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状况百出是好

更新时间:2025-05-05 14:41:10 阅读: 评论:0


2024年7月10日发(作者:朴颐然)

一年级状况百出是好

一年级新生开学已有一段时间,仍能听到不少家长十分苦恼——虽然有心理

准备,但等到小朋友真正上学,才发现问题多多。有不肯上学的,有怕生不敢和

同学交流的,有不知道“作业”是个啥子概念的……种种状况,让刚刚荣升小学

生家长的爸妈们各种抓狂。为此,作者特意整理了一些资深小学老师和一些孩子

已经过了这个阶段的“过来人”的意见和建议,请她们为大家支招,教教这些新

手小学生家长们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这一段特殊时期。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家长教育劝解为主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规矩”需要重新

建立。如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教师带领下做手工、涂涂画画、

唱歌游戏,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感觉比较自在。但进入小学,孩子每天“正襟

危坐”上课。而且,幼儿园阶段的游戏以互动交流为主,小学阶段的知识技能以

老师讲解为主。

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心急的家长往往责怪孩子,反而加重其思想负担,无形

中拖长了孩子的适应期。达德小学徐荷老师建议,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要求时,

讲规矩要多去劝解少教训:“尤其注意不能用老师吓唬孩子,打击孩子进校的积

极性。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学校生活的照料者,而不是对立者。”

徐老师建议,对于孩子上课难进入状态,家长可在课后让孩子静心端坐听录

音带等方式,培养其专心倾听的习惯,不妨让孩子学习复述收听的内容、表达自

己的观点,模拟上课情境,帮助孩子顺利适应。

生活技能家长也得教

刚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很多孩子生活自理都无法解决。很多家长往往在过

渡阶段过分强调学识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一来往往会照成孩子的

适应能力障碍。

“经常有一年级新生会突然会哭着来找师,老师检查才发现孩子小便在裤子

里了。这种事情几乎每个一年级都会发生。”徐老师表示,有些家长可能会笑着

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但是现实中,确实有部分家长忽略孩子的生活自

理问题。然而教育不到位,往往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徐老师建议,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规

矩”需要重新建立。如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教师带领下做手

工、涂涂画画、唱歌游戏,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感觉比较自在。但进入小学,

孩子每天“正襟危坐”要上满7节课。而且,幼儿园阶段的游戏以互动交流为主,

小学阶段的知识技能以老师讲解为主。

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心急的家长往往责怪孩子,反而加重其思想负担,无形

中拖长了孩子的适应期。沈芝瑾建议,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要求时,做规矩“宜

软不宜硬”:“尤其注意不能用老师吓唬孩子,打击孩子进校的积极性。老师是

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学校生活的照料者,而不是对立者。”

沈老师建议,对于孩子上课难进入状态,家长可在课后让孩子静心端坐听录

音带等方式,培养其专心倾听的习惯,不妨让孩子学习复述收听的内容、表达自

己的观点,模拟上课情境,帮助孩子顺利适应。

家长不要盯作业要养习惯

除了生活能力家长需要提早培养和灌输外,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也要提早介

入。

家长往往觉得,孩子上了一年级,和幼儿园就不一样了,学业开始有竞争,

所以对孩子的学习特别紧张。

然而现在的小学对孩子的学业安排其实并不多,有的时候学生回去也没有作

业做,家长反而担心。就会安排很多作业让孩子自己学习。等到学校开始布置作

业之后,家长的习惯就是“盯作业”。但是到底是陪着孩子写作业,帮助其解决

疑难问题好呢?还是让孩子自主写作为为好?

徐老师认为,家长与其“盯作业”,不如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开学第一

个月,实施幼小衔接的“入学准备期”课程,语数外等各学科学习任务均降低难

度、放缓速度,便于孩子“入门”。因此,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少数新知识,多数

老师通过随堂作业等方式帮助孩子巩固,因此不再布置回家的书面作业,家长也

没必要额外训练增加孩子负担。

“其实,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比课后多做几道题目更重要。”

徐老师以整理书包为例:很多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学校后东找西翻影响上课。

更好的做法是家长提醒孩子第二天所需物品,由孩子自己整理,既方便查找,又

提高了孩子的管理能力。

徐老师还建议,家长不宜陪孩子写作业。“独立完成作业和预习任务,是对

孩子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要求。而且,只有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老师才能从其对错

情况中如实判断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反过来调整教学,强化一些容易出错的薄弱

环节。如果家长都帮孩子订正好了,反而会干扰正常教学。”


本文发布于:2024-07-10 13:1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5883534132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孩子   家长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