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舰队干货⑩|驱逐舰小史|久违的中华神盾:052C级驱逐舰

更新时间:2025-05-12 01:24:21 阅读: 评论:0

照例:本人才疏学浅,疏漏之处不可避免,望海涵并指正,希望各位亲能多多在评论区留言orz

没错懒癌爆发……

其实是作业太多……

这篇文章拖到了现在,还请大家原谅

(。・ω・。)ノ♡

另外,本篇文章26000+字,50+图

字字手打,图组培图批注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QAQ

留个关注再走可好?

1991年7月4日,DDG51项目首舰“阿利伯克号”正式服役,在经过了CG47到CG73的铺垫后,蓝星上的海军正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自此,伯克们跟着航妈赴汤蹈火,前脚在X海自由航行,后脚就在X湾猛射导弹。 在大银幕上还和各色天顶星人大战三百回合,打的不亦乐乎。 伯克们驰骋蓝海的耀武扬威,让“宙斯盾”这个名词变得家喻户晓,让“四面大盾”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面大盾”是中国海军人多少代的希冀梦想“四面大走错路大刀滟盾”是深蓝航迹的伟大标志和终极象征 大盾啊,你终于来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这象征着中国海军光荣与梦想的军舰走过的伟大历程

—— 中华神盾:052C级驱逐舰

Part1 盾之梦想

1983年,世界上第一艘盾舰提康德罗加号服役;1988年,宙斯盾系统迎来了自己首个战果——一架伊朗民航的客机,这次“精准”的打击使宙斯盾“一战成名”。

在这个部分里,我们先探讨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盾”,“盾”由什么构成,“盾”有什么好扬州交友处(不要觉得这些问题naive,仔细想想其实不好回答的QAQ)

宙斯盾,大名应该叫做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直译为:空中预警-地面综合系统

他是一个作战系统! 他是一个作战系统! 他是一个作战系统!

一套“宙斯盾”是包括“探测”,“指挥”,“交战”三大方面,由MK1指挥与决策分系统,MK1武控分系统,MK99火控分系统,MK1战备状态测试分系统,MK26/41/57导弹发射分系统AN/SPY或AMDR相控阵雷达分系统六大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作战系统。

他真的不是一艘军舰…………不干胶印刷

我们总结一下,广义上的“盾”指的是舰载作战系统,其特征包括:

① 先进的观通手段(在目前就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② 先进的统一的武器控制和决策指挥系统

“盾”所带来的优势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对于一艘军舰本身来说:

最明显最直接的优势就是显著提高军舰全方位多目标的打击和拦截能力;“盾”的出现也进一步打破了舰载各子系统之间的隔阂,互联互通,提高了指挥和攻击效率; “盾”在设计伊始就有标准化,模块化的意识,给以后的软硬件升级预留了相当大的空间,促使舰艇能够不断升级拓展功能,提高战力。

稍微宏观一点来看,

“盾”的使用也极大程度加强了军舰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将海战的基本单位从“军舰”整合成了“编队”。 这些变化直接推动了诸如平台中心战,联合交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战(CEC),网络中心战,甚至分布式杀伤等一系列新兴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奠定了全新海空战争体系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是兔子和鹰酱最亲昵的时候,宙斯盾这种新鲜玩意进入了中国军工人的眼帘,正如局座曾经提过的那样“那时关系好着呢,我们上他们的宙斯盾舰,连电路板都拆除开给我们随便看……”

也正是趁着蜜月期的东风,才刚刚迈进“集中指挥,分散控制”时代的中国海军很早就接触到“宙斯盾”这个革命性的战斗系统。时至今日,我们很难猜测当年中国的军工人第一次见到宙斯盾时的复杂感情了。

我们只知道:在1989年,海军开始讨论052后续舰的研制工作;同年,在亚龙湾畔和香山脚下,海军装备部组织了多次关于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论证会。 1993年,中乌签订UGT-25000引进合同。1995年,研制大型S波段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命令正式下达。2000年,052C级首舰在江南造船厂切下第一块钢板。2003年,她终于来了

(听说03海信空调维修电话年下水的时候的盛况堪比歼20,无数军迷泪目?有没有亲历者求科普)

Part 2 盾之荣耀

在上一章里,我们讨论了广义上的“盾”,也就是战斗系统;

现在我们来讲讲狭义上的“盾”,也就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在介绍主角346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什么是相控阵?

