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浅谈铁路连续梁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更新时间:2025-05-09 17:36:08 阅读: 评论:0

摘要:针对近些年来国家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大,公路、铁路建设面也随之加大,施工单位较国家加大投入之前,所承担的项目增加,其所对应的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培训基础和人才储备,从而导致对应管理的工作面质量问题较多,且问题基本相同。本文针对连续梁的常见质量问题作以描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为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提供一种可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预埋件;预应力;连续梁;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随着国家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大,公路、铁路建设也随之加大,其设计越来越多的桥梁需要跨越公路、铁路、河流等等,一般的简支梁无法满足跨度需求或单一的简支预制梁经费过大不能在跨越公路、铁路、河流等处设置,因而多采用了特殊结构,如连续梁、钢桁梁等,其中连续梁居多,而在跨越下部结构时,其结构的稳定故为重要,但其外观质量等也是影响桥梁结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针对影响连续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为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连续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及其他施工单位所发生事故重总结出,连续梁常见质量问题一般有如下情况。

1.1连续梁混凝土质量问题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作为一项重要的控制项目进行的,但往往在施工中其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一般有麻面、蜂窝、空洞、露筋、缺棱倒角、施新加坡理工大学工缝夹层等情况。

1.1.1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原因分析:①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②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③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④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1.1.2蜂窝: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原因分析: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②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③ 、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混凝土离析。④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充分振捣就已下料。⑤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1.1.3空洞: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原因分析:① 、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压敏电阻参数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间隙。② 、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③ 、混凝土离析,或严重跑浆。④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⑤ 、混凝土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⑥ 、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1.1.4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露在混凝土表面。原因分析。① 、混凝土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② 、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③ 、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④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⑤ 、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

1.1.5缺棱掉角: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原因分析:① 、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打零工度降低;② 、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③ 、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④ 、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

1.1.6施工缝夹层: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原因分析:① 、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② 、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1.2连续梁预应力施作质量问题

连续梁预应力施工同样作为一项重要的控制项目进行的,但往往在施工中其质量问题比较致命,一般有张拉端塌陷、钢绞线绞断、齿板崩裂、腹板及底板开裂、跨中挠度过大等情况。

1.2.1张拉端塌陷:在张拉梁体预应力筋时,张拉端锚垫板塌陷进混凝土里。原因分析:① 、张拉端锚下加强网片布置数量不足,且布置间距不规范;② 、张拉端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③ 、没有加设锚下螺旋筋;④ 、梁体整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后,对其进行了张拉。

1.2.2钢绞线绞断:在张拉梁体预应力筋时,钢绞线发生断裂现象。原因分析:① 、钢绞线在下料时,因不规范施工,对钢绞线造成损伤;② 、张拉端锚垫板中心与预应力孔道中心不同心;③ 、张拉设备所用工具不规范,造成夹具、限位板绞断钢绞线。

1.2.3齿板开裂:在张拉梁体预应力筋时,齿板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原因分析:① 、齿板处预应力管道防崩钢筋未加设或加设不规范,造成齿板开裂;② 、齿板处预应力管道定位不准确,造成管道处混凝土覆盖厚度不够,从而在张拉时造成齿板开裂;③ 、在张拉齿板注册地址预应力筋时,所施加控制张拉力不正确黑色素瘤的图片;④ 、梁体整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后,对其进行了张拉。

1.2.4腹板及底板开裂:在张拉梁体预应力筋时,腹板及底板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原因分析:① 、腹板混凝土开裂一般发生在曲线梁上或腹板波纹管定位不准确,由于在曲线梁上未对腹板预应力管道加设防崩钢筋等,造成了在施作腹板预应力时混凝土开裂;② 、一般底板混凝土开裂出现在跨中位置或靠近跨中位置,主要原因是跨中的应力比较集中,在施作预应力管道定位时,没有加设或加设的防崩钢筋不规范,造成了此处底板混凝土开裂;③ 、梁体整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后,对其进行了张拉。

