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
中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看拼音,写字词。
gēdarìkòushāowēixuányázāogāo
()()()()()
jìbàituífèichóubèichóuyuànjǔsàng
()()()()()
2
.看拼音写字词。
yì(
xiào
咆
(
)
力
)
(
呼
(
)
情
)
()
立
惟妙惟
()
二、选择题
3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风靡
(mǐ)
.
B.模
样(mó)
.
C.抽屉
(ti)
.
D.单薄
(bó)
.
花蕾(léi)
.
旗帜(zhì)
.
弹簧(tán)
.
豁开(huō)
.
)
抡起(lūn)
.
提供(gòng)
.
宾客(bīng)
.
恍然(huǎng)
.
笨拙(zhuó)
.
点缀(zhuì)
.
着陆(zháo)
.
渲染(xuàn)
.
)
4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暴露无遗
(遗漏)
.
B.风靡
全班(倒下)
.
C.仰望苍穹
.
(天空)
D.前功尽弃
(丢掉)
.
化为乌有(虚幻)
.
顾影自怜(照顾)
.
喜出望外(意料)
.
聚精会神(集中)
.
)
硕大无朋(比)
.
迥然不同(远)
.
大举进犯(兴起)
.
死而后已(停止)
.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龙须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沟》。
《先知》《沙与沫》等。
B
.纪伯伦,黎巴嫩诗人,主要作品有《泪与笑》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西江月
”
是词牌名,
“
夜行黄沙道中
”
是题目。
D
.
6
.回忆课文内容,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试卷第1页,共6页
《七律
·
长征》的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不足
A
.
道,这样写更加突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草原》课文生动地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
B
.
舞,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人民深厚情谊的赞美。
《灯光》采用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结尾又回到天安门前的
C
.
灯光。课文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D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童年》是苏联高尔基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阿廖莎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
A
.
祖父。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
穷
”
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通
B
.
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C
.小英雄雨来在抗日战争中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八路
军。
《爱的教育》是英国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D
.
8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
自作自受
……
嗯,揍我一顿也好!
”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写出了桑娜心中的的忐忑不安。
B
.读书时要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读书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
强的内容,也应该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阅读得更加细致。
C
.制作
“
幸福路
”
这个路牌时,拼音应写作
“XINGFULU”
。
D
.
“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
音。
”
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天安门广场的安静。
三、句子训练
句子练习。
(改为夸张句)
9
.教室里真安静。
(改为双重否定句)
10
.最近,我们都在读《觉醒年代》这本书。
11
.小梁急切地对老班长说:
“
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
(改为转述句)
试卷第2页,共6页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2
.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缩句)
13
.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四、填空题
14
.积累运用。
(
1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样,到处
“
,轻轻
,不用的中国画那
》,他被称为。这段话出自老舍的《
。
”
。我还知道描写草原的诗句:
(
2
)漫步于诗歌的花园,我们欣赏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
受到古人笔下
“
野旷天低树,
的离别愁闷;体会了
“
半夜鸣蝉
”
的清幽恬静。
15
.积累运用。
(
1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忘不了《
五位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吼声;忘不了
躯赴国难,
胜利时写下的《
和
的邱少云和
,青山郭外斜
”
;感
”
,清风
”
的空旷幽远、
“
芭蕉不展丁香结,
,白雨跳珠乱入船
”
的奇特欢快、
“
》中的
的老班长,
“
捐
在长征即将
”
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也忘不了伟大领袖
》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诗句再现了
举行开国的惊险悲壮;更忘不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
今天成立了!
