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蛇解珍和双尾蝎解宝可以说一直被大众认为是36天罡中最名不副实的,从各种情况来看,笔者原则上不否认这一点。
但是与其说是珍宝兄弟和天罡星的定位相差大,不如说是作者没有足够给解珍解宝做足铺垫,结果恰恰就是在大聚义时,这两位前期一直处于酱油状态的哥们反而力压了戏份远大于自己的一票人马,甚至连登州一众的领头人、三打祝家庄最大变量孙立都名落“珍宝”,与其说是不恰当,不如说是很蹊跷。
“物之反常者为妖”,笔者出于好奇还是对这两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为何施耐庵如此安排,现今活着的人是不可能给大家一个完美的答案的,所以笔者也算斗胆提stata出一些相对能够自圆其说,至少做一些逻辑闭环的解读,自娱自乐而已。
当然,二解自有其特殊性在,比如二解的人物塑造是和三阮相反,三阮是三心一体,二解则是一心一体,与其说二解是两个人,不如说他俩就是按照写一个人的思路来塑造的,拆开二解则不成妙笔文章,二解合一才能让两人中不至于出现一人累赘的情况,所以笔者这篇解读就把二解合在一起讲吧。
一、天暴、天哭,一人的星号?二人的星号?
如果说36天罡中谁的星号最难解,笔者一定投解珍、解宝。
说句实在话,笔者直到写这篇文章时都很难判断究竟为什么给解珍批了“天暴星”,然后又把解宝写成“天哭星”,其余的星号即使是董平的“立”和三阮的“剑”、“罪”、“败”,好赖起码是能够找到一些自圆其说的解法。但是解珍、解宝恕笔者无能,真的真的只能提出一些猜测了,原因之一就是二解的剧情根本就支撑不起“暴”和“dashidai哭”的原意。
笔者认为,“暴”和“哭”与其说是分别对应二解其中一人的,不如和笔者在开篇说的那样,二解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一个人的写法塑造的。
首先来看一下解珍的“天暴星”,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晞也”,这个所谓的“晞”现代人不太常用,它的意思其实更接近于“曝”字,三国曹植的《行女哀辞》中就有“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的语句,指的是晒干的意思,当然,这个意思无疑和解珍的对应度不高,和解宝的也是一样;《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襢裼暴虎,献于公所”的诗句,当然这句话更适合武松,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是赤膊打虎;《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就相对好很多了,字典中引用了《尚书•泰誓华晨宇许晴》的“敢行暴虐”,其中的《传》解释是“敢行酷暴,虐殺无辜”,而《疏》则更深入一层到了“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容与堂本《水浒传》中关于解宝的赞诗有一句“赶翻麋鹿与猿揉,杀尽山中虎豹”(袁无涯本和贯华堂本皆无),这句话和“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的对应度就很高了,而且和非常符合二解猎户的身份。有读者会问了,为什么解珍的星号,要用解宝的赞诗来解释?笔者还是那句话,解珍、解宝在《水浒传》中是没有性格、职业上的差别的,他俩的细微差别几乎只出现在最开始的赞诗里,而即使是赞诗,在袁无涯刻本和贯华堂刻本中都被合二为一了。
所以不妨再来看看解宝的天哭星可以怎么解释。哭字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因为和现代用语的怀孕多久可以用试纸测出来意思很接近,《说文解字》的意思是“哀声也”,南唐徐锴的解释更有意思,按照他的说法是“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也就是说“哭”字比“泣”字的感情表达更强烈,也更适合《水浒传》中对男性的定义。
比如唐代李玖的《白衣叟述甘棠馆西楹诗》中有“六合茫茫皆汉土,此身无处哭田横”用哭字来表达对田横的敬重,而关于泣字则可以从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天台山慈恩寺,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所以,如果让笔者对哭做一个定义,那就是“天哭星”代表着解珍、解宝最终的结局,也就是乌龙岭之战中解珍砍断挠钩坠崖身亡,而解宝则被岭上滚下的乱石砸死。可以说两兄弟几乎酱油了整本书,但是战死的描写是专门设置了舞台,98版央视《水浒传》中笔者对二解死于悬崖的片段记忆深刻。甚至笔者怀疑,施耐庵在创造《水浒传》之初给二解设定星号时就已经确定了他们的结局了。
所以,关于“天暴星”和“天哭星”两个星号,笔者认为不应该将其割裂来解读,而是应该将两个星号整合在一起。“天暴星”代表的是解珍、解宝的猎户职业,《论语·述而》中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很明显解宝的“赶翻麋鹿与猿揉,杀尽山中虎豹”是有悖这一行为的,用“暴”字来形容解珍、解宝的猎户行为是相对比较恰当的。
而“天哭星”则代指了解珍、解宝注定惨死的命运,从他俩的介绍来看,有一句“二人父母俱亡,不曾婚娶”是特别点出的,按照《孟子·离娄上》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的价值观,解珍、解宝的结局用“哭”字来形容很合适。一定有人会质疑,符合这个说法的梁山好汉结局不仅仅只有二解,其他符合的人和多如牛毛。
是的,笔者不否认这个说法,所以从以上的观点出发,笔者再结合解宝第35位的排名大胆推论一下,“天哭星”最初是为了统述《水浒传》众人命运的,梁山的败亡是事实,即使天界封神一样不妨碍他们在人间的悲剧。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就回涉及一个问题,燕青最初的设计是否是36人之末?
