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五篇

更新时间:2025-05-05 15:56: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劳半槐)

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萧乾的《吆喝》一文中,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

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为方便今后更好的教学,现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1

、我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我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阅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味,去探

究,尽管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认为只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持之以恒地坚持去训练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概括能力会得以质的飞跃。

  

2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一节课围绕以上两个学习重点,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答案各

种各样,但我觉得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他们的思路清晰的过程。然后提醒学生找出语段之间的衔接过度语句和起概括作用的总

起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分别承转了哪些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思路。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学生的思考、

概括、表达的

'

能力在于老师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3

、体味

吆喝

的魅力,我让学生先细细品味作者的描写,再让学生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如果自己就是小贩大声吆喝出

来,学生尽兴发挥,场面热烈。在让他们展现收集本土吆喝。

  

4

、通过作业设计把学生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个别板块我讲析太多,学生兴趣不高,完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还需加以改

进,如利用课件播放一些带有唱腔的吆喝声让学生品味吆喝的音韵美等。

2.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上的一篇自读课文,按要求应利用一课时完成,可今天在我教读这篇课文时却没有

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自读课文,当然是引导学生自学,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来把握学生所感知的内容,导

致无效的重复,变趣学为被动接受了。

  二、在学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引导学生说出我想要听到的词汇,以有利于完成板书,造成课堂语言的干涩,

学生因为怕不能使我

满意

而不愿再开口,使课堂气氛几乎陷于凝固状态。

  三、因为前面的时间耽搁,导致教学任务没有有效地完成。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觉得所收甚少,干瘪无趣,我感觉这一堂课简直是受罪。其实,如何上好自读课,这也是我一直

以来思考的问题。下一课依然的自读课《猴王出世》,我又该如何设计教学呢?怎样有效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怎

样活跃课堂气氛,怎样使学生学有所得

……

我思考着。

3.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石榴》是国标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

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

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本自然段中,一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如

玛瑙般

一颗颗紧偎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等。这些词单靠想象是不能真

正理解的。教学时,我出示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有学生说:

石榴子一头红,一头白,这就

红白相间

’”

。有学生说:

它们一粒一粒靠在一起,就像玉米粒一样,这就是

紧偎

’”

。还有学生说:

我看到了石榴子儿很

亮,看上去就像是宝玉一样,好看极了,这就是

晶莹透亮

’”……

接着,我将石榴子儿掰开,让学生们一起分享。吃完后,问他

们味道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有说酸酸的,有说酸中带点甜,吃完还觉得清爽无比。通过观察和品尝,学生不仅理解了描

写石榴样子、颜色和滋味的词语,而且加深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的诵读是比较成功的。

  另外,本自然段为学生写水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学之后,在班级里开一个瓜果展示会,让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

介绍一下自己所带水果的颜色、样子和味道,并写成一段话,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4.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每次总是在完成教学过程后,才发现自身的不足。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的合理与否,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是

否采用了具体、有效的方法、策略等等。现将执教这一课后的不足之处总结一下:

  

1

、关于质疑,这是自胜利听课回来后,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本学期语文研究的重点。在自然之道这节课

上,也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懂的地方。但是,我在课堂上并没有做出适时、恰当的指导,而

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教案继续进行,使这个环节失去了它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做不到收放自

如,所以不敢放手给学生,也就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得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2

、在教自然之道这课时

,

采取了以演促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

走进角色。抓住

欲言又止

”“

踌躇

评议

幼龟

的表演,抓住

”“

”“

来评议嘲鸫的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想: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还原成

鲜活的生活画面,学生兴高彩烈的表演,如情入境的感悟。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语言符号,而是一组

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画面。当这些活动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跳跃时,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对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但是,

课后一位老师提出了这个环节是否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作用,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做事要遵循自

然规律。而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抓住描写小海龟动作的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作者在写作上的特点。但是与本节课的教

学目标没有太大的关系,还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是非

常重要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以后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要努力做到心中首

先明了这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制定清楚,在自己心理形成一定的框架,上课的时候就能

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有重点有难点的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地上课。

  

3

、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

的求知欲。但是在课堂上我的评价语言相当困乏,激励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的缺点还有很多。仔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平时明白的道理,但往往是明于心而未能成于行。

5.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太阳》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

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

了解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学生的

学情以及教材的编排目的,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教授上,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太阳、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反思这堂课,我在教学时,能做到教学条理清楚、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尽力突破教学难点。我比较注意让学生深入文

本,来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太阳的特点的。同时我也注意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

  了解太阳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而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则是本课的难点。在讲授

说明方法时,我从最简单的

列数字

入手,让学生找出描写太阳离地球具体有多远的句子,从里面找出数字

“1.5

亿公里,

3500

年和二十几年

来体会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遥远。但是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让学生明白太阳的

。我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找出

他们熟悉的事例如:日夜不停地走要走

3500

年,坐飞机要飞二十几年。此时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

1.5

亿公里是那么的遥远。

我又

趁机指导学生读读出

来,学生很快领悟到重读数字就能体现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遥远。

  掌握了太阳

这一特点后,

这两个特点的学习就相对简单了。但是

做比较

的说明方法学生还是不太理解,我

感觉一节课渗透了这么多的说明方法的学习对初次接触说明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大了。做比较的方法可以由老师给学生讲

一讲,或者捎带提一下,让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以后再接触到这类说明方法时做详细指导,效果会更好的。

  学习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内容时,我采用学生分组自学的形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研读文本。这部分的学习我旨在培养

学生的概括能力,并未进行拓展。打算在后续的学习或课外的作业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太阳与人类还有哪些联系、人类

将如何合理利用太阳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从备课到讲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课堂的最终立脚点应该是

,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变化的、生成的。课堂更应该是有实效的。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11:2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14734403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教学   学习   太阳   重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