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面各题,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B
.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C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2
.军军参加团体操表演,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
7
),如果这时的方队是一个正方形,
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至少有(
)人。
A
.
9 B
.
21 C
.
49 D
.
100
1
1
3
.小刚小时走了
2
千米,他每走
1
千米,需多少小时?正确的算式是( )
6
1
1
A
.
÷
2
6
1
1
B
.
×
2
6
1
1
C
.
2
÷
6
4
.一个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都是这个三角形的对称轴。这个三角形是
(
)。
A
.等腰三角形
5
.用
5
千克棉花的
A
.
5
千克棉花的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和
1
千克铁的
重
B
.
1
千克铁的
C
.等边三角形
D
.没有答案
相比较,结果是(
).
重
C
.一样重
D
.无法比较
6
.用
6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图形如图。从右面看这个物
体,看到的是(
)。
A
.
B
.
C
.
D
.
7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B
.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不可能相等。
C
.圆锥的底是圆柱底的
3
倍,两者等高,它们的体积相等。
D
.圆锥和圆柱的底相等,圆锥高是圆柱高的
3
倍,它们的体积相等。
8
.把一个转盘平均分成
9
份,上面分别写有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任意转动转盘,
指针落在某个区域的可能性,正确的表述是(
)。
A
.奇数的可能性最大
C
.质数的可能性最大
B
.合数的可能性最大
D
.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相等
9
.一件毛衣降价
20%
后,再提价
20%
,现价与原价比(
)。
A
.没变
B
.贵了
C
.便宜了
10
.如图所示,在图
1
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4
个。在图
2
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7
……
,个。在图
3
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10
个,则在图
6
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
A
.
10
个
B
.
15
个
C
.
19
个
D
.
22
个
二、填空题
11
.三峡水电站平均发电八百四十七亿六千万千瓦时,横线上的数写作(
______
),改写成
“
亿
”
作单位的数是(
______
)。
6
2
12
.=(
)
∶10
=(
)
%
=
5
。
=
10÷
(
)
13
.学校体育队有男生
25
人,女生
15
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________
)
%
,男生人
数占总人数的(
________
)
%
。
14
.一个圆的半径由
2
厘米增加到
5
厘米,这个圆面积增加了(
________
)平方厘米。
15
.若
a∶b
=
2∶3
,
b∶c
=
1∶2
,且
a
+
b
+
c
=
66
,则
a
=(
________
)。
16
.在一幅比例尺是
1∶5000000
的福建地图上,量得厦门到福州的距离是
5.4cm
,厦门到
福州的实际距离是(
________
)千米。
17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
6
厘米,那么圆锥
体的高是(
________
)厘米。
18
.
5
个数写成一排,前
3
个数的平均值是
15
,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
10
,这五个数的平
均的值是
________
.
19
.小红去商店购物,如果将身边的钱全部买笔记本可买
12
本,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买
3
支。
现在小红先买
8
本笔记本,还可以买钢笔
_________
支。
20
.用一些同样长的小棒围成正方形(如图),像这样围成
4
个正方形(排成一排),需要
(
________
)根小棒,围成
n
个正方形需要(
________
)根小棒。
三、解答题
21
.直接写得数。
7
8
42585
960.6
2.40.5
56
53
1182
4812.5%
47255
910
15
72
11
20%20%
13
1113
88
22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6
-
199 360÷15
-
2.5×1.4
3
3
42
-+-
5
775
3385
3
3
6÷
-
÷6 ×
〔
÷
(-)〕
7.2÷1.25
+
0.8
2
8
5596
4
23
.解方程(或比例)
34
10
8
25
x-x=
:
x
=
:
93645
9
24
.五年(
1
),有
36
名同学,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老师,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成为
老师人数的
;
(
1
)想成为老师的有多少人?
(
2
)想成为科学家的有多少人?
25
.洗衣机厂去年生产洗衣机
5400
台,比计划多生产
600
台,实际比计划增产了百分之几?
