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赞叹《安士全书》为“第一淑世奇书”,即改变世风人心的第一奇书。此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专门注解《文昌帝君阴骘文》,占了将近一半篇幅。
文昌帝君属于道教的神,掌管人间的功名、官爵,儒家很多人也信奉他。很多读书人虽然不信神,但是考功名的时候会去拜文昌庙。
文昌帝君留给世人最著名的就是这篇《阴骘文》。文章第一句话就是:“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周安士先生把文昌帝君十七世中几世的生命都说出来了。这十七世是截断的,只讲了十七世。这里选取几个对我们修学有价值的片段,以飨读者。
第一世,振兴文化,德同孔子
第一世是在周朝的时候,他的中阴身正在漂游人间,来到会稽山北(即今绍兴),看见一个隐居的人,约五十多岁,正在烧香拜天,求天赐他一个儿子。隐居的人姓张,可能跟这个人有缘,于是文昌帝君就投胎到这个人家里去了。
当时是周朝,有两位圣人跑到南方去了。泰伯、仲雍,一个是大哥,一个是二哥,因为弟弟生了一个有圣人气象的儿酒器子--周文王,为了把皇位让给第三个弟弟,使周文王将来能成为帝君,所以他们就让位,跑到南方去了。
当时南边界测试方的人纹身,结长发粘液腺囊肿,魔幻手机第二部有点像野人,属于比较落后的民族,有这种陋习。文昌帝君在那里长大,为这个旧习感到不快乐。他找来鞋帽,穿起儒服儒冠。可见他不是一般人,否则在那种社会里怎么会知道要穿礼服、戴帽子?那里的人不戴帽子,他戴。远近的人无不以他为怪,可是时间久了,十之七八的人最后都跟他学。
一位有德望的老人来拜访他父亲,口诵唐虞的大训数篇,这是当时周朝文化中很好的文章。他说中国有人将来会继承他,于是这个投胎张姓的儿子耐克鞋很喜欢,就跟他学,最后都背下来了。以后很多人跟他学,他就成为当地的老师。他一生在当地提倡文化,让野蛮的落后民族受文化的影响。
文昌帝君是在周朝最兴盛的时候来振兴文教。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周成王,大家都知道成康盛世,是周朝最兴盛的时候。兴盛到什么样子?监狱里的枷锁,五十年没用过,全都锈了,木头都烂坏了,监狱里没有坏人,真是难以想象。现在是警察不够用,监狱跟医院一样,建多少都不管用。文昌帝君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也是他父亲祈祷而生的。他的阴德也跟孔子一样,绵延千秋。方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辅助帝王,令天下太平。文昌帝君在中国的地位仅百度贴吧事件次于孔子。文昌帝君还不能叫做人,他是文曲星,是神。可以说人中最受尊敬的是孔子,神里面最受尊敬的就是文昌帝君。
作谏官忠义为国,初修佛法未成道
他在周成王时代叫张善勋,长大后周成王把他安排在身边向他进言。周成王年少的时候听政于周公,后来常怀不满之情。张善勋怕左右有野心的人趁机作乱,所以一直以君臣能够始终共享苦乐祸福这样的道理向成王进谏,但是谏书经常都被烧掉,所以很树种少有人知道他做的这件事情。因此周公在东征时虽然四方诸侯流言蜚语很多,连召公(当时也是朝中一个元老)都怀疑周公是不是有点夺权的味道了,但是最终还是能够把君臣关系保全好,他在中间也出了一些力,因为他是一个很重要的谏官。这就是说他积了很多阴德。
他在京城呆了十年,后来就回家乡,在家乡办义庄兴学,用医术救济当地人。以后很多人都效仿他办义庄,义庄就相当于现在办的私塾,办一些义田,让穷苦的人可以生活,他们的儿女还可以在这里读书接受教育。
这一世他初闻佛理。文昌帝君在朝廷的时候听到修道人说,西方的国家,即当时的印度,有位大圣人出现,不用言语就能自然感化众生,不用法律就能自然治理国家。以慈悲为主四川僵尸事件导,以方便为法门。令人身心净洁为入手,以离一切相、灭贪嗔痴、入于本体寂净、不生不灭为最高境界。把生死看成如朝和暮,把恩仇看成如梦一场。不因外境干扰而生忧喜悲愤之情。因为知道人生短促,以求不生不灭作为人生目标。他曾经很敬仰、很向往学习这些道理。
