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一盏】如何挑选一盏LED射灯?

更新时间:2025-05-13 06:39:56 阅读: 评论:0

“一盏”是影智评开设的一个关于灯光知识的科普栏目,和大家讨论在家居环境中如何更好地用光。

本文由jesse小伙伴倾情原创,如欲探讨,欢迎阅读至文末进群来撩。

住宅的照明设计常常被忽略是事实,但一个好的光环境对居住体验的提升又是十分显著的。

这一点我们在豪华酒店能够更轻易获得的舒适感可以应证,之后我们「一盏」也会开辟一个酒店系列谈谈不同酒店的照明设计,请持续关注。

不过好在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业主也开始关注住宅的灯光设计,这一点从我们群友身上就可见一般,但与此同时,业主们又发现直面灯光时,又有些茫然--无从下手的感觉。网络上能够找到的关于住宅灯光设计的信息不多,还有很多是误导性的,无主灯设计的流行,其实也是这波市场选择的结果。

像这样密密麻麻的射灯成为主流,我们称之为“无脑均分”,因为它完全不顾空间的布置,也完全不在乎空间里人的感受,只是机械地在天花上横平竖直的放上一盏盏射灯,反正亮就完事了,而这显然跟一个正常人需要的光,相去甚远。

在住宅中想要营造一个好的光环境,一定是需要多重层次多种光源配合来实现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的生活习惯和使用感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受来完成布置的,单一光源是很难满足需求的。

比如上图中,1号射灯为中岛提供基础照度,2号吊灯照亮餐桌同时营造就餐氛围,3号橱柜嵌入式灯带服装分类为操作台面提供照度同时勾勒空间感,4号落地台灯给阅读或观影时以氛围,同时光源下沉在身旁的高度,又给人以陪伴的安定感。

也许你会说我这是过度解读,但是一个优秀的住宅灯光设计需要考虑其实还有更多,而且我们建议业主一定需要深度地参与到这个设计的过程中去,毕竟以后在这个房子里生活的是自己。

无主灯设计的流行,导致了对射灯的需求水涨船高,当然,射灯本身也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源,那么到底什么是射灯?跟筒灯有什么区别?射灯的作用是什么?又该如何使用?为什么有的射灯只卖几十块,而有的却要几百乃至上千?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该如何鉴别?

那么本期「一盏」,就带大家来看看如何挑选一盏LED射灯?

一、筒灯还是射灯?看发光角度!

筒射灯的区别,各家的说法不一,我认为区分筒射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光束角的大小。

筒灯电商运营通常是面光源,发光角度120°起跳,而射灯的光束角较小,常用的在15°-40°之间。

由于射灯光束角心理咨询收费标准更小,所以在相同光通量下,射灯可以把光传送得更远,比较容易形成强烈的光影明暗对比以营造氛围,因此射灯也通常用于重点照明;

而筒灯这样的面光源,放光角度大,在光通量足够的情况下,则会把空间打得通亮,受光均匀,光比小,换言之就是整个空间光的质感比较平,没有层次,没有所谓的高级感。

所以在无主灯流行的趋势下,筒灯、吸顶灯这样的面光源,逐渐走到了鄙视链的底端,而射灯则越来越受到追捧。

二、功率与光通量

瓦数和光通量存在一个转化关系,即为光效,每瓦产出的流明越大,光效越高。

那选灯的时候是不是只需要计算灯具的瓦数就可以了呢?

在吸顶灯时代,或许是可以的,有经验的设计师或者电工,可以能够根据面积,比如说按照每平方250流明,按这个标定去换算所需要的吸顶灯的功率。

比如这个大小的房间,装一个30W的吸顶灯,我们可以看到桌面照度是200lx左英语聊天网站右,是OK的。

但是到了所谓的无主灯时代,很多人就想当然的按照功率把一个30W的吸顶灯,替换为4个7.5W的射灯,也就是现在经常会出现在各家效果图上的“浴霸”灯了↓。

我这里用了同品牌相同光效的4个7.5W,光束角30°的射灯来做照度模拟对比。

你会发现,虽然功率一样,但4盏射灯的照度模拟结果,与吸顶灯却截然不同,桌面中心的照度达到了1000lx,远高于国标100lx-300lx的建议值,而且边缘照度迅速衰减至25lx,照度比达到了惊人的40:1,所以如果在这张暴利小生意桌子上看书或者工作,直接和间接的眩光,以及过大的光比,很容易就造成视觉疲劳,甚视力下降等危害,对老人和小孩的影响则更大。