26
.某校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参加的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90%
,如果女生再有
9
1
人参加,则男生人数比女生少,参加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6
27
.同学们都非常熟悉
“
龟兔赛跑
”
的故事,图中的线段
OD
和折线
OABC
表示
“
龟兔赛跑
”
时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5
分)
(
1
)填空:线段
OD
表示赛跑过程中(
)(填
“
兔子
”
或
“
乌龟
”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赛跑的全程是
100
米。(
1
分)
(
2
)根据图像,求出乌龟每分钟可以爬多少米?(
2
分)
(
3
)兔子醒来,以
12
米
/
分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
2
分钟,请你算算兔
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2
分)
28
.一个圆柱形玻璃鱼缸(无盖),它的底面直径是
6dm
,高是
7dm
。(
1
)做这个鱼缸至少
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2
)如果将一块珊瑚石放入鱼缸完全浸没,水面会上升
5cm
,
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9
.啦啦操队要组成
250
人的方队参加区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学校准备为每位参演的同学配
2
个花球。淘宝上两家网店的花球都标价
2.5
元
/
个,但优惠不同:
甲商店:一律按八折出售
乙商店:每买满
100
元返现
20
元
请问:在哪家商店买优惠更多些?
30
.有盐水若干升,加入一定量水后,盐水浓度降到
3%
,又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
又降到
2%
,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此时盐水浓度是多少?未加水时盐水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A
解析:
A
【分析】
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对应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关系。据此选择。
【详解】
A
.路程
÷
时间=速度(一定),比值一定,所以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
例关系。
B
.底
×
高=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C
.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不成比例。
故选择:
A
【点睛】
此题考查了正比例的辨别,主要看两个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
2
.
C
解析:
C
【分析】
方队是正方形,说明行数与列数相等,军军位置(
3
,
7
),说明方队至少有
7
列
7
行,据此
根据行数
×
列数,求出总人数至少人数即可。
【详解】
7×7
=
49
(人)
故答案为:
C
【点睛】
关键是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方阵的形状。
3
.
A
解析:
A
【详解】
A
为走
1
千米需要的时间;
C
为走一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B
没有意义,故选
A.
故答案为
A
4
.
C
解析:
C
【分析】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根据题意知,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都是对称轴,所以垂足
就是每条边上的中点,对称后的角也两两相等,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
由分析可知,这个三角形的垂足就是每条边上的中点,对称后的角也是两两相等,所以这个
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即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
C
。
【点睛】
本题主腰考查了根据对称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5
.
C
解析:
C
【详解】
解:
5× =
(千克)
1× =
(千克)则用
5
千克棉花的
和
1
千克铁的
相
比较,结果是一样重
.
故答案为
C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本题中就是求
5
的是多少,
1
的是多少,分别
列乘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求出结果,再比较结果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
6
.
D
解析:
D
【分析】
由可知:有
2
层上层
1
列,下层
3
列;由可知底层有
4
个正方体,成两行
排列,上行
1
个正方体,下行
3
个正方体;结合正方体的个数可知这个几何体如下:
从右面观察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分析可知:从右面看这个物体,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
D
【点睛】
。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三视图确认几何体及物体三视图的认识。
7
.
B
解析:
B
【分析】
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
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据此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
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此说法正确。
B
.
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不可能相等。此说法错误。
C
.
圆锥的底是圆柱底的
3
倍,两者等高,它们的体积相等。此说法正确。
D
.
圆锥和圆柱的底相等,圆锥高是圆柱高的
3
倍,它们的体积相等。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
B
【点睛】
掌握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
.
A
解析:
A
【分析】
奇数:不是
2
的倍数。
偶数:是
2
的倍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据此解答。
【详解】
①
奇数有:
1
、
3
、
5
、
7
、
9
,计
5
个数字;转盘上共有
9
个数字,指针落在奇数的区域的可
5
能性为:
5÷9
=;
9
②
合数有:
4
、
6
、
8
、
9
,计
4
个数字,指针落在合数的区域的可能性为
4÷9
=
③
质数有:
2
、
3
、
5
、
7
,计
4
个数字,指针落在质数的区域的可能性为
4÷9
=
④
偶数有:
2
、
4
、
6
、
8
,计
4
个数字,指针落在偶数的区域的可能性为
4÷9
=
4
;
9
4
;
9
4
。
9
4
5
>,即指针落在奇数的区域的可能性最大,选项
A
说法正确。
99
故答案为:
A
。
【点睛】
本题首先要理解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其次还要明确指针落在某个区域的可能性就是
用属于这个区域的数字的个数除以数字的总个数;最后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9
.