答案就在名字里:

相控:不同于机械扫描雷达的通过天线转动来实现电磁波定向发送,相控阵雷达通过信号单元发射不同相位的电磁波相互耦合实现不同方向的传播。 阵:由信号单元组成发射阵列。

(感谢@背锅侠)

其次,什么是多功能。

按照功能区分,雷达可以分为三大类,

即搜索,跟踪,火控;

多功能就意味着

一部雷达可以实现多个功能。

我们连着上面相控阵一起打个比方:

假设这里有一间黑暗的房间,我需要用灯光来照亮它。

如果我有一支普通的只有一个灯泡的手电筒,那么我就需要不断改变调整手电筒的指向来照亮各个方位(这个过程叫机扫,即MSA);这就是普通雷达。 如果我有一面有许多led的面板,而且每一个led灯珠背后都有伺服机构,能够改变单个灯珠的照射方向腾讯笔试题,那么我就可以直接控制led灯珠朝左偏,照亮房间左边,led灯珠向右偏,照亮房子右边,甚至一部分向左偏,一部分向右边,同时照亮不同方位,而不需要直接转动面板(这个过程叫电扫,即ESA);这就是相控阵雷达。

相比普通雷达,相控阵有如下优势:

① 我的led灯珠坏了几个不太影响照明效果

→部分tr损坏对整体无决定性影响,提高稳定性和抗战损性。

② led灯珠可以分别照亮不同方位

→分开不同波束追踪不同目标,提高指向性,提高精确度,提高探测距离。

③ 我还可以顺带用led面板打出爱豆名字啊……

→ 可以充当多用途天线,整合数据链,电子对抗等等功能。

④ 较低的旁瓣影响,还可以随意变频,减少被截获或干扰的机率。

(不知道该如何打比方了)

如果我有一个面板,上面装的是一排日光灯管,每一个根日光灯管都可以控制上下俯仰,那我只需要水平转动面板,就可以照亮屋子;这就是三坐标雷达。 现在我已经有一个LED灯珠面板了,不过我一个面板也只能照射到一定的角度,为了能让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所以我决定朝四个不同方位放四个面板;这就是四面阵。 现在我已经有一个LED灯珠面板了,不过我一个面板也只能照射到一定的角度,为了能让整个屋子都亮堂起好看的古装剧来,我决定加一个旋转的底座,这样在一定时间内屋子每个角落都能被照亮一次;这就是旋转阵。

还是那间小黑屋,现在我要照亮这个屋子,防止有小偷入侵。

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小偷,我需要用一盏泛光灯去照亮整个屋子,但这个泛光灯不需要把整个房间找的雪白明亮,我只要能够发现有一个大概的人影就好了;这就是搜索雷达。 发现有动静后,我需要用聚光灯去确定小偷的位置,去看看他准备往哪里跑;这就是跟踪雷达。

确定小偷的踪迹后,我用我枪下挂的激光瞄准;这就是火控雷达。

因为实现不同功能需要不同的工作频率,工作方式,早些年我们需要多个雷达来实现这几个功能。但随着技术进步,我们可以在一部雷达上实现多种任务了,也就是“多功能”。

典型的例子就是实现搜跟火一体的欧陆小盾APAR。

…………………………………………………………………………

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另一个重点,雷达频段。

目前主流雷达频段有L,S,C,X

一般来说,

探测距离:L>S>C>X 探测精度:X>C>S>L

(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是在欺负文科生……)

所以说,L,S波段的雷达通常用于远程搜索,其精度不能满足火控需求;

而C,X则因为距离不足,常常作为火控,射控或者对精度要求高的对海搜索或低空补盲。

…………………………………………………………………………

讲到了频段,很自然引出另一个更重要概念,大盾和小盾。

由于其频段的特点,采用S段的相控阵雷达通常会把阵面放大,以容纳更多的t/r组件,进一步发挥其发现距离和在中高空的优势。

而采用X段的相控阵则会控制体积,使其能够安装在舰艇相对较高的位置,增强中低空探测能力。

为了弥补小盾在中远程上劣势,小盾舰通常都会带上一部L段的三坐标远程警戒雷达。

同样的,为了弥补大盾在中低空上的劣势,大盾舰除了本身装备补盲雷达外,更重要的依靠编队的CEC能力(我们在Part1里提到过的),依靠编队内的预警机以及装备其他雷达的护卫舰(比如中省略号的用法国的054A,日本的秋月)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中低空态势,进行相应的防御和攻击。(当然像55那样大S+小X更是锦上添花啦)

