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

更新时间:2025-05-11 18:18:53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浦平萱)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

小学数学教案2

比的意义这节课是开启课。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核心,对

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

7~48页,是该单元的开端。讲好本节课,可以影响一大面,使教

师一开始就掌握教学的主动。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

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会

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两种量组成比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求比值。

教学关键: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可对教材做

如下处理:

一、复旧迁移,导题定向复旧迁移。

主要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连结点。即:复习了用除法计算的应用

题,为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比的意义平坡架桥。然后由除法转化为另

外一种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自然导题定向,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具体做法是:

1.回答: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2.列式解答:(生口述,师板演)

(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

的几分之几?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

米?

(3)引入新课刚才复习的这两道题(指板演),都是两种数量进

行比较,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的,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

生活和生产中,两种数量进行比较,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这就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这节课我们要懂得比的意义,会求比

值。(板书比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总结规律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

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

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比如,教学比的意义的时候,要分如下三个

层次进行:

1.教学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1)比的意义同学们准确地回答了复习题2中的第1题,用3

2求出了长是宽的几倍,这是用除法表示长和宽的关系。32也可以

写成3比2(板书3比2),表示长和宽的比。问:谁和谁的比是3

比2?(长和宽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9:2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1970588399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义   除法   教学   学生   飞跃   节课   分数   掌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