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知道“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决定换个角度再写一次良渚。
紧跟着《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就华丽丽的亮相于故宫博物院武英殿。2017年的 良渚,消逝千年的古国。介绍了在良渚遗址中出土的大墓与器物,这次重点介绍良渚古城和良渚国之重器:玉琮。
也许看了这个系列的四篇文章,你会发现5000年的古国并非那么遥远。
在世界范围内,公元前33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与环太湖流域有着相近的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复杂化积累到一定层次,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开始出现。到了公元前2300年左右文明均进入了衰退期或转型期。在这段时期里,早期国家和成熟文明开始出现,集约农业日益成熟,家畜饲养在肉食来源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高端手工业品传播广泛,出现超大型城址聚落,聚落内部出现宫殿区、王陵等要素,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遗址处于一个南北20多公里、东西40多公里,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范围的“C波士顿梗”形盆地。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境内,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东麓(在它的南面、西面、北面以及东南面都被天目山的支脉所包围。),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其中农业发展与粮食的储备是良渚社会得以迅猛发展的必要条件。
良渚遗址包括良渚古城与古城外围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这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的都邑遗址。
一、外围水利系统
天目山系一直都是浙江省最大的暴雨中心,东苕溪的西险大塘多次在牙齿矫正价格多少钱雨季发生险情,良渚古城处在这样的位置,注定了它在雨季极易受到山洪的冲击。
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西北部的山前地带,现已确认有11条堤坝,为塘山长堤、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坝群、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坝群、秋坞-石坞-蜜蜂弄坝等四个部分。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分为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塘山长堤三类。它们构成前后两道防护体系,可以将大量的来水阻留在库区内,通过溢洪道防止溃坝,尤其是大遮山下的塘山长堤中段,对古城防洪具有重要作用。
坝体的土方量总计为288万立方米,受益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按每立方米土开挖、运输、填毕业生报到证筑需要3个人工计算,建筑全部11条坝体大约需要860万个人工;若由1万人来建造,大约需要连续不断工作两年半。
外围水利系统从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结构设计、坝体施工等方面都符合现代设计理念,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并且开创了中国史前水利史研究的新领域。选址极为合理,使用最小干预,达到治水功能的最大化,这样的水利系统可比大禹治水的传说要早上一千年!
外围水利系统水利系统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运输、调节水系等方面有什么好听的歌曲的功能,与良渚遗址群大学军训心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良渚古城的出现都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良渚人没有发明轮子,所以完整的水上航运通道,为良渚古城营建所需要的玉料、石材、木材等提供保障,同时运输水稻等生活必需品。
让我难以想象的是,整个工程远远超出了正常人肉眼所能看到的距离,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无限极怎么样民是如何在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设计如此庞大和高效的水利系统?并且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测绘和精准计算?
高坝、低坝形成的库区推测水坝的中心为淤泥,外覆黄土,坝体迎水面用“草裹乐华空调维修泥”纵横堆砌。实验表明,通过草裹可以提高泥土的强度达6倍,而纵横交错堆砌的承载双色球的玩法力是顺缝摆放的2倍,这种效果与现代抗洪抢险时的沙包相当,并且可使坝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
草裹泥,仿制品良渚博物院草裹泥是指在沼泽地上取土,然后由植物茎秆包裹泥土,再用竹篾进行绑扎固定形成的块状结构。这类包裹泥土的植物经过鉴定是沼泽上常见的南荻,状若小芦苇,也就是苕溪名称里的这个“苕”。草裹泥切块浙江余杭莫角山遗址东坡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二、良渚古城
良渚遗址的核心区为良渚古城,距离周围山体均为2公里左右,四面城墙围合的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主体城市结构可分三重:外城、内城和宫殿区三重向心式结构布局。
