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古德寺这个地方。
离我家不远,有时候乘车会从它附近经过。但从来没进去周迅身高看过。
我只是觉得,武汉著名的寺庙: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我都去过了,都是差不多的样子,所以一直也没有兴起去古德寺看看的念头。
近日无事,一位好友A说,我们去古德寺玩玩吧。听说要拆迁了。
我立刻附议。约了另一位同样住附近,对古德寺比较熟悉的好友B,上周末兴冲冲跑去游览了一通。
因为是临时兴起,也没有做功课,就那样去了。
古德寺位于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就在武汉长江二桥汉口下桥处的黄埔大道附近,交通很方便,但不临街,在一个很僻静的小巷里面。不算难找,走走就到了。
它有一个正门,不知为何大门被封了。好友B告诉我们要顺着小巷再往里走,从另一个门进去。
这道门门脸很小,很普通。进去是一个小房间,需要付香火钱才能进门。香火钱有不同的金额,可任意选取。我们三个都选了最低的八元。自我安慰说,心意到了就好。
进门先认真地进了香,然后开始游览。
我不得不说,进去一眼看到古德寺的外观,我被震撼到了。
要不是寺里到处走动的尼姑,我会以为自己进了一座教堂或者是清真寺。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我也说不出这座寺庙的建筑风格,就是觉得它卓尔不群,跟别的佛教寺庙不一样。
回家以后我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古德寺的这个建筑,大有讲究。
古德寺的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是依照缅甸阿兰陀寺的艺术风格建造的。
其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
圆通宝殿外部像一个哥特式教堂。回廊立柱上有教堂中常见的尖拱,尖拱之上是三个一大两小圈形窗户,大窗采用教堂常见的圆圈花纹吗丁啉,而小窗则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八卦纹饰。
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最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代表五佛四菩萨的大小佛塔共九座,这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
圆通宝殿的亭阁式佛塔形心理危机似透空圆亭,应该是在借鉴伊斯415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进了中国传统的阁亭建筑特色。
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细部,再现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
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上面的96个莲花方墩,寓“国之四维,天圆地方”。
这种建筑风格“混合了欧亚宗教建变革之心筑的特色,融大乘、小乘、藏密三大佛塔罗牌阵教流派于一身,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堪为’汉传佛寺第一奇观 ‘”。
塌鼻子美女还有一处独特的是,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是罗汉。而圆通宝殿中供奉的却是25座圆通菩萨。
哇哦哦哦。。。。。。
古德寺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当时一位隆常法师,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小的寺庙,名叫“古德茅蓬”。
1911年扩建,定名古德禅寺。在当年的武昌起义中,古德寺的僧众自发救护起义军,并掩埋革命烈士。受到了当时旅程英文国民政府的嘉奖。
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曾专程来到这里,凭吊无名烈士公墓。
民国三年(1914年),国民政府副总统黎元洪亲自为其改名为“古德寺”并竖题寺名。古德意为“心性好古,普度以德”。
1921年至1934年,古德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
抗战期间,古德寺附近多次遭到飞机轰炸,寺中建筑及寺后的辛亥革命烈士公墓部分受损。
文革期间,古德寺被关闭,佛像被毁。动车和高铁区别寺庙被解放军部队进驻。
1974年, 武汉市革命委员会将古德寺的土地与房屋交武汉照相机厂使用,武汉照相机厂进驻寺庙建厂。
1986年,武汉市政府为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作出武汉照相机厂将电影芙蓉镇原属古德寺的土地和全部建筑归还古德寺的决定。但因武汉照相机厂无处搬迁而未落实。
1996年武汉市佛教协会派人进驻古德寺。古德寺重新开放。但许多建筑没有修复。
2005年,古德寺在武汉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圆通宝殿进行了全面的整体修复,恢复其丁立国原貌。
2016年,古德寺成为5A级宗教文化景区。
以上这段,就是古德寺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出,虽然古德寺的历史不长,经历的磨难并不少。
这是寺里的经堂。二楼是尼姑们休息的地方。与它紧挨着的,应该就是当年雀占鸠巢的企业的建筑。看得人只有一声叹息。
银耳雪梨汤的功效 我们去玩的那天,天气很好。虽然炎热,但天空云彩很多,阳光不强烈,适合在庭院中漫步。
虽然是星期天,但来此游玩的游客稀少。有一些看得出是来虔诚拜佛的香客。
寺院里显得空旷宁静,有僧人在做早课,诵经之声悠扬绵长。
这一座建筑,就是尼姑们做功课的地方。
这应该是后来新修的建筑,看得出建筑风格跟圆通宝殿虎斑颈槽蛇不一致钢结构别墅。有人说是徽派风格,有狗尾续貂之嫌。
楼前一池荷花开得正艳,我很喜欢。
姚明女儿国籍说到荷花,想起前几天刚刚看到的一件趣事。
金庸是中文界的泰斗级人物。但他的作品西方大众读者很少读过。去年,一位英国年轻女学者将他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翻译成英文,并正式出版。在英文读者中引起轰动。
这位女学者在中国学习过几年,是一个中国通。她的翻译兼顾了西方读者的口味,应该说是翻译得极好。但也还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出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插曲。
对书中的人名,郭靖就是 JING GUO。而黄蓉,她翻译为LOTUS 百度网盘网页版 HUANG 。很多中国读者,一看到这个,不干了,说辣么精灵可爱的蓉儿,你就给我翻译成“黄莲花”? 还有读者说,黄蓉是LOTUS HUANG 。那郭芙是不是就是 LOTUS GUO? 额。。。。。。
跑题了 跑题了。继续说古德寺。
听到诵经声,好友B 坚持想去看看尼姑们做功课。
她谈起她的一个密友。当年罹患绝症。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来到古德寺隐居。跟寺中的女尼们一起饮食起居,日日诵经。
B之所以熟悉古德寺,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常常过来陪伴她的密友。
她的那位密友,我知道,但不熟。当年一起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见过,没有讲过话。
不知道她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坎坷,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求得心灵的平静。
诵经的佛堂在二楼。我们拾阶而上。发现这个佛堂非常大。空间很高。难怪诵经的声音显得很悠远。
佛堂的门敞开着,但拦着绳子,阻止游客进入。
我以为尼姑们会坐在蒲团上诵经。没想到他们是列成一个队列在缓慢绕圈而行,边走边敲着手里的法器,念诵着经文。
做功课的队列里面,多数是女人,还有几个男人。他们全都穿着统一的灰色长衫。这让我略感奇怪,说好的尼姑庵呢?
佛堂斧声烛影里还摆设了一些桌椅。有十几个信徒稀稀落落地站在桌子后面。对,他们全都站着,表情虔诚肃穆。
好友B小声愤愤道:“他们有些人念经不专心,眼睛在东瞄西瞄。”
我也注意到,队列里有人偷觑我们这几个站在门口的人。而且,我的目光落在他们的脚上,有些人规规矩矩穿着圆口布鞋和袜子,有些人就光脚踏一双塑料拖鞋。
忽然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
我们略略看了一会儿就转身退了出来。
站在二楼的楼梯上,可以看到古德寺的全景。网络嗅探
看到整个寺庙被周围的楼房紧紧环抱着。我就想,如果这是信仰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该有多好。
amd处理器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秋江学舍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2:36: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47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