等他辞退官职、荣归故里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个隐居的人。这个隐居人在闹市里唱歌,歌里的意思跟他的心意很吻合,于是他就下车礼拜,诚心诚意向那人请教。唱歌的人仰天叹息,把心印指示给他,把要诀教导给他,说:“这是西方圣人归ddr3内存向本体寂静的大法,你能够念它,能够学习它,琢磨它,可以解脱生死轮回,可以证得无量寿。如果能走到大道的彼岸,就能觉悟一切而成佛。如果中途停止了,也可以做个神仙”。文昌帝君接受他的教导,知道世间的缘分已尽,把一切想法都放下。到中秋的时候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汇集过来,留了一个偈子就走了,就是死了。这说明当时他修得还真不错,人家传给他佛法的心法,让他去体悟。但是他有没有成道呢?没成道,因为这个缘故,他后来就作了山神。
贪恋美景成山神
帝君说他离开人世,神识就往西方飘。飘到洞庭湖的时候,那里的美景非常好,他就被吸引住了,稍微停了一会。这时候感觉到特别逍遥自在,上没有君王管制,下没有骨肉牵挂,特逍遥,真正成为一个世外之人,很快乐。过了一段时间,他居然看到有两个仙童从天降下来,拥戴他做洞庭君山的山神,兼管洞庭湖,成为管这一片山和湖的神。
一念感动堕人胎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大哭而来,拜祭时说:“我的丈夫很不幸,得罪了国君,被放逐,死在南方荒蛮之地,离家乡有万里之遥。棺材难以回去,不能埋骨在故乡。痛念家里有两位双亲,我已经身怀有孕。如果山川有灵,考察我丈夫是因为衷心耿耿而获罪的,可怜我的公公婆婆晚年没有依靠,就请降生一个男孩来我们张家,电磁制动电机做我们的后人。即使我的命不能保全,我也不再遗憾了”。这是求天帝赐忠臣之家一个儿子,能够延续香火。
当时文昌帝君正在云中(他是个神嘛)探头看,看着看着,被她感动了。这一感动,就进去了。当时文昌帝君感觉自己的身体堕到这个女人的怀里去了,糊里糊涂的没知觉了。过了一会有知觉了,听见有人说:“是男孩,是男孩。”睁眼一看,自己已经被人洗澡,变成小孩了。
这是告诉大家世间投胎是怎么回事。像他这样有点修行、但是没有了生死的人,做了神,结果动个念头就掉下来了。
他这一世的父亲还是姓张,叫张无忌,是周厉王的忠臣。因直言相谏被放逐,死了。长大后为父鸣冤,周宣王就恢复了他父亲的官职,让他补父亲的职。他这一世非常孝,在整个社会闻名远近,大家都尊称他为孝友。
下一世又做山神。在周朝末年,他做了当地比较大的一个神。下面官署山川,水旱、丰凶、妖祥,都要他管理。因赏罚严明,附近的大小神灵都敬畏他。
托生帝子遭惨害 报仇心切堕龙身
再一世文昌帝君托生为刘邦的儿子。他当时看见秦朝使用严酷的法律,把人当草一样任意践踏,就急忙报告天帝,愿意漂移板视频以化身解脱天下人民于水火之中,救人民到和乐的地方。但因为天帝命令他做汉高祖的后代,帝命可畏,不敢违抗。
不久就有九天监生大神,就是天上有个专门监生的大神,逼着他去投胎托生。他在云霄间看到秦朝战火之后汉朝的新宫殿已经建起来了,看见汉高祖和戚夫人。戚夫人不是正宫,是偏宫。监生神对他说:“到这里,你就是汉帝的儿子了。”把他一推。当时他自己还没发觉,就已经落到戚夫人的怀里,就托生了。汉高帝看这孩子神骨跟他很相似,举动不凡,就特别钟爱他,晚年想立他为太子,最后没有成功。
为什么没有成功?后来他被吕后害死了,吕后害他害得很厉害。吕后的儿子汉惠帝特别软弱无力,吕后请了四个隐居的老者(四皓)辅助他。刘邦本来想另立太子,见太子羽翼已成,就不敢了。其实这都是吕后做的事情,张良帮了吕后的忙。吕后就想把这个孩子弄死。
