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个别咨询辅导中之“望闻问切”[1][1].__ doc

更新时间:2025-05-05 20:32:34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载天工)

浅谈个别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之“望闻问切”

心理学走过既长又短的历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把现代西方

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医学作一次中西结合,试图探讨心理咨询与辅导本土化之可能

性。

“望闻问切”乃中华传统医学中最为经典的诊疗手法。神奇又神秘,又经久不衰,见

证了中医的成长。今借其名,赋以心理之内容,作一探讨。

一. 咨询诊断辅导治疗中的基本原理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以此来复制中医诊断中的原理来作为心理咨询辅导的

基本原则思想。

1. 可外揣内。从外知内,视其外部现象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2. 见微知著。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心理的某些方面,包含着整

体的心理病理信息。

3. 以常达变。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

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引之,未尝不可。

二. 咨询辅导中的“望”

1

(一)“望”诊。是辅导者运用视觉观察当事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来诊察其心理状

况的方法。在许多场合,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所包含的信息量超过言语,更能传情达意,

特别是当语言和内心所要表达的信息不协调时,这时面部表情所表达的信息量达55﹪,声

音声调能传达信息的38﹪,而言语所能表达的仅占7﹪。有人统计人的面部表情可多达25

万种,因此在辅导中注意观察面部表情,尤其是目光、嘴,可以了解来访学生的情绪和情

感,帮助决定辅导的进程和方向。

(二)“望诊”内容。

1. 全身“望诊”:神色、形体、姿态。

主要望:双目、神情、气色、体态。

判断诸如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等。

具体如下:

身体姿态:紧张、放松、前倾或后仰、肩膀下垂、架腿或平放

肢体运动:手脚姿势、抖腿、抱臂、摇头或点头、手指伸屈、拍 、玩弄小物件

皮肤:脸红、出汗、苍白

2. 局部“望诊”:头面、五官等。

具体如下:

2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18:1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39491404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辅导   表情   心理   神色   心理健康   观察   信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