所以知道这个区别之后的业主朋渥太华大学排名友们,是不是更留学生回国证明有兴趣,关注一下灯具除了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了呢?毕竟我们只有重视光,才有动力去认识光,进而才能追求善用光。

三、LED芯片与驱动电源

如果说发动机、变速箱、地盘是汽车的三大件的话,那么LED芯片和驱动电源就是一盏LED射灯的两大件了。

跟汽车的主机厂类似,真正有能力研发高品质LED芯片和驱动电源的厂家并不多,市面上更多的灯具厂家,也多是组装厂,挑选不同档次的LED芯片和驱动电源,形成解决方案。

更有追求的灯具厂家,则会把更多精力花在灯具外形和配光的开发上,打造自己的产品优势。

这是市面上常见的一些芯片品牌和选型,芯片的选择决定了一盏射灯的光品质的下限。

当然,就算BMW也有1/3/5/7系之分,同样品牌的芯片也是有三流九等之分,你不可能指望一张廉价芯片,通过一顿操作猛如虎的包装之后,化腐朽为神奇。

马爸爸家,100块之内的灯用Cree芯片的也是一大把,那想想跟ERCO用的Cree芯片,应该不是同一块芯片吧[捂脸]。。

如上图所示,的确,LED芯片厂家会根据光效和色坐标对产品进行分级,灯具厂家挑成人情趣用品选适合自己产品定位的芯片就可以了。

这也是一些价格较高的灯具品牌所说的,他们拿到的芯片都是某某芯片厂家A级或者B级的货,而那些更低级别的芯片则铺货给更低级别的灯具组装厂。

当然如果较真,感兴趣的朋友,其实也大可以拆开一个灯看看芯片的品牌和型号,就知道灯具厂家有没有忽悠你了。

另外,还可以关注一个参数,来判断芯片的档次,那就是光源色容差SDCM值。

光源色容差SDCM值大小代表了被测LED光谱与自然光谱的色差大小,通常我们认为:

1步表示不可能感知色差

2步表示难以感知色差

3步表示不易感知色差

4步表示可以感知色差

5步以上表示有明显色差

所以在选择射灯时,我们建议至少要选择色容差值在3步以内的,2步以内的则非常优秀,写1步的则多半是骗子。

当然如果规格书上色容差参数都不写的,基本可以认为是5步以上的低档芯片。

还有一个经验是,通常那些质量较差价格便宜的LED射灯,颜色通常偏绿,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555nm的绿光每瓦产生的光通量是最多的,小功率LED芯片达到低功率高流明,说明光源的辐射波长会尽量向555nm靠,光色就会发绿。

驱动电源,就是更容易被业主忽略的部分了,但其实驱动电源的质量和匹配性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灯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如果需要调光的话,驱动的选择和适配就更加重要了,确保驱动电源的参数和LED光源相匹配,才能保证调光效果。

一般的调光电源驱动通常设定几档输出电流,通过拨码调节,与对应的LED光源相匹配,通常情况下也是够用的,但如果追求极致效果的话,像Trindonic或者Moons‘的驱动,通过软件,支持范围内任意电流的调节,可以精确到1mA,做到完美适配,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调光效果和使用寿命,当然价格也会比较感人了。

另外,业主通常会比较在意的频闪,其实也是驱动电源的锅,LED芯片理论上是不存在频闪的,对频闪的控制,尤其是有害的低频频闪的控制,完全取决与驱动电源的电路设计和用料--是否使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IC与高品质的电解电容。

四、色温与显色

LED灯具不同的色温取决与LED芯片荧光粉的配方,就跟鸡蛋黄一样,有的鸡蛋偏橙色,有的鸡蛋便黄色。

不同的色温会直接影响人的感受,但在家里使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装修风格,营造亲切、温馨和舒适的氛围,是大家共同的追求,而色温偏暖的光源所提供的照明环境,能够强化这一特点。

因此我们在家里推荐使用2700K或者3000K的暖色温。

基于人的视觉对色温知觉和空间知觉的研究,色相偏于橙黄的暖光,容易让人感觉温暖、亲切和放松;这种知觉,在心理层次的深度唤起上,它是同亲切、温馨、友好这样一些心理评价和情感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正是家庭环境所需要的情感联系。

当然,现在也很流行双色温灯具,白波动方程天冷色,晚上暖色,所谓的昼夜节律,说起来我们还是“始作俑者”,去年《梦想改造家》节目,关爱阿兹海默症老人那一期,就使用了这套昼夜节律的设定,节目播出之后广受好评,现在几乎成为你压力大吗智能家居的标配。

但其实我们并不推荐在家里使用双色温灯具!