体系化下的大盾舰能在低中高,近中远各种情况下全面碾压小盾舰的存在,毕竟本身大盾在探测距离和精度上都远优与远程警戒雷达,而小盾即使再高也高不过天上飞着的预警机。

如果一定要区分的化,大盾所代表是中远程的防御与打击能力远比小盾擅长的中近程,中低空防御能力重要。

舰队防空中如果有一个先后顺序的话,那么应该是先解决了中高空,中远程防空的问题才有资格谈低空防空。

(感谢@乘龙吞云)

以印度引以为傲的神盾加尔各答级为例,其EL/M-2248和巴拉克撑起的顶包案防空圈充其量只有75km,这个距离甚至都没超过普通滑翔制宠物鳄鱼导炸弹打击范围,更别提威胁到载机了。

可以预见,一架满载雷石6或者J弹的轰炸机都可以轻松刺穿加尔各答的防空圈,自身难保下就更别提什么编队保护了。

再举一个例子,还是阿三,还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布拉莫斯。当布拉莫斯肆无忌惮走高弹道时,射程超过300km,可逼它掠海突防,射程会骤降到不到100km。

所以说,低空突防相对于高空突防而言成本更高、实现难度更大,同样的对舰打击,来自高空的攻击比来自低空的攻击更容易实现。

但是在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以及小兄弟采用大盾舰的方案,而毛子以及欧猪各国都选择了小盾舰。

这么选择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小盾+远程警戒雷达”虽然在中远程松弛,在中近程也不如编队CEC,不过对于没有大驱护编队和航妈战斗群是国家,小盾可以一次性解决所以问题,不失为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方案; 而中美两国,都拥有或者正在筹备的完整舰艇编队体系,中国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大盾之路,选择优先发展中远程防空体系,这是有战略定力的考量。

在052C上选用四面大S盾,而不是一步到位走小盾道路,也从侧面再一次印证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梦想一直是一个稳扎稳打,长远考虑的计划。(这也是本系列中第三次从一个技术细节看出中国海军的四害发展计划)

Part 3海之星

在综述完广义上的盾和狭义上都盾之后,我们回到052C,来看看那牵动了无数军迷梦想的海之星——H/LJG346雷达。

在Part 1中我们提到,346雷达的论证工作在1989年开始了,更具目前透露的资料一共进行了三次论证会,分别为一次“三亚论坛”和两次“香山论坛”。

而346雷达正式立项这是在1995年,在1989到1995年之间,14所的S波段方案和二院23所的C波段方案都进行了预研制,并且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1994年,14所率先在tr组件取得的突破;95年著名的“十院士评审”最终确定052后续舰(注意不是052C)将采用14所“S波段主阵面+C波段应答信标阵面”方案的雷达。

这里勘个误,以前我采用扬基的说法把其当做052的设计猜想,现在看来应该是052后续舰的模型。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年选择了C段雷达,我们真可能会点出一条完全不一样的科技树……

关于346的性能问题,各种资料众说纷纭……本人实在还是年幼无知simple+naive……真的无法准确辨别各类资料的真伪……现在只能总结比较高可信的讯息如下:

① 单面阵重4吨左右,尺寸比SPY大了整整一圈差不多有4米,阵面tr组件从开始论证时的3400+一路飙到了5000+。

② 采用的仍是硅双极管,没有用GaAs,更没有GaN。

③ 最初的四单元组件tr平均功率只有十余瓦,后来应该显著减小了体积并提高了功率。

④ S波段主阵面进行搜索跟踪等任务,C波段信标应答阵面负责对红旗9进行制导。并且C波段阵面在S波段阵面的上下两条。

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346还是一个双波段雷达23333。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了脚盆鸡的秋月级上,因为原型计划装备的主动标2临时变卦成ESSM,所以不得不加上一个X小盾用于火控。

(顺便考大家一个小问题,请问旁边高波级算不算盾舰,为什么)

⑤ 海军装备部在第一次讨论时要求的性能指标是对常规空中目标发现距离为200km,在后来不断改进后,在主瓣上对常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应该超过400km,稳定跟踪距离超过350km。

