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史无忌惮】宋石男:亚细亚孤儿

更新时间:2025-05-25 21:46:38 阅读: 评论:0

亚细亚孤儿》可说是当时台湾人的普遍心声。

文_宋石男 青年历史学者

1969年,蒋介石遭遇阳明山车祸的时候,另一场危机正向台湾袭来,是国际危机。这是年迈的蒋介石所难以应对的,他的儿子蒋经国则挺身而出。

当时小姨妈,美国尼克松政府为了摆脱越战泥沼,也由于对苏联战略的考虑,开始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靠拢。到1971年,尼克松派出特使基辛格访华,第二年尼克松访华,并与中方联合发表《上海公报》。

在《上海公报》中,美方表明: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军。

就在尼克松访华的头一年,twisted联合国已通过阿尔巴尼亚等国有关“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驱逐中华民国”的提案。阿尔巴尼亚号称欧洲社会主义的一盏明灯,也可以说是中共在欧洲的头马。1961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交恶后,中国就成为它最大的外援国,甚至在大饥荒尚未完全过去的时候,也慷慨援助阿尔巴尼亚几十万吨粮食。阿尔巴尼亚享受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把经济援助,自然要投桃报李。

获知提案通过,台湾为表抗议,也为维护最后的面子,宣布退出联合国。不久又遭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开除。与此同时,以加拿大为开端,西方不少国家开始陆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972年日本也与中华人民电脑网速慢共和国建交。在日中共同声明中,日本也声称理解和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却要晚好几年。本来,尼克松访华已与中共达成默契,中美将于尼克松第二个任期内建交,可是后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丑闻下台,而中国也发生毛泽东去世、“四人帮”被捕、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等大事件,于是中美正式建交推到了1979年。

中美建交后,美国宣布中止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也即放弃保护台湾的义务,不过却又制订了《台湾关系法》,保留防卫台湾的权利,也继续向台湾出售军备,将台湾勉强留在美国这个“没有殖民地的帝国”的庇护体系之内。

在这段日子里,台湾人倍觉被孤立,被抛弃,罗大佑80年代初的那首《亚细亚的孤儿》可说是当时台湾人的普遍心声。歌名来自台湾作家吴浊流的日文同名小说,该小说描绘了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的痛苦。而现在,台湾被1950年以来的庇护者美国在名义上的抛弃,让台湾人再次产生“亚细亚的孤儿”的痛感。

在台湾面临前所未有之外部正统性危机的阶段,蒋经国已完全确立政治强人的地位。find命令他在政治竞争上最大的对手陈诚已于1965年去世,对蒋经国而言,体制内外都再无足以匹敌的挑战者。

蒋经国应对外部危机的方法,是强化内部合法性。

这充分体现了蒋经国作为一个“发展导向威权”政治强人的特征。所谓发展导向威权,是政治权力仍被个人或政党垄断,但统治者并不打算完全管理社会或个人生活。与此不同的是,极权则要做到对社会及个人生活的完全管制。发展导向威权也与保守导向威权不同,前者朝向大众工业社会发展,并不企图保持传统社会结构。

发展型威权保留了政治办公效率转型的可能性:为社会及个人生活留下空间,也就为体制外的力量留下空间;目光盯住发展,也就可能与时俱进,随潮流而变。所以主流政治学界一直说,威权可能转型,而极权只有崩溃。

为强化内部合法通胜性,就在与日本等国陆续断交的同时,1972年12月,蒋经国主持了首次“中央民意代表”的增额选举。

国民党迁台后,国会代表是终身制,被批为“万年国会”,蒋经国主持的增额选举,虽不能完全打破旧局,但至少可部分更新改选“中央民意代表”,以加强其政权的代表性。当然,由于选举结果对政权走向并无实质性影响,加上党禁等政治自由限制仍然存在,增选“中央民意代表”工程测量员只能被视作是相当有限的民主化改革。

蒋经国另一个举措是扩大起用本省人,所谓“青年才俊”政策,由蒋经国的心腹李焕主持执行,更多本省青年得以进入地方政治体系。当时台湾人把这些青年才俊称作“吹台青”,就是爱吹牛的台湾省籍青年。此外,蒋经国还在“中央”层级起用本省精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谢东闵、李登辉等人,这两位本省人分别在1978年和1984年被任命为“副总统”。

与此同时,蒋经国致行政区域代码力于经济发展,以绩效换取合法性,或者至少增强政权的稳定性。他领导的十大经济建设,运转良好,成功度过了此期的世界能源危机与全球经济疲软。

不过,蒋经国也许没有料到,上述增强国民党政权内部合法性的手段,有两个却带来了对党国体制的新挑战:“青年才俊”政策导致地方统治动摇,增额选举则扩大了新的政治空间,二者直接导致台湾独特的反对派——“党外势力”的成长。

党外势力在1950年代台湾地方公职选举以来就存在了,而在选举活动期间,国民党当局对于言论及政治活动较为宽容,也就有了所谓“民主假期”,这种“民主假期”带来了一种“自由的缝隙”,党外人士趁隙而入,挑战言论及政治活动的限度。

而在1972年以后,由于开始讲到的青年才俊政策以及增额选举,党外人士得到更多空间,温和派以康宁祥、黄信介为主将,青春电影激进派则以施明德等为主将。党外与党国之间的冲突也渐渐买空间增多。

