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论文4篇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篇一
摘要:数学是人类数形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从学生发
展角度来说,掌握各学段数学知识和技能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新
课程注重教学实践,立足课堂探究,着眼学生综合发展。在教学中,要思
考教学问题,把握课改重点,采取教学策略,促进教育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改思考
一、关注小学数学教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以课程内容学习活动为主线,发展学生的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笔者认
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练习等方面,
应该把握以下要求:
1.要深化理念认识,立足教材内容。小学数学内容要求我们要树立新
教材观,灵活运用教材。现行教材经过了历次,融合部分国外课程及教改
成功的经验,结合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具有重视学生
生活经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创设宽松学习氛围等性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性与感
性协调发展。
二、把握小学数学教改重点
从新课程思想看,小学数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
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动,使
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
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3.注重课堂活跃。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由
被动学习向探知科学转变。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设疑诱
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
力。
三、采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丰富生动、富有挑
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动手实践、尝试练习,真正
做学习的主人。
2.教学过程探究化。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是实践再创造。探究性学习
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
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实践数学、
运用数学”。
3.教学评价多元化。新课程要求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即时评价
与长期评价来评价学生,但并不表明要完全抛弃考试分数。新课改要求不
能把考试分数当“靶子”,不能让“形而上学”泛滥,要把形成评价与考
试分数有机结合使用,学生好的、正确的、新颖的观点,应肯定和表扬,
要注意表扬与批评的有机统一,注重学习成果评价导向。
数学是社会数形交流的语言,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阶段,应立足学生数学思维“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
有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中,教师能不断
思考教学问题、把握课改重点,采取教学策略,依照数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来构建生动、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就会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实效,促进
教育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22: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67736402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