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荆襄豪杰——汉末荆州牧刘表传(二)前曲:峥嵘(15)

更新时间:2025-05-15 18:06:46 阅读: 评论:0

十五、刘表来了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谷歌相机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

——《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

孙坚搅乱荆州、袁术虎卧南阳,让董卓有一点儿头疼。

荆州是大州,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丢就丢。

初平元年(190年)三月,董卓控制的朝廷,在权衡之下拿定主意,决定甩开眼巴巴的袁术、急切切的孙坚,“诏以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刺史”(《资治通鉴·初平元年》),去荆州收拾烂摊子,对付逃走的袁术、难缠的孙坚,以破既定之局。

刘表任北军中候的时间虽然不长, “在位十旬”,也就是三个多月,却获得了“贤能”之名便利店进货(《刘镇南碑》),当然也应该获得了董卓的认可。

对于出身武官家庭、长于边鄙之地、性情粗豪雄猛、素“以健侠知名”的董卓来说,像刘表这种既有宗室身份(虽然血脉十分疏远)、又有声名威望(受教于清流鸿儒)、还有操守气节(经受过“党锢之祸”)、更有技术特长(做过郡功曹和上计吏)的文人名士,刚好符合需求。

鉴于上一次的教训,老董当时最担心的恐怕就是,荆州这个地盘大、人口多的地方,如果再派一个根基雄厚、执政经验丰富的名士过去,弄不好分分钟又制造出一个袁绍2.0版出来。

与那些名士不同的是,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却是远亲,没什么背景和个人势力,政治立场也貌似中立,更好操控;而且从他任职北军中候这几个月的工作情况看,也颇能尽忠职守,足可信任。

“董卓举刘表任官,目的与任用刘岱大致相同,他们的任命皆与董卓树立自我形象有关”(张楠《东汉末年的刺史、州牧》,《唐都学刊》第36卷第6期,2020年11月)。刘岱也是宗室,时任侍中,中平六年(189年)十一月被董卓任用为兖州刺史。

刘表如果有能力,迅速控制住荆州,又能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就等于是在关东诸侯身后埋下了一个钉子。

刘表如果没有本事,拿不下荆州,或者被干掉,也没啥可惜的,因为他毕竟不是心腹,死就死了;荆州毕竟不是京畿,丢就丢了。

即便是刘表控制了荆州,又叛投到袁绍阵营,那也不过是最坏的结果。董卓给予的安陵容怎么死的,毕竟只是一纸任命的空文,刘表获得的,也毕竟只是堂皇的名号,成本很低。

于是,已经四十九岁的刘表,在大反派董卓精打细算的盘算下,怀揣着一纸任命文书,孤身踏上了上任之旅,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按其时朝廷已经迁都长安,“三月乙巳(初五),车驾入长安”(《后汉书·献帝纪》),皇帝和百官都去了长安,刘表获任时亦当在长安;从长安出发到荆州上任,须经武关通道(长安-蓝田-商县-析县-穰城-襄阳)进入南阳,然后再南下江陵或汉寿。

然而,由于“袁术阻兵屯鲁阳”,控制了整个南阳,“(刘)表不能得至”(《后汉书·刘表传》)。正在图谋荆州的袁术,断然是不会让刘表这个荆州刺史顺利上任的。

无奈之下,“刘表上(袁)术为南阳太守”(《后汉书·袁术传》),以南阳为代价,交换袁术让路。

袁术急需南阳太守这个名分,才能获得南阳这块合法的根据地,立即同意交换。

刘表以地换路,顺手在袁术和孙坚之间栽下了一根刺,但也因此惹恼高铁撞车了袁家的死对头董卓。

当年三月初五(乙巳),皇帝和百官到达长英语外教安,因为袁绍出任讨董联盟盟主,董卓指使司隶校尉宣璠,于十八日(戊午)屠戮了袁氏一门五十余人(菜鸟驿站《后汉书·袁绍传》李贤注引《献帝春秋》),袁家家主袁隗(袁绍袁术的叔父,时任太傅)和他的三个儿子(《后汉纪·献帝纪》)、袁家宗子袁基(袁绍大哥,袁术同母兄,刚刚接替王允出任太仆)和他的母亲(《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载袁绍罪状表),以及袁隗“宗族在京师者”被杀(《后汉书·如何杀蟑螂袁绍传》;,《后汉书·袁隗传》谓董卓“诛隗及术兄基男女二十余人”)。

