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7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
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我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尝试了“预习、
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质
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更谈不
上学习的兴趣了。我们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的
重要性,摆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克服以往的“老
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有时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
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这种被动消极的作文课我思考了好久决定尝
试一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的三周内,先在12班进行了试验,
现把初步的思路简单介绍:
作文课,一反常态,先分析了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
文的要求及目标。针对上次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
理交代清记叙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总体要求。
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
意,老师计时。
静思独立,老师观察各小组的情况。
成文后,组长示意可以写读书笔记。
统一完成后,合作批改。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
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流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根据
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
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
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
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
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
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
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
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2
经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
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
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
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
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
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
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
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
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
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
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
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
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11: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141554038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