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
器名:四祀[⿰必卩]其卣
[⿰必卩]或释为[⿰弋卩],[⿰必卩]其为人名。相关考释见裘锡圭《说风水书「柲」》(《裘锡圭学术文集》第伦敦交响乐团一册51页报导),此不赘述。
①盖;②内底;③外底。
摹本和释文如下:
上图的释文为阿米莉亚严式隶定,[⿰必卩]释为[⿰弋卩]。下文我会采用宽式隶定。
※释文
乙巳,王曰:尊文武帝乙宜,才召大庭,遘乙羽日,丙午,[⿱㲋吾],丁未,煮,己酉、王才梌,[⿰必卩]其李冰玉易贝,才四月,隹王四祀,羽日。
※注释
1尊或释为奠。从酉从廾(双手),象双手奉尊之形,与尊为一字。或从阜 (左边的阝),奉献登祭之义益明。铭中用为祭祀名。
2文武帝乙,即商第三十代王帝乙,帝辛(纣)之父,其名又见于周原甲骨H11:1「彝文武帝乙宗」。「文武」为冠于王名前的美称。帝本指上帝,殷末,时王称亡父亦曰帝。《史记•殷本纪》:「帝乙立,殷益衰。」3宜:祭名。供奉酒肴的祭祀。《礼记•王制》:「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郑注「类、宜、造皆祭名。」或谓用牲法。合上身胖如何穿衣32028: 「辛未贞,[⿱卉夲]禾乌鸦的拇指于河,尞三宰,宜牢。」
4才,读为在。
5召(shào),地名。殷卜辞《前》2.22.1:「乙已卜,贞,王迹于召……」庭从广,[⿰耳口](听)声,读为庭或厅。召太庭,地名,见《后》上12去痣的医院·1。《说文通训定声》:「庭,宫中也,从广廷声,今俗谓之厅。」
6遘,遇到、碰到。原文从彳,古文字彳与辵(辶)学习礼仪常通用。一说,遘为祭名阿甘正传影评。合37855「才(在)正月。遘小甲彡夕。隹(唯)九祀。」乙,理科生即殷之先王成汤。羽,卜辞或作翊、习。《说文》作昱,云:「明日也。」丙午正是乙巳的「明日」。经籍通作「翼」,《尚书•武成》: 「越翼日癸巳。」铭中用为祭名。
7[⿱㲋吾],《说文》「兽名。从㲋,吾声。读若写。」《礼记•曲礼》「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郑玄注「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商周古文字读本》以为「此处为祭祀时将食物从一器移置他器的一种仪式」,可为一烧鹅说。字下部不很清楚,从上下文义看,似为祭名。
8煮:此字不能确认,有学者隶定为煮。《说文》「鬻,孚也。煮,鬻或从火。」纽树玉校录「宋本作『孚也』,盖即亯讹,《系传》、 《韵会》当作烹,俗。」《周礼•天官•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煮。」铭中用为祭名。
9梌:读上海龙柱事件为榆,地名。合28934「辛亥卜,贞:王空间向量其田榆,亡灾。」
10易,今通作赐,典籍多作锡。《公羊传•庄公元年》: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顶峰式何?赐也。」
11[⿰必卩]其:人名。作器者的名字。「[⿰必卩]其易贝」 为寻根小说被动句式,[⿰必卩]其是被赐贝的对象,主语是王,但已省略。贝字象贝壳形。在春秋以前,贝曾被用作货币《说文》:「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12祀,年。祀,殷人称年曰祀。《尔雅•释天》「夏曰岁,商皇帝鱼曰祀,周曰年。」邢员疏引孙炎曰「(商曰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不过,西周仍有沿此习惯者,如孙中山后人大盂鼎:「隹王廿又三祀。」《尚书•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13亚貘:族徽。父丁,[⿰必卩]其之父结婚用品,为祭祀对象,丁为其日名,表示在此日祭祀,用日名也是商人的礼俗。
※译文
乙已日,商王帝辛说:「举行向文武帝乙供奉酒肴的宜祭。」祭祀地点在召大庭中。祭祀这天恰好遇到先王大乙(成汤)翼祭的日子。丙午日,举行「[⿱㲋吾]」祭;丁未日,举行「煮」祭。己酉日,王在梌地,赏赐[⿰必卩]其贝币。时在商王四年四月的翼祭之日。
※参考资料
刘志基 等《金文今译类检·殷商西周卷》(广阴阳论西教育出版社 2003)58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版)》(中华书局 2007)
王辉《中国古文字导读·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 2006)20-23页
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6:0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02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