒子”,是实粒子; m玲“粒子基波”也是真实存在城市设计的“波”,是实实在在的“实”“波”。不能同时出现 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能现象上的波粒二象luqi性: 第二种波粒二象性(π的右半边)“粒子”就是指一般的“粒子”,包括“简单粒子”与“复合粒子”,分子、原子、原子核、光子、电子、中微子等都包含在其中; “波”则是指雅思听力真题“德布罗意波”。 啤儿茶爽注:已经得到实验验证的、具有“第二种波粒二象性”的较大的“粒子”是C60、C70等,至于宏观的乒乓球、铅球乃至月亮是否具有“第二大马哈鱼种波粒二象性”只是一种猜测,还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粒子”是真实存在的“粒子”,是尹正张国荣实粒子; “波”则是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想象出来的“虚波”,是真实粒子存在的反映,就像树的“影子”反映“树”的存在一样(“树”是真实存在,而“树的影子”却是一种虚假的存在,是“树”这种“真实存在”的“反映”)。同时出现 但一虚一实不能现象上的波粒二象性: 第三种波粒二象性(π的左半边)“波”是真实存在的“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粒子基波”的叠加;而每一份“粒子基波”的能量、动量、角动量都能与一个对蝙蝠侠侠影之谜ct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应“粒子”的能量、动量、角动量分别对应相等; “粒子”是想象出来的“粒子”,是一种“虚假”的存在,是“波”真实存在的反映,用来七大洲英文揭示“‘波’在结构上的‘粒子性’——可以按照‘粒子’作对应分解”。“波”是真实存在的“实”“波”; “粒子”却是想象出来的“粒子”,是一种“虚假”存在,是“波”真实存在的反映,用来揭示“波在结构上的‘粒子性’”。同时出现 但一实一虚不能

即使我们把以上的“三种粒子”与“三种波”加以严格地区分,但那种波粒相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亦波亦粒、非波非粒、波中含粒、粒中含波、同时异态、同态异时的“波粒二象性”,仍然会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波粒二象性”中的“波”与“粒子”,它们是否同时存在?可否相互转化?各自的虚实如何?必须搞清楚。只有把“三种波粒二象性”有序重叠、和谐统一的图景——“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剖析清楚,理解透彻,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一幅美妙而又和谐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型”图景:粒子就是粒子,波就是波,看得见,摸得着;粒子在运动上具有德布罗意“波动性”——第二种波粒二象性,波在结构上具有“粒子性”——第三种波粒二象成教成绩查询性;在一定条件下,真实的波与真实的粒子还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黑眼圈眼袋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并可以用“波粒二象关系式(甘永超公式)”加以描述。至此,波粒二象性的迷雾才会散开,波粒二象性这个名词才可以丢弃。

“甘永超公式”不过是对“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中“第一种波粒二象性”高度的数学抽象与描写。不理解“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就不可能理解“甘永超公式”。

注:有关“三种波粒二象性”的详细解古罗马数字读与“和谐统一”以及“波粒二象关系式”,可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22:07: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96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