C
解析:
C
【分析】
将这种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
“1”
,先降价
20%
后的价格为原价的
1
-
20%
;再提价
20%
后,则
此时的价格是降价前的
1
+
20%
,即是原价的(
1
-
20%
)
×
(
1
+
20%
)。
【详解】
将这种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
“1”
,
(
1
-
20%
)
×
(
1
+
20%
)
=
80%×120%
=
96%
即现价是原价的
96%
,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故选:
C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降价与提价分率的单位
“1”
是不同的,第二次提价是在第一次降价的基
础上提的。
10
.
C
解析:
C
【分析】
图一:
1×3
+
1
=
4
个
图二:
2×3
+
1
=
7
个
图三:
3×3
+
1
=
10
个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图
n
:
n×3
+
1
=
3n
+
1
求图
6
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几个,即把
n
=
6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图
n
中有:
n×3
+
1
=
3n
+
1
个三角形
当
n
=
6
时
3n
+
1
=
3×6
+
1
=
19
(个)
故答案为:
C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要哪些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直接用规律求解。
二、填空题
11
.
847.6
亿
【分析】
亿以上的数的写法: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改写成
“
亿
”
作单位
的数:先找到亿位,在亿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加上亿字,小数末尾的
0
去掉。
【详解】
八百四十七亿六千万写作:
84760000000
;
84760000000
=
847.6
亿
【点睛】
本题考查大数的写法和改写单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数的写法和改写单位的方法。
12
.
4
;
40
;
15
;
25
【分析】
先把分数转化为比,再把分数抓化成小数,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第三个空,再把分数
化成除法,再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解答第四空即可。
【详解】
2
2∶=∶5410
5
2
25=0.4=40%
5
2236
55315
2
25=1025
5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比、小数、除法和百分数的互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互化的方法。
13
.
62.5
【分析】
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用男女生人数之差除以男生人数即可;求男生人数占总
人数的百分之几,用男生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
(
25
-
15
)
÷25
=
10÷25
=
40%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40%
。
25÷
(
25
+
15
)
=
25÷40
=
62.5%
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62.5%
。
【点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用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即可;求一个数占另一个
数的百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14
.
94
【分析】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先分别求出半径是
5
厘米和
2
厘米的圆的面积,再利用减法求出面积增
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详解】
3.14×5
2
-
3.14×2
2
=
78.5
-
12.56
=
65.94
(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圆的面积增加了
65.94
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5
.
12
【分析】
先统一比,以
b
为标准,在
a
和
b
的比中,
b
是
3
份,在
b
和
c
的比中,
b
是
1
份,将比统一成
3
,
c
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根据
a
、
b
、
c
的和是
66
,先求
出一份数,用一份数
×2
就是
a
。
【详解
解析:
12
【分析】
先统一比,以
b
为标准,在
a
和
b
的比中,
b
是
3
份,在
b
和
c
的比中,
b
是
1
份,将比统
一成
3
,
c
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根据
a
、
b
、
c
的和是
66
,先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
×2
就是
a
。
【详解】
a∶b
=
2∶3
,
b∶c
=
1∶2
,所以
a∶b∶c
=
2∶3∶6
66÷
(
2
+
3
+
6
)
=
66÷11
=
6
6×2
=
12
故答案为:
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关键是利用两个比共有的
b
,将比进行统一。
16
.
270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
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5.4×5000000
=
27000000
(厘米)=
270
(千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解析:
270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
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5.4×5000000
=
27000000
(厘米)=
270
(千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
17
.
