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止补课规定(最新)-完整版
第一,严厉打击一切形式的有偿补课行为。根据2015年教育部
《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明确禁止学校
组织有偿补课,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等6种行为。这些行为一
旦发现,将受到严肃查处,实行“零容忍”。学校要切实履行主体
责任,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各地教育行政部
门要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第二,管控各种变异违规培训方式。针对新出现的“高端家
教”、“众筹私教”、“分时段补课”等变种补习方式,各地要严
格执行教育部等部门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
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通过全面监管检查等手段严厉整治,堵截变
异违规培训方式的蔓延。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共享,及
时发现和打击新型违规培训方式。
第三,加强对重点场所和机构的监管。各地要严格执行财政
部、教育部2020年《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培
训机构特别是重点机构的全面监管。严令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要
求,坚决防止其成为违规培训的温床。对居民楼、咖啡厅开设的培
训点也要积极监管。相关部门要定期公布重点监管对象名单,发布
典型违规案例,增加震慑力度。
第四,强化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引导。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和家
长的教育引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妥善安排孩子的课外
生活。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理性选择孩子的课外活动,引导孩
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过度依赖校外补习。学校要组织家长
会,面对面解答家长疑问,增强家长的主体意识。
第五,分类规范校外培训。各地要继续严格执行教育部2019年
《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学科类和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分类指导,严禁其开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培训内容。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检查频次,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综上,孩子课外补习活动将全面规范。这需要政府、学校、家
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加强教育引导,为孩子营造一
个快乐、轻松的校外学习环境。让每一名学生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监管检查,严厉打击各类
违法违规行为。各学校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教师要发挥示范带头
作用,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引导。家长作为孩子第一责任人,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引导其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会各界也要积极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更加适
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目前,我国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双减”政策的
推行,旨在系统化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长期努力和各方力量的共
同参与。家长应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适度的压力和更
多的关爱。学校及教师要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安排,不得随
意增设作业或补习内容。社会也应加大支持,为“双减”落实营造
良好的环境。
只有家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全面贯彻“双减”精神,加强对
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不断优化教育环境,进一步理顺作业、补习
种类和数量,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每一名儿童和
青少年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我们尚需付出较长时间
的精力与努力,但这最终会带来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青年
一代。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01:53: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80436402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