”
大典,毛泽东主席宣布:
“
(
2
)小说一般都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小说时,留意人物
的、、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还
可以通过小说的感受人物形象。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
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曾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问
候。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新课程标准的编写,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着。
试卷第3页,共6页
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又针对《新闻晨报》曾报道的“上
海市小学一年级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的新闻,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典
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无疑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
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的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在明显下
降。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都理解不了,普
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三】
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网友溪山:当孩子旅游,感叹景色优美时,不是只会说:“哇,好酷哟,中国真美
啊。”而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网友
mupeng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我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
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
就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
跟着爸妈去湖边玩,小舟在荷叶间穿过,知道了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__”,什么
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
“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凛冽,天空阴沉,到了家,围着炉子取暖,知道
了什么是“红泥小火炉”……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
到了某个风景,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诗,那句词。
(选文有删改)
1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
,错的打
“×”
。
(
1
)为完成
“
讲名人与经典的故事
”
这个任务,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
(
(
2
)材料二中画
“________”
句子的意思是外语学好了就能提高母语水平。
(
17
.材料二中主要谈到了
18
.结合语境,下面几句诗填到材料三中依次是:
a
.老树呈秋色
b
.红泥小火炉
c
.接天莲叶无穷碧
19
.在
“
小学生该不该背诵古典诗文
”
的辩论会上,假如你是正方代表,请参照以上三则
材料,写出三条理由。要求:用一段话写,先总说观点,再逐条简要说明理由,注意分
试卷第4页,共6页
)
)
的现象。
。(填序号)
号的正确运用。
阅读。
儿科大夫的手
①年轻的讽刺小说作家冷凌抱着出世才20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匆匆来到儿童医
院。
②诊室靠窗处设两张桌子。一男一女两大夫面对面坐在桌旁。男大夫生得魁伟粗壮,
肤色黎黑。“像个铁匠”冷凌心里说。女大夫生得娇小玲珑,一脸孩子气。“医学院来
的实习生”。冷凌判断。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这会
儿女大夫正埋头写处方。男大夫刚看完一个患鹅口疮的新生儿。
③“下一个——梁虾仔。铁匠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相配。一个衣衫单薄的
农村妇女赶忙上前就座。她怀里抱着一个用黑粗布裹着的婴儿。铁匠大夫朝那妇女看了
一眼,皱着眉说:“天这么冷,怎不多穿件衣服?你也病倒怎么办!”语气粗暴,像个
爱摆架子的大夫。“不吃奶
⋯⋯
哭了一夜,怎么哄也不行……”妇女开始诉说孩子的病
情。“铁匠”表情平淡,“嗯、嗯”地应着,一边搓着手。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
熬的皮肤病吧!冷凌暗想道。
④终于,“铁匠”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
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了搓
手掌,才()手摸病婴的肚子。
⑤“下一个……”铁匠喊完病人的名字,又把手搓起来。搓呀,搓呀……讽刺小说
作家看着眼前这位手掌痒痒的大夫,职业习惯使他马上进入艺术构思。该用什么题目?
搓手?不行,不够尖刻,太一般化
⋯⋯
⑥“铁匠”的大嗓门把作家召回现实,他喊了冷凌儿子的名字。冷凌抱着儿子在那
张就诊椅子上坐定,一边描述儿子的病状,一边注视那双搓动的大手。距离近了,看得
真切。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大概是一种怪癖。这怪癖占了多少时间!
假若他急病人之所急,假若他全心全意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肯定不会这样毫无
意思地搓手不止!
⑦终于,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
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
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把孩子惊吓的,还会受凉呢。孩子的
试卷第5页,共6页
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
服里
⋯⋯
”
⑧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⑨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⑩“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铁匠模样的儿科大夫致意,一
点也不含讽刺的味儿。
20
.小说在第①自然段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
代环境的作用是。
(填文中的词语)交
21
.联系上下文为短文中的()处选择恰当的动词。
A
.插
B
.探
C
.伸
D
.按
22
.在小说中讽刺小说作家冷凌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遗憾
——()——()
23
.第⑥自然段中的
“
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
这句话与前文的
“”
一句相照应,使文章前后勾连,结构严谨,更加突出男大夫看病时
与众不同的表现。
24
.女大夫
“
脸也红了
”
是因为
为。
;冷凌的脸
“
也悄悄地红了
”
是因
25
.小说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男大夫听诊时
“
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
”
通
过动作描写可以看出
读完文章知道他搓手的原因是
的人。
。文中多次写到男大夫搓手,使人心中充满疑惑,
由此可以看出男大夫是一个
六、书面表达
26
.习作表达。
“
尝试
”
是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的一次尝试,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
.题目自拟;
2
.通过一件典型的事例表达自感受;
3
.字数
500
字左右。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
.
愁怨
沮丧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注意
“
瘩
”“
寇
”“
悬
”“
祭
”“
丧
”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
和美观。
2
.毅疫屹哮啸肖
疙瘩日寇稍微悬崖糟糕祭拜颓废筹备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
毅力,读音
yìlì
,坚强、持久的意志。
疫情,读音
yìqíng
,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屹立,读音
yìlì
,高耸挺立。
咆哮,读音
páoxiào
,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
呼啸,读音
hūxiào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惟妙惟肖,读音
wéimiàowéixiào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3
.
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
A.花蕾
(léi)——(lěi),笨拙(zhuó)——(zhuō);
..
B.模
样(mó)——(mú),提供(gòng)——(gōng);
..
C.着
陆(zháo)——(zhuó),宾客(bīng)——(bīn)。
..
故选
D
。
4
.
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辨析。
B
.顾影自怜:指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
赏。顾:看。
故选
B
。
5
.
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第
1
页,共
8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4-04 17:0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21359407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