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音乐课程标准
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顾智芸
一、学段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
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
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内容]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
1、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
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做出反应。
2、 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
能听辨其音色。
3、 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
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
出相应的反应。
[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
1、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内容]音乐体裁与形式
[标准]
1、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
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 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
应。
3、 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 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
年2~4首。
[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
[标准]
1、 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
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 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内容]演唱
[标准]
1、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
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内容]演奏
[标准]
1、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 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 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
单评论。
4、 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
[标准]
1、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 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 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内容]识读乐谱
[标准]
1、 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 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
[标准]
1、 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内容]即兴创造
[标准]
1、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 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
参与表演。
[内容]创作实践
[标准]
1、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
2、 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
[标准]
1、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 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 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 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内容]音乐与姊妹艺术
[标准]
1、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 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内容]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标准]
1、 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 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课时安排以及教学目标
单
元
课时 安排内容 教学目标 周次
四第
听《晓风之舞》
季一
唱《四季童趣》
1、学生能用自然、舒展的生音
放课
动 采集与分享
演唱《西风的话》,能用轻盈
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童心
1~3
歌 时
是小鸟》,能用明亮跳跃的声
听《新疆之春》 音演唱《四季童趣》,感知体
第
唱 复习《四季童趣》 验歌曲的力度变化,领略四季
二
奏 《春天来了》 的奇妙与美好,从而更加热爱
课
大自然、热爱生活。
时
2、学生通过欣赏《战台风》、
第
听《战台风》
《晓风之舞》、《新疆之春》,
三
唱《西风的话》
感受 古筝、钢琴、小提琴的
课
动 我的创造
不同音色,熟悉乐曲主题旋律;
时
对不同器乐曲的表现方式有进
一步的了解;能积极参与听辩、
唱《童心是小鸟》
模拟演奏、做节奏声势等活动,
拓展 表现四季的音乐作
能较确切地感受作品不同的音
品
乐形象和情绪,对欣赏器乐曲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学习、巩固切分节奏和前半
第
拍修止节奏;进一步感受、了
四
解“三部曲式”这种音乐作品
课
中常见的结构形式。
时
4、学生能积极收集以四季为题
材的音乐作品资料,主动参与
到“我的创造”活动中,尽情
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在活动
中享受选择性和创造性学习的
乐趣。
第
听《落水天》
一
唱《水花花,泥巴巴》
1、能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
拓展 了解“踢踏舞”
作等活动,结合作品,从不同
雨
课
的角度理解“雨”的内涵,丰
中
时
富情感体验。
曲
第 听《雨中曲》
2、能安静地欣赏较长的音乐作
4~5
二 唱 复习《水花花,泥巴
品,如《第六(田园)交响曲
课 巴》
第四乐章》。能较准确地哼唱
时 动 创编旋律短句
主题。能表现出较活跃的想象
第 听《第六(田园)交响曲力和积极的创造性。
三 第四乐章》
课 唱《雨中》
3、能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有感
时
情地演唱《水花花,泥巴巴》
听《雷鸣电闪波尔卡》
和《雨中》,较准确地把握歌
唱 复习《雨中》
曲的情绪。能设计简短的节奏
型,选用恰当的方式为歌曲《水
采集与分享 施特劳斯家
花花,泥巴巴》伴奏,并能准
第
族的音乐作品、维也纳新
确地加入。
四
年音乐会
4、能在给出的旋律音、节奏或
课
歌词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
时
“小曲”。在采集与分享活动
中,能知道至少3首施特劳斯
的音乐作品,对欣赏古典音乐
的音乐会或表演活动表现出一
定的兴趣。
听《少先队员植树歌》、
1、在欣赏活动中,学生能体会