⑥ 采用静压风冷结构,下面这个杆子和风冷结构无关,更不是晾衣服的,而是用于近场校准的辅助天线。

⑦ 参考地面红旗9系统,推测052C全成都一诊舰的火力通道在12-16个之间,优于051C上的6个以及不开分时只有3个的伯克……

综上,综合大量数据与猜想,我们估计346雷达的性能应该与皿煮过AN/SPY-1早期型号相当,逊于装备伯克的1D,和1D(V)还有一定差距。

另外,346雷达的北约代号是Dragon Eye;确实346也是052C上画龙点睛之笔。

军情六处

Part 4 二十年膜一舰

从1989年算起,到第三艘052C级150长春舰于2013服役,052C花了差不多20年才形成稳定的战斗力。

这期间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肯定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当然具体细节我也不知道……)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来讨论一下052C级驱逐舰的其他技术细节。

…………………………………………………………………………

先从总体设计开始:

作为和052B同平台的舰艇css导航条,052C的排水量比052B多了千余吨。

这么做带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动力的衰减,UGT-25000放在5000吨级的052B也只能说是“门当户对”,放在满排近7000吨的052C上就有一点力不从心了。

也是从052C开始,兔子的驱逐舰套上了最高航速不过28节的魔咒………………

除此之外,四面大盾还带来了异常严重的稳定性问题;相比052B作为兔子海军里重心控制的最好的舰艇,052C可以说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海试其间和交付部队后,052C在稳定性和适航性上估计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十年的磨合后,这个问题目测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隐身性方面,052C和052B也是站在同一个档次上的,天线缺少集成,布置还是比较杂乱,和武二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动力系统上不赘述,参见以前的052B。

…………………………………………………………………………

接着我们来看看武器系统:

讲到052C,我们就不得不提海红旗9了。

初代红酒和我们上篇提到的里夫还是一定血缘关系的。

同样是大轮盘;

同样的冷发射;

同样两级无翼布局;

同样惊人的身材和战斗部……

当然区别也不少,

052C的大轮盘是每一个发射筒都能开盖,

没有里夫甲板下复杂的旋转机构;

野生的红酒应该也是采用的TVM制导模式,改进的红酒B据说是主动雷达制导惹;

除此之外,为了适应兔子驱逐舰的大小,红酒比里夫小了一个身形,里夫弹长7.5米而红酒只有6.2米

(其实红酒这个大小已经和标6相当了,只不过标6更细而且…………射程……远好多…………)

不过身材的缩减也导致早期红酒射程只有120千米,刚刚够到了主流远程区防弹的门槛。

…………守业更比创业难…………………………………………………………………

其次便是在舰舯的鹰击62,借此机会我也顺便谈一下我对反舰导弹的看法。

62弹作为一款远程亚音速弹,一直被人嘲笑,确实亚音速超低空突防确实让人觉得有点不靠谱。

但是我们要知道,反舰导弹与军舰这“矛与盾”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单单是速度有多快,战斗部有多重;在这斗智斗勇中,“斗智”的作用日益比“斗勇”重要。

不久前胡赛打的两发[疑似]C802就是很好的证明,虽然惊慌失措的伯克发射了两发ESSN一发标2拦截,但是两发C802直接在SLQ-32的迷魂下直接坠海,甚至不用后面那三发导弹的物理撞击……

而且伯克还没开出nulka那样的大招……

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我们引以为傲的83,还是一些人更加崇拜的日灸,花岗岩,在当今时代,是不能对一艘现代驱逐舰产生实际意义的威胁的(更别提航母了)

当然,超音速还是反舰导弹的一个重要指标啦,以上一大段只是批判一些人“惟超音速论”的观点。

但是,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高速”和“隐身”,“五四式射程”确实是一个不可调和矛盾,我们也看到,美俄在下一代的反舰导弹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两者,运用更多“斗智”的技术手段提升突防能力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回到鹰击62,兔子看上62弹很大程度就是看上了他的射程。83弹只是解决了远程打击能力有无的问题[射程还没超过人家防空圈玩个p啊……],62弹则让052C对海面的有效打击距离达到了400余公里,对海区的控制面积是以往驱护舰的近十倍;这也意味着这艘军舰的执行攻击或者拒止任务的适用范围和效率都大大提升。