要笔者回答这个问题很难,还是那句话,活着的人连《水浒传》原本都无福一看,遑论去确定《水浒传》作者最初的想法,但这不妨碍笔者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猜想和观点。
二、双头、两尾,生为天罡?后为天罡?
关于二解天罡的地位争议一直很大,一般谈论到谁最不适合在天罡星待,一定会把讨论的声音引向珍宝兄弟。
但是笔者认为二解很可能最初就是为天罡设计的,只是因为剧情的修改导致了二解的表现力远远不如其他天罡,甚至不如没遮拦穆弘,人家起码也是逼得宋江差点走投无路的主。
首先一点,解珍解宝名列36人并不是《水浒传净水材料》的首创,虽然在《宣和遗事》中没有这二人的记载,但是在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就已经将二解纳入了36人之中,解珍排名第29,解宝排名第32。
其中,解珍对应的赞诗是“左齿右噬,其毒可畏。逢阴德人,杖之亦毙”,所谓的“逢阴德人,杖之亦毙”,应该指的是孙叔敖击杀两头蛇的故事,根据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的记载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杨三姐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汝不死也。”
翻译过来的大意就是传说看到两头蛇的人会死,有一天出来游玩的孙叔敖看见了两头蛇,怕别人也看到它而死,就杀了两头蛇并埋在地下,被母亲称赞是“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符合赞诗的“逢阴德人,杖之亦毙”。而解宝的赞诗是“医师用蝎,其体实全。反其常性,雷公汝嫌”,大意就是蝎子全身可以入药,药性足可救人,但解宝的两尾蝎偏偏不救人反杀人。
在《水浒传》中他俩的绰号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有在情节中提及“包节级喝道:‘你两个便是甚么两头蛇、双尾蝎,是你么?’解珍道:‘虽然别人叫小人们这等混名,实不曾陷害良善。’包节级喝道:‘你这两个畜生,今番我手里教你两头蛇做一头蛇,双尾蝎做单尾蝎,且与我押入大牢里去。’可见虽然不明其意,但是意思表达是相对凶横的。
目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两个绰号对应他们使用的武器——钢叉。但是,有一锡矿哪里多点需要注意,在容与堂本的赞诗里,使用钢叉的只有解珍,解宝用的是“镋”,就是《说唐》里“天下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用的“凤翅镏金镋”之一类扁豆的做法玩意,但应该没有这么宇文少爷用的那么高级。而在袁无涯刻本和贯华堂本中,又变成了两人一起用“莲花铁镋”,总之先来对比一下容与堂本与袁无涯本赞诗的区别:
容与堂本的赞诗分别是,解珍的“虽是登州蒐猎户,忠良偏恶奸邪,虎皮战襖鹿皮靴。硬弓开满月,强弩蹬撶车。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怒时肝胆尽横斜。解珍心性恶,人号两头蛇”;以及解宝的“性格忘生拼命,生来骁勇英豪。赶翻麋鹿与猿猱,杀尽山中 虎豹。手执莲花铁镋,腰悬蒲叶尖刀。腰间紧束虎筋绦,双尾蝎英雄解宝”
而袁无涯本则是:“有一篇《西江月》,单道他弟兄的好处:世本登州猎户,生来骁勇英豪。穿山越岭健如猱,麋鹿见时惊倒。手执莲花铁镋,腰悬蒲叶尖刀。豹皮裙子虎筋绦,解氏二雄年少。”
贯华堂本无赞诗。
从赞诗的演变来看,容与堂本更突出解珍解宝的勇猛形象,而袁无涯刻本则侧重于二解的猎户职业,到了贯华堂本干脆被金圣叹一删了之,使原本就戏份不多、人设平庸的珍宝兄弟更加籍籍无名了。
其实,并不难理解历代名家对二解出场文章的修改,原因归结在一起就是,这一篇真正的主角以及下一篇“经典动画短片三打祝家庄”真正的关键人物应该是病尉迟孙立而不是二解,可以说从目前的《水浒传》成文来看,“解珍解宝双越狱”正是为了引出“孙立孙新大劫牢”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莲花铁镋”只在赞诗和杀虎前的“整顿窝弓、药箭、弩子、镋叉”出现了一下,到了后面就变成了“毛太公教把他两个使的钢叉并一包赃物”,再往后这个“镋”的武器就几乎没有出现过了。