当时汉惠帝特别喜欢这个弟弟,他知道吕后要害他,就时刻不离。他想:终究我是皇帝,我不离开他,你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吕后用各种机会把汉惠帝叫过去,让人乘机用绣花针直接从孩子的头顶扎进去,孩子就活活痛死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一点都看不出来,连血迹都没有。最后吕后把戚夫人的手脚全砍掉,眼睛挖掉,放在猪圈里面跟猪一起生活,叫她猪人,非常残忍。
因为死得这么惨,所以他非常怨恨,常常想自己能够变成一条大蛇,把吕后吞掉才甘心。常常这么想,最后就变成一条大蛇,就是龙。他遭吕后的祸害之后就想报仇,于是就忘了自己过去世修行所懂的道理,这个时候只想报仇。吕后死后在阴间也受尽了痛苦。
一念愤恨报私仇,枉死无辜下地狱
但是他们之间的纠葛并没有消清,他跟她一同生在东海之滨,那个地方叫邛(音琼)池邑,相当于一个县,县令吕牟就是吕后的后生。吕后还挺有福报的,死了还能做县官。他的母亲戚夫人也投生在这里,还姓戚,吕后还姓吕,他还姓张。
戚夫人因为过去享福太过分了,所以这一世就很贫困,嫁的丈夫姓张,没有后。有一天两口子到山上,因为没有后很伤心,哭着向天祷告。两个人分别在胳膊上割破一块,出了点血,挤在一块石凹里面,说:“如果这个石头下面有动物出生,就算是我们的后代了”。帝君当时是中阴身阶段,看到了,就被母亲的祈祷感动了,不知不觉神识就入到她的血当中去了。第二天,夫妻倆到那里揭开一看,血真的变成一条蛇,金色的,一寸多长,这就是他的身体了。
他母亲就把他拿回去,养了一年。不多久,头顶长出角来了,腹部长出脚来了,这就是龙了。能够变化,每遇到天要下雨,他就从中帮忙。身体长大之后食量也一天天增大,看见有羊、猪、狗、马,就把它们吞掉。
当儿童音乐剧时县令有匹良马,是吕后之侄吕产的后生,有缘分的都投到一起去了。大蛇一口把它咬住吞掉了,县令就不干了,命人逮捕他的父母入狱,限三天之内,如果不把龙交出来就处以死罪。第二天他就变成一个儒生,去拜见县令,求他释放。县令说:“张家这个老混蛋,家里养了个妖蛇,吃人家六畜已经很久了,今天吃了我的马。我正要为民除害呢,怎么能够放?这是他养妖蛇所致,杀他们是应当的”。儒生说:“物命互相抵偿,这是前世的业报。你如果为畜生而杀人,这还合道理吗?”县令喝令他退下去,儒生就说:“你面有死气,应该擅自爱惜”。说完马上就隐形而去。左右的人认为这个人是妖怪变的,也没去理他。
于是他就向天帝写了一个报告喊冤枉,陈诉前世他们母子没有罪,死在吕家的手中,今天要报仇。奏章送上去,还没等到回音,就忍不住心中的愤恨,就变化风雨,呼云吐雾,再把海水借过来,把整个县城给淹了,周围四十里统统都淹没了。他自己背着父母跑出监狱外。这时正是汉孝宣的时候,当时县志里都有记载,文昌帝君讲的没有错。
这是一时痛快,气平之后就很后悔。第二天天帝降旨,因为海神揭发说他擅自用海水淹死了平民五百多户,两千多人。除去前世的仇敌八十几人是还他的命债的,其余的人都是枉死。确实大部分人是枉死的。天帝就下命令惩罚他,把他打成一条邛池龙,囚禁在水下面。后来因为连年大旱,水都干掉了,露出池底,他的身体广大,没有洞可钻。烈日暴晒,内外热恼,龙甲里面生了很多小虫,吸他的血,咬他的肉,没有休止。当时辗转困苦,不计春秋。这里有个注解,地狱一昼夜是人间五百年,就是说受的苦太大了,所以一昼夜就相当于人间五百年,非常难过。
见佛闻法得解脱 多世行善复神职
有一天早晨忽然变凉,天光忽开,五色祥云飘空而过,中间出现圣人瑞相。黑里透红的头发,像螺一样旋转覆盖在头顶,这就是我们说的佛的螺旋顶。金色的身体像月亮一样,祥光四射。现出很多微妙好相,少有的光亮清洁。各地山林河神都来朝拜释迦牟尼佛。
作为龙,他耳聪目明,鼻息相通,见到了,知道这是佛来了。他就发出朗朗的声音,仰头哀号,祈求佛救度他。大家就对他说:“这是西方大圣、正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想让佛的教诲流行中国。你既然有缘相逢,前世的罪业就可以解除了”。