1、外城
良渚古城北面的扁担李苒苒山—和尚地遗址,东面的郑村一里山一高村遗址和南面的卞家山遗址等高地构成了良渚古城外城的形态,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此范围内有大量密集的遗址分布区,均为人工堆筑的长条形居住址,并彼此相互连接,构成若干个围绕古城城墙分布的几何结构,从布居看构成一种围合的态势。
外城图美人地遗址是一处夹河而居的外城居住台地。在2010-2011年进行了解剖发掘,发现了考究的木板遗迹三处,是台地边缘临河而置的防护设施,也可能起河埠头的作用
木板护坡(仿制品)浙江余杭四川冬至吃什么美人地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卞家山遗址在2003-2005年经历三次发掘,清理墓葬、房址、灰坑等,还发现了一处木构码头遗迹。
木桨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比好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陶房屋模型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良渚古城的房屋建筑形式主要有台基式、地面式和地穴式三类,多种建筑形式常常在一个村落里并存。
普通百姓的房屋多建于自然高地上(地面式),民居面积都较小,多数为5-20平方米。房址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少量为圆形,以“木骨泥墙”构成四壁,高度较低,屋顶为坡度较大的四面坡或两面坡式草顶,多以茅草编排铺就。室内地面铺抹着一层蚧壳沫拌泥,拍实后烧烤成坚硬的红烧土居住面。有的屋顶没有气窗,有的墙体内外装饰灰白色涂料。
在一些坡地,也会营建地穴式房屋:先挖一个半地穴式结构,整平地面,用木杆、竹及芦苇搭筑棚架,高约2-2.5米之间。
房屋复原模型良渚博物院依据同时期房屋遗迹、出土陶屋顶及刻画房屋符号数据采用计算机三维推测绘图并建模复原。使用纸浆模拟泥土台地,四壁用巴顿将军木板涂抹白粉制作木骨泥墙结构,屋顶采用榫卯或麻绳固定,上面捆绑覆盖草席,最后又分层覆盖茅草。卞家山墓葬规模一般,普通玉器较多,随葬品差别不大,平均每墓约7件。个别墓葬人骨架保存较好,墓葬头向一半朝南,一半朝北,个别朝东,这与良渚文化墓葬大多数朝南的葬俗有较大差异。
女性人骨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M49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分子生物学家采样良渚文化墓葬出土人骨的Y染色体(DNA)并进行SNP检测分析,推测良渚人身高中等,面圆,颧骨小米平衡车不突出,有杏仁形眼,头发黑直细软。发掘材料显示人的寿命不长,通常在30-40岁之间。
因为良渚古城各系统体量巨大,所以采取聚落人均占地面积的方式粗略估算人口,良渚古城外城的人口约7000—10000人之间。内城的人口约22000-33400之间。(但我个人感觉这个统计方法准确度欠佳)
ova什么意思
女性复原图男性、女性复原图2、内城
内城由四面城墙(利用凤山、雉山两座自然山丘)围合而成,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1910米、东西宽1770米,城墙周长达6000余米,宽约20-15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
中心为莫角山、皇坟山宫殿区,莫角山宫殿区南部为相声稿池中寺仓储区,西为反山王陵区和姜家山、桑树头贵族墓葬区,东为钟家港作坊区。良渚古城内除了统治者和贵族之外,也是手工业者等非农业人口的居住区。
良渚古城沙盘凤山,是良渚古城内城墙西南角的一处自然山体,良渚先民将其作为城墙的一部分。池中寺仓储区。台牺牲法则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2017年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堆积,推测储藏量达30余万斤。北侧与宫殿区相连接,其余三面皆为水域,易于防火和运输。古城四面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城墙墙体的堆土主要用黄土堆筑,底部宽度约40-60米,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的城墙,与周边每条山谷的石头做了对比鉴定,证明大部分石材取自卢村北面的山谷。而每个2立方米左右石条块的形成,应该反映了当时一条小船的运载量。推测城墙总石方量达10万立方米,土方量达110万立方米。在史前时期,以铺石构筑墙基,迄今为止,仅此一例。盗墓小说推荐
城墙内外有很多凹凸不齐的地方,类似于后来的城墙马面,沿着水边地势有意修成,但随意性很强,每两个马面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港湾,凸出的马面作为码头。并且在城墙上发现有房屋建筑基址,说明上面有人居住。
城墙外侧环壕规则有序,城内外均有河道水系分布,城内水系呈“工”字形,与城外水系连接。城内共发现古河道51条,大多数为人工梦见之药攻略开挖而成,而开挖河道形成的淤泥用来堆筑莫角山等台地的基础。内、外城河已发现有9座城门相连,其中8座为水城门,东、西、南、候祖辛北各有两座,南城墙中部还一座陆城门,这也证明了当时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竹筏和小船进行水运。
良现代陶艺渚古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城中蜿蜒水巷,民居依河筑屋,仿佛是碧波上的一个浪漫之梦,无处不惊艳。
钟家港作坊区位于宫殿区以东,沿河分布,生产加工玉石器、漆木器、骨器以及大型木构件,为良渚古城的生产生活提供资料。
钟家港古河道发掘位置示意图钟家港作坊建筑模型护坡木桩(仿制品)浙江余杭钟家港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下篇继续...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0:5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56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