第 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来的
一 拓展:了解与植树节相关
不同的感受,能用自然、柔美
课 的知识,欣赏雨“春天”、
及和谐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
时 “绿色”主题相关的艺术
曲。
青
作品
山
第
听《采茶灯》、《采茶舞
2、对比、欣赏分别由民乐、钢
绿
二
曲》、《采茶扑蝶》
琴、电子合成器演奏的“采茶”
体裁的乐曲,对民乐队的组成
6~7
水
课
我的创造:采茶舞
时
奏 竖笛演奏《波兰圆舞
由初步了解,对钢琴、电子合
曲》
成器的结构、发音原理、音色
等相关的音乐文化有一定了
第
听《水草舞》
解,并乐于欣赏这两件乐器及
三
唱《绿叶》
民乐队演奏的乐曲。
课
音乐活动:水草摇曳
3、初步了解我国民间歌舞体裁
时
奏 《波兰圆舞曲》 ——“采茶”,乐于参加有关
拓展 试奏钢琴、电子合采茶舞的创造性音乐活动,能
第
成器,体验这两种乐器的进行简单的采茶舞的创编和表
四
差异 演。
课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
时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得以增进,
对描写青山绿水的音乐作品有
一定的了解并产生继续学习的
兴趣。
听《花之圆舞曲》
1、通过欣赏本单元的音乐作
第
唱《五月的夜晚》
品,能初步分辨不同音乐表现
一
形式在表现同一题材时它们之
课 间的异同;并能对本单元的音
时
乐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在“采集与分享”、“我的
第
听《花儿与少年》
创造”等活动中,学生学到有
唱《美丽的太阳花》
关花卉礼仪方面的知识,并受
花
二
动 露一手:为旋律配打
到与“花”有关的文化艺术的
之
课
击乐
熏陶。
8~9
歌
时
3、通过音乐作品感悟表现“花
第 唱 《我爱米兰》
朵”这一题材的音乐作品的美
三 动 采集与分享:花语情
的内涵,体验“祖国的花朵”
课 丝
在党的阳光下幸福开放的心
时
情。学习用优美的声音,富有
第 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表情地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把
四 动 我的创造:旋律创编
对生活、队长辈、对老师的热
课
爱之情在歌声中体现出来。
时
飞
听《鸽子》《云雀》、《天
1、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时,
翔
第
鹅》
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
的
一
唱《飞吧,飞吧》
感;在聆听器乐作品《云雀》、
10~
翅
课
动 感受探戈节奏;按固
《天鹅》、《飞驰的雄鹰》时,
11
膀
时
定音型自编动作并合着
能感受到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
《鸽子》音乐表演
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
听《快乐阳光》、《飞驰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
的雄鹰》 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
唱 复习《飞吧,飞吧》 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差
第
动 创编合适的节奏为
异有粗浅的认识。
二
《快乐阳光》伴奏,按课
2、能用较和谐、统一的声音唱
课
本中制定的节奏谱练习,
好多声部合唱歌曲;能熟练地
时
然后尝试为《飞吧,飞吧》
演唱《快乐阳光》。
伴奏
3、理解拍号“3/8”的含义;
拓展:了解排萧的发展史
以本单元所选歌曲(乐曲)为
及相关知识
材料,通过多种音乐活动体验、
感受2/4、3/4、4/4、3/8等节
听《云雀》、《天鹅》
拍的强弱规律。
唱 《翅膀》
第
动 1、用体态语言表现
三
《云雀》、《天鹅》音乐
课
形象;选择合适的音乐2、
时
在音乐声中朗诵小诗3、
认识拍号“3/8”
奏 竖笛演奏缅甸民歌
《海鸥》
第
唱 复习《翅膀》
四
动 通过综合性活动感
课
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时
第
听 钢琴四重奏《江南好》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本
一
唱《忆江南》 单元的歌曲,表达出对江南景
课
动 采集与分享:有关江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时
南的音乐作品 2、通过欣赏《江南好》和《欢
甜
第 听 复习钢琴四重奏《江
乐的夜晚》这两首作品,学生
甜
二 南好》
能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不同情
12~
江
课 唱 复习《忆江南》
绪与不同风格;对钢琴四重奏
13
南
时
和丝弦五重奏这两种演奏形式
第 听《欢乐的夜晚》
有初步的了解。
三 唱《包粽子》
3、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采集
课
与分享”、“露一手”等生动
时
活泼的音乐活动,体验与他人
第 唱《采菱》 合作的快乐,感悟音乐与生活
四 动 演一演《采菱》 的联系;对江南的名胜、民俗
课 有一定的了解,对江南文化有
时 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
听《山童》 1、学生能主动参与听、唱、动、
一
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奏等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
课
奏 竖笛《亲爱的回声》 大山里的生活情趣,表达对大
时
自然的热爱,懂得“关爱弱势
群体”是应该具备的美德。
听《缆车》
2、学生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
第
唱《亲爱的回声》
达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意境。
大
二
动 认识拍号“6/8”
3、认识拍号“6/8”,了解其
山
课
含义,能归纳出用这种拍子写
,
时
成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
14~
你
听《空山鸟语》
征。
15
好
第
三
唱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4、学生在听赏《火车向着韶山
课
奏 复习《亲爱的回声》
跑》等作品,能感觉到音乐家
在音乐作品中对自然音响的模
时
仿,能发现音乐作品以声、以
第 听《火车向着韶山跑》
情写景的一般表现手法。
四
动 我的创造:编舞《火
课
车向着韶山跑》
时
第
听 小提琴独奏《沉思》 1、学生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沉
一
唱《热爱地球妈妈》 思》这一首乐曲时,能感悟到
课
动 我的创造:音乐情境音乐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表现手
时
表演 段营造了哀怨、凄苦的情绪。
第 唱《地球的孩子》
2、学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和
二 动 露一手:美好的家园
情绪演唱《热爱地球妈妈》和
16~
地
课
《地球的孩子》。
17
球
时
3、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尝
妈
第
精彩回放:音乐与自然
试进行创编情境的表演,能尝
妈
三 复习
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热
课
爱地球妈妈”这一主题,体验
时
创作、表演的乐趣。
复习
第
四
课
时
考
试
4、学生能积极、大方地表演自
己喜欢的已学音乐作品。在“我
的创造”、“露一手”等活动
中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并
能积极参与对别人音乐学习情
况的评价。学生在回顾四年级
的音乐学习内容后,对“自然
与音乐”这一人文主题有更明
晰的理解。
18~
19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11:5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89030409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