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2022版

更新时间:2025-05-08 09:20:22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巨夏青)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2022版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

定本纲要。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

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

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

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

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

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

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

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

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4.课程

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

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

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

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

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

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

对问题的初步解释。(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

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2.初中阶段具体目标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04:56: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642014086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活动   学生   课程   生活   综合   实践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