中坜事件是党外与党国冲突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1977年11月,在桃园县中坜的一个投票所,投票监察将两位老人投给党外人士的票判作废票,引起群众愤怒,认为这是舞弊,结果酿成民众暴动。这也是1947年228事件之后,整整三十年来,台湾首次大规模民众暴动。蒋经国下令警察不能对群众开枪,故而未酿成如228事件的惨重伤亡。

有历史学者指称,导火索或是误伤,监察判断废票并非舞弊,而是老人将自己的私章盖到选票上了,因此确属废票。不过,当时国民党确有一定程度的操控选举,民意不满已久,爆发类似中坜事件的冲突也是大概率事件。

中坜事件一发生,党外人士就争相以电话互相告知而传遍全岛,此后国民党对一直习惯的操纵选票有所顾忌。此外,中坜事件也鼓励了党外运动的领袖们产生一种期待,这被学者称作“党外跃进”,也即能够动员街头运动以对抗当局意志的期待。这直接促成两年后举世闻名的“美丽岛事件”发生。

在美丽岛之前,党外运动可说还在体制的“忠诚反对派”范围之内。党外人士虽然有温和与激进之分,但也有基本共识:“中央”民意代表以及当局指派的台湾省主席、台北市长、高雄市长等均需自由选举产生、废除戒严法与动员戡乱临时条款、平反及释放政治犯、出版自由、组党结社自由、游行集顾顺章照片会示威自由、本省人获取公职的公平机会等。

1979广东象棋年6月,康宁祥等稳健派创办了《八十年代》杂志,施明德等激进派则创办了《美丽岛》杂志。我们都还记得,台湾被葡萄牙人(也有说西班牙人)称作福尔摩沙,也即美丽岛。中华文化实际上只是台湾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日本以及原住民文化,也是台湾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美丽岛的称号,即是一个佐证。

《美丽岛》杂志当时非常牛,创刊据说即有十万份发行量。台湾当时只有一风塘画室千多万人口,一本政论杂志有这么高的发行量,实在是非常了不得的事儿。

美丽岛团体甚至借用杂志社,计俞天任划组织“没有党名”的实质性政党。具体是以社务委员的形式,网罗全岛党外领袖,又在12县市设置杂志服务处,以作联络机构。

对台湾党外运动来讲,1979年是整个70年代的高峰,群众运动此起彼伏。从1月抗议当局逮捕高雄党外人士余登发的示威游行,到12月10日的世界人权日示威,共有14件上规模的群众游行运动。

无论从组织化还是群众运动层面,美丽岛团体都亮出了挑战戒严体制的鲜明姿态。

冲突必然到来。

1979年上海市公积金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美丽岛团体在高雄市试图聚会游行,而且是在未获当局许可的情况下。

当日下午6点,群众开始聚集在《美丽岛》杂志高雄办事处前。演讲者手拿扩音器猛烈抨击政府,誓言要坚持游行。大约此时,南部警备司令常持琇在火车站与黄信介碰头,声称准许群众在杂志社前集会,但不准游行。黄信介担保说,集会将会和平进行。

当晚8:40,演讲者将民众情绪煽动到高度兴奋状态,《美丽岛》杂志总经理施明德爬上载着扩音器的卡车顶,领导一群年轻人移动。群众越聚越多。数百尺外奉令打不还手的宪兵,隔街站成防线,但终被游行群众突破。

群众很快就与戒备的警察、宪兵发生冲突,暴乱开始。与中坜事件一样,蒋经国仍未用武力镇压,只是在13日开始逮捕全岛的党外运动人士,除了康宁祥等稳健派外,党外运动一线人物多被逮捕,最后8名主要党外领袖在军事法庭被起诉,罪名是叛乱罪。

公开审判在1980年3月-4月间进行,由于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的强力关注,台湾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媒体可以公开报道庭审,甚至刊登被起诉人员的答辩书。最终被起诉者全部被判有罪,施明德无期,黄信介14年,余下六位各1with用法2年。另有30多人被刑事法庭判处4至6年的徒刑。据说施明德本会被判处死刑,可蒋经国传话说不得有任何人遭处死刑,只要他在位,就不允许台湾岛因政治冲突而流血。

这就是史沪杭磁悬浮上著名的美丽岛事件,又称高雄事件。

在美丽岛事件期间,还发生了一项惨案,列为被告的台湾省议员林义雄的台北家中发生血案,其母亲与女儿被不明凶手残杀。蒋经国大为震惊,立刻命令取保候审林义雄,同时严查凶手,最终无果。此外,同年4月,台湾基督长老教会10名牧师还因藏匿逃亡中的施明德,而被捕入狱。

美丽岛事件后,一批党外新兴力量应运而生,首先是在军事法庭审判中担任党外人士辩护人的律师,如陈水扁、谢长廷等;其次是一些青年与学生因耳闻目睹事件始末,倾听党外人士的政治宣传,慢慢形成共识,成为新一代党外的中坚力量;三是美丽岛家属,他们通过竞选、著述、办刊等猿人星球方式进行政治活动,其中不少美丽岛家属,如姚嘉文的妻子、张俊宏的妻子等,都当选民意代表。

以今日眼光看,美丽岛事件的最大意义,是对党外运动中改良主义政治理念的打击,以及促成党外运动路线的激进化,党外人士日后终于黄信介突破党禁,成立民进党。

蒋经国为何默认民进党的成立,随后且开放党禁、报禁,开放大陆探亲?这个政治强人在台湾威权转型中的贡献,应该怎样评价才妥当?这一切,我将在下一篇专栏中为您精心讲述。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1:5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101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亚细亚   孤儿   宋石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