关于镋这个武器,在《武备志》卷一百二中有记载是“镋鈀”和“镋”,按照《武备志》的记载是“镋鈀即叉也,镋与之略同,扒者唯南中舟正弦波振荡电路师用之”痛风的菜谱,所谓的镋鈀长成这个样子:
而镋和扒则是这个样子:
也许是因为《水浒传》中解珍解宝的“镋”指的是“镋鈀”,所以后面逐渐被钢叉取代,因为原本就是一件东西。
三、孙立、二解,孰是原意?孰是后创?
笔者在第二部分说过,笔者认为二解从一开始就是天罡,主要是考虑到两点:
第一点是因为《水浒传》历代版本关于珍宝兄弟出场的不断简化。从版本更早的容与堂本来看,最初关于解珍解宝赞诗的创作,二解的武力值是非常高的,至少对标石秀水平。比如解珍赞诗中的“硬弓开满月,强弩蹬撶车。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和解宝赞诗中的“性格忘生拼命,生来骁勇英豪”,可以说这些描述放在武将身上都毫不过分。
毫无疑问,历代的修改者都不觉得解珍、解宝的实际剧情可以够得上这两首赞诗,也就出现你完了了第二部分的对比,赞诗从“虽是登州蒐猎户”的定位,变成了纯猎户介绍的“世本登州猎户”,仅仅大改两三字,人物设定的偏向可以说是完全变了,到了贯华堂本的金圣叹笔下干脆一起删了。
但是有意思的是,虽然删除了赞诗,但是珍宝兄弟的外貌描写确实在各版本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保留,解珍的外貌是“那哥哥七尺以上身材,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而解宝的外貌描写是“这个兄弟解宝,更是利害,也有七尺以上身材,面圆身黑,两只腿上刺着两个飞天夜叉,有时性起,恨不得腾天倒地,拔树摇山” ,电钢琴连金圣叹都在这两句外貌描写后面连批了两句“写出好汉”,而且无论哪一个版本,开始都是介绍他俩“有一身惊人的武艺”。
但是,重点来了,在后面,这些设定全部被吃书,尤其是容与堂本的设定地推,开始把二解描写的有多强大,后面这俩酱油就有多尴尬,而且也不用到正式上梁山,单单是毛太公这一关,这两位是一点点出彩的表现都没有。
当珍宝兄弟发现发现被毛太公欺骗后,别说是“腾天倒地,拔树摇山”了,按照原文的描写是“那两个打碎了厅前椅桌,见庄上都有准备,两个便拔步出门,指着庄上骂道:‘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简直就是大宋守法好公民。也不用相比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莽”或者武松血溅鸳鸯楼的“狠”了,单单是杨雄、石秀表现都比他俩强,当然这锅主要也是在作者,毕竟毛太公庄有所准备,压根就不会给二解任何发挥空间。
也就是说,二解开头的介绍和后面的表现反差很大,至少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二解的人物设定从一开始就是猎户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单独给他们设置剧情开毛太公庄的副本也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在后面剧情的表现力上了。
单单从开头的介绍看,这两位绝对不是酱油,够得上天罡的牌面,但是一添加后面的剧情,就会发现压根没有这两位发挥的余地,论武力,有孙立孙提辖;论泼辣个性,顾大嫂算是登州一众数一号的人物;论机巧,乐和算是前期的小燕青。
当然,还有出林龙邹渊和独角龙邹润叔侄,当然这渊润叔侄在介绍上花费的笔墨是远远不及珍宝兄弟的,而且在容与堂本这两位的赞诗也是分开的,分别是“平生度量宽如海,百万呼卢一笑中。会使折腰飞虎棒,邹渊名号出林龙”和“脑后天生瘤一个,少年撞折涧边松。大头长汉名邹润,壮士人称独角龙”,并非袁无涯刻本中赞诗里的“天生忠直气如虹,武艺惊人出众”。
所以,从版本变化上,笔者个人认为至少从介绍和赞诗上看,珍宝是够得上天罡的。
第二点则是从剧情上看。在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中,开头就是吴用对宋公明说的打破祝家庄的机会:
“今日有个机会,却是石勇面上来投入伙的人,又与栾廷玉那厮最好,亦是杨林、邓飞的至爱相识。他知道哥哥打祝家庄不利,特献这条计策来入伙,以为进身之报,随后便至。五日之内,可行此计,却是好么?”
