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优秀3篇

更新时间:2025-05-08 09:22:57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次同)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优秀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

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

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

如下:

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正确

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改变传统教育“一言堂”式教学所使用的陈旧教案,集体备课,不断学

习,勇于创新。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过程的主体,从而形成主体参与

型课堂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新型教案。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孩子从反复读中把握每

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然后分析重点词句,尽量避免将文章分解,将自己

的感受传授给学生。

在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好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辨证统一,建构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在教师指导

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新型育人模式。每节语文课,我尽

量留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谈谈收获与不足,说说自己、同学、老师的表现,

从中寻找改进办法。

多采用讲故事、做实验、猜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创设情景,课

前导入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后作

业既要有利于夯实基础,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在兴趣中学知识。本学期的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

在这一单元中,我放手让学生成为老师,展示他们搜集到的材料,并说说自己

的感受;绘制手抄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忽略了对个别学

生的指导,未能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应注意的。

“与好书交朋友”的课内外阅读活动要贯穿始终。指导学生从书中获取知

识,并尝试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加强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指导学生具体、生动地写作。加强学

第 1 页 共 4 页

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努力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

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互协发展。

关注对中下生的辅导,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二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教学期间,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

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

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

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

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

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 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

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

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

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

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

担。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

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

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

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授课时重

第 2 页 共 4 页

点突出不够明确,平时对于学生整体照顾不够等。现在,我也正在不断改正

中。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

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

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

语文素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三

本学科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

代潮流。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

标的要求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学科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

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

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

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

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

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

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

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与社会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

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

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

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

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

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

第 3 页 共 4 页

去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

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在教学《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

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

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

遵守这些规则。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

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

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

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

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08:0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75629409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社会   教学   生活   工作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