因为据我观察,双色温灯具本身的品质是不如单色温灯具的,融合之后得来的3000K可以与原本的3000K相去甚远,会给人以色温不正的感觉。

其次,并没有很多大厂在做双色温灯具,能够找到的通常是一些小厂的组装产品,往往在单色温灯具的同一个模具出的散热器上,放上两颗LED芯片,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在长时间使用其实埋下了隐患。

所以真有特定的场景需要高色温来提神醒脑,比如工作或者写作业的时候,买一盏色温可调的台灯它不香吗,而不是把整个家的灯具都用双色温。

还有一个误区是不同功能区域使用不同色温,比如说经常会有人这样建议:

客餐厅用暖光3000K,温馨惬意;

厨房用冷光4000K,显得干净;

卧室用暖光2700K,私密放松;

但其实是完全不合理的,家里的光源色温就是要统一,令光环境的色调统一,避免杂乱无。

就家居的照明设计而言,强调的从来都不是对比性和戏剧性,统一的色调才符合一个“家”功能上的特点,当然如果非要有戏剧性,建议在封闭的影音室/SPA等空间尝试。

显色性指的是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在同一颜色的物体上时,所呈现不同颜色的特性,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较好, 显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较差。

通常用显色指数Ra表示,Ra值的确定,是将DIN6169标准中定义的R1-R8这八种测试颜色在标准光源和被测试光源下做比较,色差越小则表明被测光源颜色的显色性越好。

随着LED技术的进步,显指本不应该再强调的。只是LED是按色区来区分色温的,各个厂家的芯片出来的效果不尽相同,造成了设计师和业主在光色的选择上有些困扰。

通常我们认为在家里使用,只要Ra显指在 80 以上就是可以接受的。

但由于Ra显指的计算只包含R1-R8,所以我们认为在家居使用还需要关注R9 和 R15 的数值。

因为R9代表红色,而R15代表亚洲人的肤色,两者都是对皮肤和精神气色带来很重要的还原效果。我们通常要求R9 在 60 以上,R15 在 90 以上。

因此上图这款灯具Ra虽然达到来86,但在家里使用我们会认为是不够好的。

当然,你可能会问哪里去看这些数据,Ra显指一般的灯具规格书上都会有标注,还是那句话,如果灯具规格书都没有的灯就算了吧。

然后R9与R15的数据的话,可以让灯具厂家提供,也可以自己买个光谱仪测试,现在就三五千块吧,如果觉得心疼的话,也可以寄给我们代测。

五、SMD还是COB

SMD和COB都是LED芯片的封装方式,理论上没有优劣之分。

区别在于多SMD方案对于光学透镜的设计要求更高,通过计算将每一颗灯具的小光斑透过透镜打到计算好的位置,每颗灯珠都得单独设计透镜,否则打出来的光不均匀、分层。所以大部分人购买的多SMD射灯,光学素质一般很烂。

而COB的光学设计成本比较简单,小厂也可以拿到透镜和配光的成熟解决方案,翻车的概率较低,不会出太大差错。

当然你也可以考虑10K+一盏的多SMD ERCO⬆

六、配光与防眩

影响配光的主要光学组件包括:透镜、反射器、滤镜等。

先说透镜,目前,大多数LED射灯,在光学设计上一般采用SMD多颗粒式透镜或者简单地在COB上加装反射器的方顾圣婴式,一般在锥形深度、光斑柔化和有效截光角上处理欠佳,会产生不均匀的多重光斑。

而高品质的光学透镜就能很好的解决光斑不均匀的问题,提供美妙的光斑轮廓线。

因此武则天通天塔有无肉眼可见的大的高级的透镜,也可以侧面反应一盏灯的追求和定位。

当然,反射器才是射灯配光的核心组件,如何最大程度地将LED芯片激发的光线精准地、均匀地、自然地输送出去,是一个反射器最大的追求。

不同的反射器,不同的配光效果,然后再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这也是射灯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更精准地控光、控制光比、营造所需的灯光氛围。