1.2.5跨中挠度过大:一联梁完成预应力施作后,在跨中位置出现严重的挠度过大的现象。原因分析:① 、预应力管道定位不准确,导致施加的主控制力未能按预期设计进行受力,形成不规则受力,从而出现跨中挠度过大的情况;②梆梆面 、在施作全桥预应力时,控制力计算不准确,导致张拉力过大,从而造成跨中挠度过大的情况。

1.3连续梁预埋件施工质三棱锥的外接球量问题

连续梁预埋件施作作为梁部的附属工程,一般在施工中往往被忽视或控制不严,导致问题的发生,一般会有泄水管的脱落、人行道栏杆或避车台位置偏差、挡碴墙钢筋预埋位置偏差等问题。

1.3.1泄水管脱落问题:一般完成泄水管的安装,均是在梁部整体完成后一段梁部再不影响其他如模板、挂篮施工时,进行的泄水管安装,这样就要求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预埋,由于控制不严且对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泄水管位置不准确,需要预埋的预埋件没有进行预埋,这样就使后面的泄水管安装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如果是集中排水的话,预埋的位置不准确使得纵向管道不顺直,从而在排水时不顺畅,在拐点处受水的冲刷力较大,日积月累此处容易发生脱落;若固定安装管的预埋件没有预埋或后期辅助预埋的,没有可靠的与梁体固定的话,在泄水管后期使用时,排水量较大时会在固定薄弱点发生脱落,这些都会对梁体下方的就有公路、铁路等造成一定的危害,严重情况会有事故发生,因此在泄水管安装时应注意控制。

1.3.2人行道栏杆或避车台位置偏差问题:在施工连续梁人行道栏杆或避车台的预埋件时,因控制不严,导致其预埋件位置有偏差,在后期的安装时,栏杆及避车台的固定件因预埋件尺寸不准确而使得其安装不上,发生切割及补长的情况,这样对施工的栏杆及避车台在外观质量上有严重的影响,若焊接等不牢固就会引起安全隐患。

1.3.3挡碴墙、竖墙钢筋预埋不准确:连续梁挡碴墙、竖墙均为前期预埋,后期浇筑成型的,在预埋挡碴墙、竖墙钢筋时,因模板位置不准确或预埋尺寸无监管导致,预埋钢筋位置不准确,在后期施工挡碴墙、竖墙混凝土时,对预埋钢筋进行割除并植筋的方法补救,这样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1.4连续梁线型控制施作质量问题

连续梁在线型控制邮件归档方面的问题对整联连续梁的质量影响是比较严重的,严重的会造成连续梁(悬臂浇筑)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合拢,需要加大额外投入才能完成合拢,这样对整青少年心理联连续梁的质量是有影响的,存在了缺陷。在线型控制时,未进行准确的测量和严格的复测对桥梁的线型控制产生的问题。

2 连续梁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2.1连续梁混凝土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2.1.1对混凝土麻面采取的主要防止措施。

①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锅具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塞严密,防止漏浆。钢模板涂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②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1.河北师范大学教务处2对混凝土蜂窝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①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②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

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④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鼓,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15cm, 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2.1.3对混凝土空洞采取的主要防止措施。

①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②在拐点位置预留孔洞下料,往往在拐点处振捣不实,采取在拐点处预留孔洞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③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④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 , 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⑤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2.1.开颅手术4对混凝土露筋采取的主要防止措施。

①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②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③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注。

④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⑤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 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⑥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最新女优定,防止过早拆模。

⑦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2.1.5对混凝土缺棱掉角采取的主要防止措施。

①木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

②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郝文保护棱角,吊装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必要时须采用绳索牵引。

③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过处的混凝土棱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棱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④冬季混凝土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2.1.6对混凝土施缝夹层采取的主要防止措施。

①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②在国企和央企的区别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灌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许清除。