于是这条龙一下子就跃出水池,到了天光当中,向佛叙述他的因果报应的事实。佛说:“好啊,弟子,你一向以孝家忠国做了很多利益众生的事,只因为我执没尽,执着有我有人,不知众生同体,冤亲平等,就放肆杀害了许许多多的众生。你现在还有仇人怨敌的想法和愤怒愚痴的念头没有?”他听了佛讲的真理之后心中豁然开朗,无人相,无我相,各种妄念顿时熄灭。再看看自己的龙身,已经随念全消亡了。龙是愤怒的心,龙身随着他的忏悔立刻就没了,变成一个男子身。受佛灌顶,智慧顿开,他就皈依佛了。
后来他就行菩萨道。因为他多世修行善功,渐渐恢复神职。
为酬命债复投胎 万箭攒身一时偿
恢复男子身之后他又做了神,做得非常好,积了很多善功。但是他上次淹死很多人的命债还没有酬报,因为因缘没到。于是他又投胎,做了一个将军。
邓艾攻打蜀国,他当时做行军司马,灭掉蜀国的就是邓艾。他劝邓艾从小道出击,避开锋芒之祸。等到深入敌军,当时遇到的敌将叫诸葛瞻,就是诸葛亮的儿子。当时蜀国无大将,廖化出来当大将,廖化这个人没什真的值得买么武功,最后都做大将杨廷宝了。也没什么将才了,最后诸葛瞻出来做军师。遇到诸葛瞻就答应封他做琅琊王,但是诸葛亮的儿子非常有气节,不听从,于是两军交战。当时敌军的中坚力量正好跟他是相对的,所以乱箭全都向他射来。等诸葛瞻被捉的时候,他已经重伤了。
注解里讲这大概是以前邛池淹死人命,一次报掉了。其实不见得一次把他以前所有的命债都报尽李冰玉,恐怕还没有那么便宜。不过这一世这么多箭射在他身上,可以说,多少条命,他一次就还掉了。
司职文神掌桂藉
上帝因为他多世做文儒,用尽心思勤读古书,就命他做文神,掌管桂籍,桂籍就是科举人员登第名册。从最低的乡里面的选举,一直到做宰相,都要经过文昌帝君批,他的官职就很大了。
世间很多投机钻营的人为了高考、升官,想尽办法拉关系巴结考官、权贵。但是这些人只能管一个地方,不能管全国。只能管一任,不能管永久。而且掌管考试的人不能选拔官员。进退升降,他们也管不了。这些都由文昌帝君管。但是大家只看见肉眼看得见的官员。不必费钱、也不必拉关系、天下为公、永远都牢得靠的真正的考试官,大家却没有好好去交结。这是文昌帝君提示大家应该交这样的考试官。
如何结交?是不是到文昌帝君那里送几块供品?不是。他说得很清楚,照帝君的宝训积德提升德行,就好了。所以《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跟他结交的最好的课本。你照他讲的去积德,前途就会发达,用不着去求人间的考试官、人间的帝王。帝王也管不了你的官职大小。《感应篇汇编》里讲有个人要去考试,家乡的人劝他:“现在的考试官跟你是老乡,别人都去送钱,去讨好。你为什么不去?他说:”我为什么要去?我命中该不该做官,是我祖上的德、我自己的德决定的,又不是他决定的。我为什么要去求他?”这个人真正明理,知道德决定官职的大小。
虽然现在改朝换代了,但是做官是不是还是文昌帝君管的?照样。这是改不了的。所以你想将来升官,要不要讨好你的老板?用不着。长你的德行和善功,功越大福报越大。所以用不着讨好别人,把人行正了,自自然然就会做官。命中有多大的官,你还可以把这个官做得更大。
那你说:我还要发财呢。富跟贵都是一个道理。贵由德行,富由财施。加上财布施,不仅收入高,而且地位高。如果光有德,不施财,那将来官做得很高,但是个清官,清水衙门,没什么收入。光布施财,没有德行,那就做商人。将来钱赚得多,但地位不高。所以又有德,又施财,将来既富且贵。这就是文昌帝君在这里给我们讲的真正的道理所在。
蒙佛授记当成佛
文昌帝君说自己听了佛陀的教导,一下子悟入不二法门,身心清凉愉悦,仿佛登上了宝山。因为他悟入了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个不二法门,所以关心人民疾苦,以众生之苦为自己的苦,救民于水火之中。当时四川一带受水灾,人被冲进洪水中,各种传染病四处泛滥,他就变化这些受苦人的同乡,做船夫捞起几千个人。又变作医生,亲自为人民诊病,使很多人活下来。