18
【分析】
根据题意知:圆柱的底面积
×6
=圆锥的底面积
×
高
÷3
,即高
÷3
=
6
,据此解答。
【详解】
解:假定底面积为平方厘米,设圆锥的高为厘米,则:
6
=
÷3
6
=
÷3
=
3×6
=
18
【点睛
解析:
18
【分析】
根据题意知:圆柱的底面积
×6
=圆锥的底面积
×
高
÷3
,即高
÷3
=
6
,据此解答。
【详解】
解:假定底面积为
x
平方厘米,设圆锥的高为
y
厘米,则:
6
x
=
x
y
÷3
6
=
y
÷3
y
=
3×6
y
=
18
【点睛】
本题考查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18
.
13
【详解】
略
解析:
13
【详解】
略
19
.
1
【解析】
【详解】
(
1
-
×8
)
÷
=
÷
=
1
(支)
解析:
1
【解析】
【详解】
(
1
-
111
1
×8
)
÷
=
÷
=
1
(支)
12
333
20
.
3n
+
1
【分析】
通过观察可知:一个正方形需要
3
+
1
根小棒;
2
个正方形需要
2×3
+
1
=
7
根小
棒;
3
个正方形需要
3×3
+
1
=
10
根小棒;
……
;
n
个正方形需要
n×3
+
1
根小棒;
据此解答。
【详
解析:
3n
+
1
【分析】
通过观察可知:一个正方形需要
3
+
1
根小棒;
2
个正方形需要
2×3
+
1
=
7
根小棒;
3
个正
方形需要
3×3
+
1
=
10
根小棒;
……
;
n
个正方形需要
n×3
+
1
根小棒;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得:
4
个正方形需要
4×3
+
1
=
13
根小棒;
n
个正方形需要
3n
+
1
根小棒
.
故答案为:
13
;
3n
+
1
【点睛】
根据已知图形,推理得出这组图形的一般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
.
510
;
95.4
;
1.2
;
64
;
;;;
6
;
;
【分析】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把分数
化为同分母分数再加减;带有百分数的运算可以把百分数化为小数或分数计算
解析:
510
;
95.4
;
1.2
;
64
;
3
1
4
;;;
6
;
28
6
5
4
1
;
11
25
【分析】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把分数化为同分母
分数再加减;带有百分数的运算可以把百分数化为小数或分数计算比较简便;带有括号的计
算,能用简便算法的先结合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形再计算,不能用简便算法的,先算括号
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
42585
510
960.6
95.4
2.40.5
1.2
56
7
8
56×
=64
7
8
531
1174382854
=
4812.5%480.1256
9106
472828282552525
15
72
157215274
13
1113
111
1111
20%20%20%820%
88825
【点睛】
此题是对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计算的综合考查,熟练运用相关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方法
是解题关键。
22
.
57
;
20.5
;
0
9.9
;
4
;
6.4
【详解】
略
解析:
57
;
20.5
;
0
9.9
;
4
;
6.4
【详解】
略
23
.
x=
;
x=
【详解】
略
解析:
x=
15
25
;
x=
24
4
【详解】
略
24
.(
1
)
12
人
(
2
)
9
人
【详解】
(
1
)
36×=12(
人
)
答:想成为老师的有
12
人
.
(
2
)
12×=9(
人
)
答:想成为科学家的有
9
人
.
解析:(
1
)
12
人
(
2
)
9
人
【详解】
(
1
)
36×=12(
人
)
答:想成为老师的有
12
人
.
(
2
)
12×=9(
人
)
答:想成为科学家的有
9
人
.
25
.
5%
【解析】
【详解】
要求实际比计划增产了百分之几,也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的占计划的了百分之
几;用
5400
﹣
600
求出洗衣机厂计划生产洗衣机的台数,再用实际比计划多的台
数除以计划生产洗衣机的台数就
解析:
5%
【解析】
【详解】
要求实际比计划增产了百分之几,也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的占计划的了百分之几;用
5400
﹣
600
求出洗衣机厂计划生产洗衣机的台数,再用实际比计划多的台数除以计划生产洗衣机
的台数就是要求的答案.