从这段话里,感觉吴用所说的是一个人,但是从后面登州剧情的铺开,其实是一群人分别对应了其中的一点。
所谓“石勇面上来投入伙的人”指的是邹渊,原文是“不一二日,来到石勇酒店里,那邹渊与他(石勇)相见了,问起杨林、邓飞二人”,后面的“亦是杨林、邓飞的至爱相识”也是邹渊,按照邹渊自己的说法是“他手下现有我的三个相识在彼:一个是锦豹子杨林,一个是火眼狻猊邓飞,一个是石将军石勇”。
而中间间隔的“又与栾廷玉那厮最好”很明显和邹渊就没啥毛线关系了,众所周知“铁棒”栾廷玉和“病尉迟”孙立是师兄弟关系。最后的“献这条计策来入伙,以为进身之报”也是孙立对石勇说的,“孙立听罢,大笑道:‘我等众人来投大寨入伙,正没半分功劳,献此一条计策打破祝家庄,为进身之报如何?’”
所以,这段话的疑点也很大,如果说吴用指的是一群人,那顺序实在有点蹊跷,先是说了邹渊和石勇的关系,然后又说了孙立和栾廷玉的关系,然后有说了邹渊和杨林、邓飞是铁哥们,最后在介绍了孙立的想法。很明显,从一本以写实度高而闻名的小说上来看,是非常失水准的,而且从吴用的说法上来看,任凭谁第一反应都觉得吴用说的是一个人的特点,而不是一群人分别的特点。
那么笔者斗胆提一个假设,如果吴用说的是一个人,那究竟谁最有可能符合上面的所有特点?
需要重视的一个细节就是在容与堂本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是有开卷诗词的,这首诗在袁无涯刻本和贯华堂本均被删除。那就是“忠义立身之本,奸邪坏国之端。狼心狗幸滥居官,致使英雅思托福的区别雄扼腕。登革热图片夺虎机谋可恶,劫牢计策堪观。登州城郭痛悲酸,顷刻横尸遍满”。从开卷赞诗中可以看出“夺虎”、“劫牢”这两段剧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而这两段剧情也确实不可删除,因为直接关系到孙立是否落草。
但是从吴用的话语中来看,首先得排除孙立,很明显孙立提辖的身份是很难和石勇这仍然不足够样的草莽还有杨林、邓飞是至交,鲁智深结交史进还看个武力值,孙立如果最初设定和这三位是铁哥们,那剧情也太扯淡了。
邹渊和邹润的山大王人设和并不突出的武艺,恨嫁是什么意思明显和栾廷玉不是一个级别的;孙新和顾大嫂同理,孙新的人物是完全依靠孙立的基础设定来创作的(孙新是《水浒传》原创人物,而孙立则早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就出现在《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如果孙新和栾廷玉至交,那孙立的地位就尴尬了。
所以,如果是按照解珍解宝最初的赞诗和介绍来看,猎户的身份可以无缝对接石勇、杨林和邓清除系统垃圾飞;而赞诗和介绍中的“有一身惊人的武艺”、“硬弓开满月,强弩蹬撶车。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以及 “性格忘生拼命,生来骁勇英豪”等,偏向武将的描写道士也能和栾廷玉庄园教师的身份登对。
当然,这只是基于解珍、解宝在《水浒传》中的那种不和谐做的一些猜测,毕竟《水浒传》作者真正地创作这两个人物时,是否有初稿,现今是无人可以给出明确解答了。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1:2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20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