劳务市场当然,这么多样的特性,也造成了在使用射灯时候的一定门槛,因为至少你要对所使用的射灯有所了解,才能比较好的还原想要的灯光效果,不然单纯看瓦数的话,就会作出开篇“浴霸”射灯那样的反面案例。

而滤镜,跟你平时用手机P图的滤镜效果也连通域差不多,主要是利用滤镜的光学特性,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滤镜对光线进行优化和矫正,解决杂光、黄斑、重影、均匀度、色差等这些问题。

射灯的防眩好不好,主要看遮光角,遮光角大于35°时,我们认为防眩效果是OK。

单独说明一下,前面提到的光束角不是遮光角,光束角是1/10最大光强范围的夹角(非唯一标准,但区别不大),对防眩效果没有啥参考价值。

从射灯的结构可以看出,提升遮光角最简单的方案就是深藏,所以防眩比较好的射灯一般屁股都比较长。

当然也有更科学的UGR值作为参考,统一眩光值UGR即衡量一个灯具眩光参数的心理参量,一个照明产品的UGR是如下划分的:

25-28 不可忍受

22-25 难受

19-22 可以忍受的眩光程度

16-19 可以接受的眩光程度,像办公室,教室长时间需要光线的环境就适用这一档。

13-16 不感觉刺眼

10-13 感受不到眩光

<10 专业级产品,适用于医院手术室

但你一般在说明书里找不到这个参数,除非专业度较高的照明厂商,当然想要获取也不是一个一件难事,只需要将灯具的IES文件导入DIALux EVO软件,我们就可以比较简单的得到灯具在不同安装高度的UGR值,跟规格书同理,如果一款连IES文件都没有的射灯,为了你眼睛的安全,就不要考虑了吧。

当然,射灯的防眩是一定范围内的防眩,灯光设计时应该注意射灯点位,尽量避免直射人的主要活动区域。

另外,还有常见的防眩设计有:

像这种简单粗暴的减小出光口开口面积的灯具,一般酒店里比较常见,便宜,防眩效果不错,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光效。

当然还有加装蜂窝网罩、遮光罩这些组件,也可以提升防眩的效果。

七、散热器

区分廉价射灯和高品质射灯,肉眼可见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散热器。

温度升高对LED的发光质量和使用寿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散热不好会让LED芯片长时间处于非正常的高温状态下工作,容易出现光衰大、色温飘移、李泌寿命剧烈缩短等不良后果。

上图这种淘宝灯具,连基本的散热结构都没有,而且很多还都是内置驱动电源,可以说是热上加热,质量堪忧。

所以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分体式的射灯(驱动电源外置),一定是比一体式的要好,至少从散热角度看是这样。

当然这一棒波及面有点广,现在很多所谓的智能射灯,为了节省成本,通常都是一体式的设计,不仅内置驱动电源,还内置调光控制器,想想都是比较堪忧的。

这也是我们不推荐业主使用所谓智能灯具的原因,灯具的归灯具,控制的归控制,一定是更稳定的方案。

所以结论就是尽量选择灯具、驱动分离的灯具吧,至少要有散热器[捂脸报价技巧]。

扯远了,说回散热本身,分两点来看,一是看散热材料,常见是铝,有高端的灯具会用到陶瓷,是不是又跟汽车刹车的散热很像,成熟的工业化产品就是这么实际,没有那么多的情怀可以谈。

二是看散热器本身的设计,专业灯具厂家在散热器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LED芯片与散热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确保散热器的导热能够发挥最大效能。泉州仰恩大学

其次要考虑如何通过散热器更快的将热量带走,像上图就是在针对不同的导流槽设计,在软件中演算对流的效果,以及确定的温度变化,然后不断的开模实测。这些其实也都是成本啊,而低端的组装厂是不需要考虑这些的,拿来就用。

当然,对于业主来说,散热器的好坏是最好验证的,廉价的射灯和高品质的射灯(相同流明),打开相同的时间,摸摸看散热器的温度,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可能烫得不行了,一个可能只是略高于体温,所以买灯之前记得摸摸它的屁股哦[捂脸]!

一盏射灯的门道,大概就是这些,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是更有选品方向了,还是更蒙圈了,哈qq音乐电台哈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盏射灯的复杂程度尚且如此,整体的灯光设计是一件专业的系统化的工程,而专业的事情还是希望能够交给专业的中广核待遇人来做。

end.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2:2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99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射灯   如何挑选   LED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