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
陈琳,2001,小学开设英语课会加重学生负担吗?《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月8日)。
程慕胜,2001,小学英语不宜用国际音标,《光明日报》教育周刊(4月5日)。
程晓堂,2002,《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韩宝成,2002,《英语测试词典》导读,In A. Davies et al,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郝小梅,2001,从教与学的互动看语言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2),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
何安平,2001,《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胡春洞,2001,小学英语教学要科学,《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月22日)。
黄远振,2003,《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静纯,2000,《语言教师行动研究》导读,见Wallace 1998年原著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艳,2006,开展合作学习,注重能力培养,《21st Century—教育周刊》(9月18日)教研
专版第I版。
刘道义,2001,小学开外语步子要稳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月15日)。
刘润清,1999年,《论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2004,《英语教育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韩宝成,2000,《语言测试和他的方法》(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鲁迅,1973,祝福,见复旦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少茜,2001,语言哲学和语言魅力,《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第4期,第1-3页。
罗少茜,2002,《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邱锋,2001,任务型教学法(TBLT)初探,《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第4期,第13-15页。
邵子华,2005,《现代语文教育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束定芳,2004,《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孙平华,2001,更新英语教学观念,搞好基础英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第2期,
第13-17页。
孙平华,2002a,国外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综述,《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5),第5-9页,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平华,2002b,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in China,《中国英语教
学》第25卷第3期,21-23页。
孙平华,2003,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Its Dilemma in the Chinese Context,《基础英
语教育研究》第2期,第1-5页。
孙平华,2004a,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的原则、问题和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第8期,第
21-24页。
孙平华,2004b,英语新教材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8),第1-10页,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平华,2004c,制定英语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原则,《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第12期,第1-5页。
孙平华,2005a,我国高考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
研究》第5期,第27-40页。
孙平华,2005b,教师就学生语言错误应持的对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16卷第1
期,第85-92页。
孙平华,2006a,开展教师行动研究,实现持续性专业发展,《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第1
期,第13-19页。
孙平华,2006b,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课程·教材·教法》第26卷第4期,
第49-55页。
孙平华,2006c,论英语语言教学艺术(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9期,第1-9页。
孙平华,2006d,英语语言教学艺术论(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10期,第1-4页。
王才仁,1998,简论英语课堂,《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发布于:2024-07-12 23:3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7982874139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