2.2连续梁预应力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针对连续梁预应力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有:①在振捣张拉端混凝土时,必须振捣密实,防止漏振;张拉端的加密钢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加设,该端的受力比较集中,以及螺旋筋也必须按图纸加设,这样此处的应力将会得到很大的缓冲,防止了张拉端坍塌的情况发生;必须按图纸设计强度、弹模及龄期进行张拉,若需提前考虑张拉,可以与设计协商wpi事宜,一般会考虑在90%的设计强度以上进行。

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主要受力为钢绞线受力,所以钢绞线从加工到张拉、压浆整个过程中都是很关键的。钢绞线下料时,严禁有硬伤(铁件或重物砸伤,有明显非规则弯折),更不能有电焊或气割烧伤,也严禁钢绞线做地线,在整个下料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防止以上情况发生;在安装波纹管及锚垫板时,必须确保“两同心”,即锚垫板中心与波纹管中心在同一中心上,还有在设置张拉端槽口时,必须保证槽口面与锚垫板中心线是垂直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后期的“三同心”,即张拉千斤顶中心与“两同心”在同一中心上。这样就防止了再张拉时,钢绞线因受外力绞断的情况发生;张拉前检查张拉设备是否合格,千斤顶及油表是否标定且合格,限位板、工具锚板就工具夹片是否和工作锚及工作夹片配套,若有问题需及时调整至合格后使用。

③防止齿板、腹板及底板开裂的措施一般有,齿板处的防崩钢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加设,往往齿板出问题均是在防崩钢筋的加设上出的问题。再就是波纹管的定位不准确,导致覆盖波纹管的混凝土厚度不够,所以必须加强控制波纹管的定位。对腹板位置的波纹管的定位必须控制到位,若梁在曲线上,应对波纹管加设径向的防崩钢筋,防止开裂。底板一般开裂也是因波纹管定位不准,防崩钢筋未加设或加设不足引起的,所以在控制时必须注意这些问题。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弹模及龄期必须满足要求。

④对连续梁下挠严重的防止措施一般为:对整个连续梁的预应力波纹管必须严格控制定位,保证定位的一致性,不能出现大的非设计的拐折点,尤为在控制整联梁通长束更应注宽带提速意这些。

2.3连续梁预埋件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对于连续梁预埋件的质量问题的防止措施有:施工前必须熟悉图纸,熟练掌握梁部每个预埋件的结构尺寸,位置及固定要求,提前考虑其位置与钢筋、模板等之间的干扰,有问题必须提前解决,且为正式形式的解决,有会议或设计答复赤脚医生等。在施工时,必须对其位置、加固等施工加强控制,做到每个都要尺量,牵扯到的高度的,必须用水准仪校核,确保预埋件的位置准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和后期连接满足设计要求,不得私自更改。

2.4天之道利而不害连续梁线型控制问题预防措施

连续梁线型控制问题的预防措施有:①加强测量人员的质量意识。②布设测量点时,应考虑测点的不稳定性变化,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固定的,必须加强固定,否则对后期的测量会产生不规则变化,无法正常分析数据。③做好换手复测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④施工时,对于模板的支立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控制,误差范围在规范允许以内,支立模板前后应对标高进行复核,浇筑前后、张拉后等需要有测量记录,并真实地向第三方监控单位进行反馈测量数据。

3 结束语

针对以上情况,在连续梁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坚决按照图纸施工,对于需要变动的部位,必须召开专门的技术研讨会,情况比较严重的必须将问题反映设计,等待问题到妥善的解决后再进行施工,严禁在施工中随意而行,敷衍了事等发生。

连续梁已作为桥梁结构跨越就有公路、铁路等结构的普遍形式,因此在施工连续梁时,应将其施工作为一个重点去控制,控制这些经常会发生的问题,并及时的提出各项预防措施,使得整个连续梁施工可控、有序的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对现有施工和后面施工的连续梁提供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 .《举水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图纸》

[2] .《混凝土结构设计》

[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 .《混凝土结构西部数码备案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T279-2012

[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7]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20:5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605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