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十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健康的心理是
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育人育心,对小学生进行健
康的心理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
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为此,在数学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
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愉悦情境,进行心情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苦囗婆心地讲解而学生却无动于衷
的现象。这是因为师生的心向不一致,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
心理效应。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来促
使学生积极向上,形成乐观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
效率。
1.调控情绪。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
讲课有条有理,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
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心情听课。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釆、随随
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多动口、
多动手、多动脑,在学习活动中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
表现。如“三角形內角和”一课的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
高涨,笔者釆用了猜一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这一最为直接、
最有效办法引入新课。它既能极快地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又使学
生产生兴趣,进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地。(1)让学生相互竞猜。教师
手上分别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全体学
生竞猜这三个三角形內角和各是多少度?这一设计是抓住小学生好奇、
好问的心理特点,有意让学生竞猜:以上三种三角形的內角和不一样
(多数学生误为钝角三角形內角和最大),以此激发学生不甘失败的
好胜心理,同时引起对新课内容的注意。(2)让学生动手实验。由于
学生在上场竞猜失利后不甘心,促使他们在实验中去发现。学生产生
疑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
此时,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智力活动异常活跃。
于是,老师就在学生这种“愤悱”心理状态下进一步验证以上三种三
角形的內角和是否一样。总之,教师应极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促
使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
绪。
2.挖掘教材。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素材,教师
们应积极认真去挖掘。如笔者在教学“倍数与因数”的课堂练习中设
计了这样一道题:写出6的所有因数1、2、3、6后发现,1+2+3=6,
又回到6本身。
二、预设客观情境,进行自评教育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
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教
师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
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而学生的自我评
价是学生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
与分折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主
要釆用以下形式。
1.在发问后自评。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因为学
生的发问是思考了的结果,而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使学生思考。学生
的发问比答问更值得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评价。发问后还应让学生分
析比较,及时反思,从而对学习方法和心态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如教学“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课前
笔者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大屏幕上的中国国旗(尺寸大小不一样的三
面),这时大多学生发问:“老师,虽然这三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但
看上去比例很协调、很美丽的。”有个别学生质问:这三面大小不一
样的五星红旗究竟哪里相同呀?笔者抓住这一极好的时机对学生的发
问予以积极的评价,同时也让大家进行自我客观的评价。接着,笔者
用方格把这三面国旗全覆盖,让学生分别数一数三面国旗的长边与短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22:2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67705402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