有一次,他又见到了释迦牟尼佛。佛给他授记,说:“你在来世会做佛,叫安乐不动地游戏三昧定慧王菩萨,释迦梵证如来。”文昌帝君已经证得不二法门了,现在已经是法身菩萨的位子,佛给他授记将来成佛。所以文昌帝君现在名义上是天神,但实际上是真正的一位菩萨。
看了帝君几世的故事,再回头读《文昌帝君阴骘文》第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就很有味道。
文昌帝君说“我”前面有十七世,特别将我们从古至今有一个生生不坏之物指示给我们。哪个是生生不坏之物?一个是“我”字,一个是“身”字。哪个是生生不坏的?“我”。哪个是生生都会坏的?“身”。
因为有一十七世,就有一十七个“身”。所以“身”是在里面生生灭灭的,已经有了十七世。但是十七世里面有一个生生不灭的,就是那个“我”。所以这里特别要注意,人只因为不知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就说人的身体死了,一切就都没有了,于是他的行为就肆无忌惮,没有顾忌网上看病。文昌帝君非常害怕这种思想自误误人,流毒不浅,所以一开头就用自己有十七世来揭示忠告天下人。告诉你,我文昌帝君有一十七世,你们大家过去也都应该有十七世。你知道前面有十七世,就不能再认定身体灭了之后就没了,有前面当然就有后面。让大家听到这种说法,因为还有后世,所以现在种善因,将来就会得福的果。如果现在种不善的因,下一世一定会得不善的果,就不敢做了。
理解了这一句,就等于已经忏悔了一半的过失。这一句功德非常大。
如果知道‘我’可为‘身’,‘身’不地埋式垃圾桶能为‘我’,那就知道这里面谁是主人。“我”是主人,“身”是客人。主人是无量劫来长存不变的,没有生没有死。客人就改头换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好像一个远行的人一会儿坐船,一会儿坐轿子,一会儿骑马,或者开车,种种不同。不管交通工具如何不同,里面有一个相同不变的,就是人不变。舟、车、轿、马是“身”,乘车、骑马的那个人是“我”。
换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演戏,一会儿扮演帝王,一会儿做乞丐,扮帝王扮乞丐,扮男扮女,种种的变化。可是再怎么变,里面有个不变的--演员本人不会变。帝王、官吏、乞丐是“身”,扮演帝王的那个人就是“我”。
从身体来说,能看能听的是“身”,指挥看、指挥听的是“我”。身有生有死,所以眼睛会老花,耳朵会背,但是里面指挥的那个“我”没有生死。所以虽然眼睛已经昏花,但是指挥眼睛的那个东西不会昏不会花。耳朵虽然会背,但是指挥耳朵的那个东西不会背。《楞严经》讲,眼根的根性、耳根的根性永远都不会坏。眼睛为什么会花?因为器官会老化。身有生有灭,所以它的器官有生老病死。像眼睛坏掉了,坏掉就死了。所以眼睛从本来很好使到后来会变得昏花;耳朵原来听得很清楚,后来会变得耳背,最后听不到。
如果能从这里有所悟处的话,认里面这个“我”是主,“身”是辅,不为身体做奴才,身体是成道作德的工具,是用它来提升“我”—灵性的境界层次的。但是一般人习惯于把身体当自己,为这个身体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而努力奋斗。把身体当作主人,忘了里面那个“我”。身体要吃好的,他就去找吃的。身体想穿好的,他敢去偷去抢,揩国家的油,做非法的事情。只为身体,不顾及灵性,变成欲望型自私自利的人。结果“我”—灵性堕落了。为什么会堕落?都是为了身体的享福。有智慧、没智慧在这里就分出来了,一个为“我”,一个为“身”。
一个人可以有十七世,就可以有十七劫,往上追就没有开始了,更可以为无边无量劫啊。帝君的“我”无穷,那么我们的“我第三者责任险多少钱”也无穷。“我”是无量劫的。帝君可以为常人身,也可以为贵人身,也可以为地狱、鬼、畜生,帝君的身没有一定。在十七世里他有一世做龙,龙是畜生身;又有一世做山神,是山神的身;还有好多世是做人。他的“身”不定,那我们的“身”也没有一定啊。