同时,鹰击62的射程早已大大超过了军舰本身的制导距离,这也间接证明了052C拥有完善的CEC能力。

为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皿煮国坚持要LRASM的原因了。

……………………………………………………蝶窦炎手术………………………

观通设备上我们讲一下那个让大家喜闻乐见的517M米波雷达。

在052C/D上装备了米波雷达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① 据说米波有反隐身的奇效,中国周边这种客观环境要求l海军不得不重视安徽新华电脑学校反隐身能力的建设。

② 大型相控阵雷达耗电量大,发热量大,有连续使用时间的限制;此外,新型雷达的电磁信号特征是对手梦寐以求关键情报讯息;在低威胁的环境中用老当益壮的517完成警戒任务,有特殊情况再开动大盾;即反隐身,又实现了不间断检测,好保证了机密的电磁特征尽量少泄露,一举多得。

……………………………………………………………………………

如果说雷达是神盾系统的耳目,垂发是神盾的手脚,那舰载指挥系统就是神盾的大脑了。

从673到ZBJ,中国的舰载指挥系统已经升级了三代:

051G上的ZKJ-1标志着集中指挥的开始, 052上的ZKJ-2则整合了各个子系统,打通了军舰本身的任督二脉, 052C上的ZBJ-1在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吞吐处理能力的同时,还突破了舰与舰之间的隔阂,使编队之间数据交换量几何倍的提高了,ZBJ的B也代表着“编队”。除此之外,(回忆一下Part1)

凭借后发优势,ZBJ-1基本达到了宙斯盾BaseLine6.3的水平。

具体的嘛

而且,我们的ZBJ也是在不断升级的,从显控台的变化就能看出来。

这是第一代机柜+挂架结构显控台,装备在052&051B上,此时还是ZKJ时代。

初始的052C上是第二代琴式结构显控台

中间那个大屏幕挺有趣的大家留意一下233

而到了2010年,我们已经统一换装了二代后期的薄型显控台了,作战系统也应该相应的升级到了H/ZBJ-1A

Part 5 久违的中华神盾

052B在解决了区防有无的问题后,052C的出现,让中国海军拥有可靠的远程区域防空能力。

052B在解决了远程打击有无的问题后,052C的出现让中国海军有了更强大的制海性能。

052B解决了编队数据共享有无的问题后,052C的出现让中国海军实现了真正的三军联合,协同交战。

在值得我们骄傲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现实:052C还只是一个非常原始的“神盾舰”。

除了在吨位,雷达等性能上和伯克级有一定差距外;052C最大的遗憾在于没有通用的垂直发射系统,这也大大限制了我们第一代神盾舰其他功能拓展的实现和后续升级改进的空间。

而且我们也极度缺乏盾舰的使用经验,在战术战法,甚至是训练大纲这种基础的东西上都是一片空白,需要中国海军慢慢摸索,慢慢学习。

从051时代的“远远落后”,052时代的“国际主流”,052C让憋屈多年的中国海军第一次触摸到了“国际先进”的门槛。

也是因为这巨大的跨越,052C一反平时兔子“小步快跑”的求稳定发展的策略,在运用新技术上显得非常激进,052C上有70%设备是第一次上舰。使用如此之多的新技术可以看出中国对全方位多目标的打击和拦截能力的迫切需求。更多的新技术需要更多时间去磨合,这也必将拖延其形成可靠战斗力的过程。

这也牵出我们下一个问题,052B和052C到底有什么关系?潘老当年一舰双型目的是什么?

作为052的后续舰,B和C几乎实在同时立项的。

在早些年的网络上,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B和C是“反潜+防空”组合,但是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052B本身就有了不错的防空能力,而052C在反潜装备的配置上甚至还有强于052B。中国海军里“反潜+防空”组合只有051C+052。(我们上一篇文章提过)

正是因为052C过多的新技术带来不确定型,才需要052B这款稳定可靠的战舰迅速形成战斗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052B是一款有浓厚“应急”性质的军舰。

一艘军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052C级驱逐舰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在21世纪初工业的最高水平。

当然那时的我们,中国海军对052C的进步有着明确的认识,但对052C的不足与缺陷肯定有更清晰的掌握。 所以在完成了3-6号舰的建造后,兔子很快停止了052C这一带有实验性质的军舰后续建造规划,将研发重心转到了我们的“终极三代军舰”

中华神盾2.0已经在不远方了!

……………………………………………………………………

文末彩蛋:远古时期的052C猜想

看到这里就点个赞吧(●—●)

能赞助一下穷疯了的小编就更好啦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9:2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50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驱逐舰   干货   舰队   中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