袁氏被灭门后,尸体“悉埋青城门外东都门内,而加书焉。又恐有盗取者,复以尸送郿藏之”(《后汉桂林七日游书·袁绍传》李贤注引《董卓别传》)。按史籍所载,“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民间所谓‘东都门’”(《三辅黄图·卷一·都城十二门》)。也就是把袁氏一门的尸体都埋在了长安城东的霸城门(南)外、宣平门(北)内,还写上名字做了记号,后来担心有吴幼坚人盗尸,又转移到董卓老巢郿县藏了起来(《三国志·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所谓“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会者三万人”,大约即是袁绍袁术归故乡操办袁逢正妻、袁绍嫡母葬礼,似为初平元年之事。然是时袁氏一门尸骨尚在董卓掌握之内,而引文言其“归葬”,亦似非衣冠冢,难得于是时殡葬。按《三国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辛巳董卓被杀后,“袁氏门生故吏,改殡诸袁死于郿者”,大约是起出尸骨,自郿县送至汝南汝阳袁氏故乡,袁绍袁术自然须得归乡殡葬母、叔;二袁是时已经反目为敌,是故曹操对王儁普通话测试密语“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

董卓杀了袁隗之后,“复征(刘虞)代袁隗为太傅”,只是因为“道路隔塞,王命竟不得达”(《后汉书·刘虞传》),董卓这才作罢;本来董卓同时也安排平原相陈纪接任袁基为太仆,陈纪也没有应命。

现在刘表竟然辜负信任,推荐袁家余孽袁术为南阳太守,立三阶魔方公式时就上了董卓的黑名单。初平二年(191年)春孙坚进军到洛阳东南的大谷(南距洛阳九中华稻蝗十里)时,董卓还对长史刘艾说,“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弹丸服从孤耳”(《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山阳公载记》)。刘表名列二袁之后,尚在猛虎孙坚之前,亦可见刘表影响之大、实力之强。

不过,刘表给袁术的“买路钱”,虽然只是一个南阳太守,但讨价还价,进退反复,耽误的时间可是太久了。

初平元年(190在家创业年)冬十一月(《刘镇南碑》),历经艰辛的刘表,热豆腐终于单人匹马,来到了南郡的宜城,就广州国大鞋城是后来刘备宜城亭侯的封爵地所在,暂时驻足于此。

此时此地认知,刘表距离王叡时期的荆州州治江陵县,还有四百里之遥;王磁性材料的分类叡之前的州治武陵郡汉寿县,更在千里之外。而南郡的另一重镇、后来被刘表作为荆州州治的襄阳,据此则北向不过百里,正被来自江夏的贼党(黄巾余部)张虎、陈生占据(按襄阳被占据,刘表的南下路线,应该是绕道转行,即“自南阳盆地的汉水流域,南经章陵,然后向西转宜城”,张靖娜芙蒂蒂龙《赤壁之战研究》第126页)。

刘表很是有点儿头疼。此时,他的荆州已经是“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后汉书·刘表传》),“寇贼纵横,道路梗塞”(《资治通鉴·初平元年》),完全陷入失控的局面,主要面临三大威胁:

第一,袁术占领北部。

袁术与孙坚结为一体,建立了军事集团,屯兵鲁阳,控制占领了荆州北部人口最多、最为富庶的南阳郡。江夏郡因为太守刘祥投靠了孙坚,基本也成了袁术的地盘。刘表这一次上任之路走得如此艰难,就是拜袁术、孙坚所赐。而且,袁术已经瞄上了荆州。

第二,宗贼屯聚自守。

山中蛮夷势力兴盛,划地而治,豪强大族割城占地,屯聚自守,形成数十股所谓“宗贼”“山贼”。孙坚在荆南三郡镇压的区星、观鹄、周朝、郭石、苏马等山中大姓豪族的首领,包括先前在会稽郡造反的许昌、许韶父子,以及后来在蜀汉南中叛乱的高定、孟获等,概属此类。

第三,郡县暴乱四起。

荆州无主,郡县长官拥兵自立。比如,孙坚离开后,当上了长沙太守的吴郡人苏代(大概是孙坚老部下),南郡华容的县长贝羽,据守襄阳的江夏贼党张虎、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按理说,以孙坚威名所在,兵锋所向,从长沙到南阳,如入无人之境,谁敢挡路?怎么他刚过去几个月,就出现了那么多强宗割据、郡县阻兵、悍匪夺城?如果是趁着孙坚北上,拥兵占地,难道就不怕孙坚一个回马枪,把他们砍了脑袋、犁庭扫穴,何况孙坚此时还正率大军屯于南阳?

苏代阻兵于长沙北境,曹寅控制着武陵汉寿,刘祥兴师于江夏西陵,贝羽作乱于南郡华容,张虎、陈生据守于汉南襄阳——呼应江夏又控制了南北咽喉——孙坚自己统率大军坐镇于南阳,这个蜿蜒缠绵的一字长蛇大阵,心机深沉,气势逼人,谁还能说孙坚无意于美国种族歧视荆州!

刘表心里明镜儿似的,他在荆州能不能站稳脚跟,能不能消除威胁,能不能把刺史当得稳当,完全取决于当地豪族势力对他是否支持、支持的力度有多强。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只能依靠地方豪族了。

毕竟,这是一个豪强当世的时代。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1:0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409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荆州   峥嵘   豪杰   刘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