轮回转世既多,那么前世的父母、六亲也必定英语四级听力原文多。文昌帝君前世的缘分多,那我们前世的缘分也多。这么看来,“我”是主人,这个十七世就像从早到晚的一天。投胎出生靠机缘,做贫贱人还是富贵人,都是演员。身体是一个皮袋,相当于戏装。
很多人持断灭见,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下一世。这个想法说法肯定有问题,应该是舍了一身,又受一身,这样叫灭而不灭。你们看《易经》里最后一卦叫什么?《易经》一共六十四卦,倒数第二卦叫济技,就是大事都完了,到这里就结束了,画上句号了。最后一卦叫未济,就是还没完呢。这个故事算是完了,该讲另一段了,下一个六十四卦又接上了。就因为有一个未济,才会有下一个循环。下一个循环又从乾卦开始,下一个六十四卦又开始了。所以这个世界其实是一部永远不会结束的连续剧,永远没办法画上句号。只能说在某一个段落暂时结束了,是一个省略号,这叫后世没有终。
《四书》里讲“无有终始”,文昌帝君也这么讲。我们都习惯讲始终,为什么这里要讲终始?古人绝不会轻易把两个字颠倒了,这里有微言大义。微言,只有两个字。倒一下,你要不细心体会,还以为是圣人笔误,把始终写成终始了。不是啊!始终就只讲一期了,一期生命,一期生灭结束了。终始是终了永远还有始,又有新的一期生命开始了,这叫轮回。轮回就像车轱辘永远没有结束,轱辘永远在转。像圆圈,哪里是始,哪里是终?所以佛法里讲无始也无终,就是这个意思。也可以说哪个点可以就是始,哪个点也可以就是终。这就很有味道。很多人说佛门的学问叫虚无寂灭,那是他不了解佛法。真正的佛法是虚而不虚,灭而不灭,这才是佛法的真谛。
懂得三世因果,有很大的好处。以前只知道一生,这一生过完就完了,不会为下一世着想。现在告诉你,原来生命可以天长地久,这样可以把短命改长命。短命改长命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可以让我们这个身体活一千年、两千年?不是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要记得这里面有个不生不灭无量寿的“我”。我们以前都注重为这个身体,以后要为无量寿的真性,那个真性才是真我,这才是我们这一生努力去提升境界的地方。
知道有前因,以后每逢失意就不再怨天尤人了。知道贫富荣辱利害得失乃业力所招,就不会怨天尤人了。遇逆境能安然忍受,遇顺境不致趾高气扬,仗势欺人。因为了解有前因,嗔心就可以化为心平气和。
文昌帝君十七世的故事发人深省。这让我想起FS曾经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老师们的开示:“你们把《弟子规》都做到了,做到家了,假如这一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们的修行等于零。”文昌帝君就是明证。他从周朝开始一直都是做文化传播的,非常有德行。我们把人做得再好,和文昌帝君在周朝时候的德行没法比。可是他在轮回里面,因为没有破掉我执、没了生死,虽然生生世世行善,你看他行了多少世善,可是因为被害得太惨,就失去理智,干出这么大的恶事,最后以龙身下地狱。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了生脱死,轮回路险,夜长梦多,很可怕!佛法里讲三世怨,隔了二、三世,很多善人就下地狱去了。我们在轮回里很多世都是在地狱里,好不容易出来透口气,转眼又跑地狱去向量叉乘了。《地藏经》里就是这么说的:你们从地狱出去了,没几分钟又回来了。所以这一世最重要的还是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1:0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565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