解:
600÷
(
5400
﹣
600
)
=600÷4800
=12.5%
答:实际比计划增产了
12.5%
26
.
27
人
【详解】
1÷
(
1−
)
=1÷=
9÷
(
-90%
)
=30
(人)
30×90%=27
(人)
答:参加竞赛的女生有
27
人
解析:
27
人
【详解】
1
5
6
1÷
(
1−
)
=1÷=
6
5
6
6
9÷
(
-90%
)
=30
(人)
5
30×90%=27
(人)
答:参加竞赛的女生有
27
人
27
.(
1
)乌龟
(
2
)
5
米
(
3
)
13
分钟
【详解】
(
1
)乌龟
(
2
)
100÷20
=
5
(米)
(
3
)(
100
-
40
)
÷12
=
5
(分钟)
20
+
2
-
5
-
4
=
13
(分钟)
评分标准:第一小题
1
分,第二小题
解析:(
1
)乌龟
(
2
)
5
米
(
3
)
13
分钟
【详解】
(
1
)乌龟
(
2
)
100÷20
=
5
(米)
(
3
)(
100
-
40
)
÷12
=
5
(分钟)
20
+
2
-
5
-
4
=
13
(分钟)
评分标准:第一小题
1
分,第二小题
2
分,第三小题
2
分。
本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图信息的正确提取。第(
1
)题因为兔子中间睡觉了,乌龟一直
在跑所以
OD
表示乌龟。第(
2
)题路程
100
米,时间
20
分钟,速度可知
100÷20
=
5
。第(
3
)
题已知条件兔子比乌龟晚到了
2
分钟,即兔子花了
22
分钟,从图中可知
BC
段兔子时间为
60÷12
=
5
分钟,所以
B
点处是
22
-
5
=
17
分钟,兔子睡觉:
17
-
4
=
13
分钟。
28
.(
1
)
160.14
平方分米;(
2
)
14.13
立方分米
【解析】
【详解】
(
1
)玻璃的面积:
3.14×
(
6÷2
)
²
+
3.14×6×7
=
160.14
(
dm²
)
答:至少需要
160.14
平方分米的玻璃。
解析:(
1
)
160.14
平方分米;(
2
)
14.13
立方分米
【解析】
【详解】
(
1
)玻璃的面积:
3.14×
(
6÷2
)
²
+
3.14×6×7
=
160.14
(
dm²
)
答:至少需要
160.14
平方分米的玻璃。
(
2
)珊瑚石的体积:
5cm
=
0.5dm 3.14×
(
6÷2
)
²×0.5
=
14.13
(
dm³
)
答: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
14.13
立方分米。
29
.甲商店
【分析】
一共需要购买
250×2
=
500
个花球,八折即原价的
80%
,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个
商店需要花的钱数,对比价格更低的那家优惠更多。
【详解】
250×2
=
500
(个)
甲商店:
500×2
解析:甲商店
【分析】
一共需要购买
250×2
=
500
个花球,八折即原价的
80%
,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个商店需要花
的钱数,对比价格更低的那家优惠更多。
【详解】
250×2
=
500
(个)
甲商店:
500×2.5×80%
=
1000
(元)
乙商店:
500×2.5
=
1250
(元)
1250÷100
=
12.5
12×20
=
240
(元)
1250
-
240
=
1010
(元)
1000
<
1010
,甲商店更优惠。
答:在甲商店购买优惠更多些。
【点睛】
注意乙商店每买满
100
元返现
20
元,不满部分不返现。
30
.
5%
;
6%
【详解】
3%÷2%
=
150%
150%
-
1
=
50%(
加水
50%)
3%÷(150%
+
50%)
=
1.5%
3%÷(100%
-
50%)
=
6%
解析:
5%
;
6%
【详解】
3%÷2%
=
150%
150%
-
1
=
50%(
加水
50%)
3%÷(150%
+
50%)
=
1.5%
3%÷(100%
-
50%)
=
6%
本文发布于:2024-08-27 10:4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4726487415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