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57 阅读: 评论:0


2024年8月28日发(作者:旅昶)

2009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年全国教师接着教育考试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正确率90%++,如有别接受见或正确答案请提交答案

1、改变原有的单纯同意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

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的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正确

2、高考别改,新课程就无法举行。对

3、新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制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传统考试是为了选拔适合

教育的儿童。错

4、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错

5、智能理论以为,由于学生别同的职能特点,因此学习方式也应多样化。

正确

6、在条件相对降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殊是素材性资源严峻别

脚。错误,应是条件性资源严峻别脚。

7、新课程以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错

8、新课程以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日子。正确

9、知识是条件性课程资源。错是素材性课程资源

10、新课程要求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对

11、人是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两种性质的课程资源。对

12、新课程以为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对话。对

13、研究型学习将成为将来的要紧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制造力的进展。

14、国家课程标准的是实施素养教育和社会进展的需要。对

15、课程不过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考虑课程咨询题,

教师的任务不过教学。错

16、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错某一学段共

同的、基本要求

17、探索学习(发觉学习)是相关于同意学习而言的。对

18、本次课改重点之一,算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

第 1 页/共 11

究与合作的学习

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进展。对

19、教案能够是物化的书面打算,有时也能够是头脑里的思路。对

20、从推进素养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要紧目的。对

21、教学设计算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错

2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错

23、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分科和挑选。错是均衡性,综

合性和挑选性

24、师生伦理关系并别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错

25、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正确

26、教学办法的优化算是指教师教的办法的优化。错

27、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对

28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别主

张同意式学习。错

29质疑算是让学生学会提出咨询题。错

30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

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31新课程观下,课程算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打算、教学大纲、教科书等

文件。错

32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正确

33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算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

化。对

34学生的要紧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对于学习的

评价。错

35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错

36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基本上定性评价的办法。对

37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别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辟整合

第 2 页/共 11

能力、信息的搜38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习惯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39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妨碍有时是直截了当的有时是

间接的。对

40学生厌学的要紧缘故是如今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错

41浮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

全然缘故,在于刘、马等人的个运气质、素养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育方式办

法等关系别大。错

42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伙儿为全然目标。错

43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对

44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此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

服从于教师。错

45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个儿的思想或教案。错

46课本知识算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错

47 “苹果广告”讲明思维应突破常规,要多角度多层次考虑才干有所创新。

48 课程不过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考虑课程咨询题,

教师的任务不过教学。错

49举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进展的要求和人

的身心进展需求。正确

50教学算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错

51学生无权评价教师。错

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算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习惯时代的

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进展。: 正确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将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正确

普通以为,强调三维目标就意味着否定“双基”。错误

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指培养目标

教师经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办法属于说授法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讲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

第 3 页/共 11

下列哪种事情下造成的学生损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

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举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

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①③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感觉、参加、养成

课程变革能够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课程制度的变迁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进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④学生是教

育活动的主体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斯腾豪斯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

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习惯实验教学的极好办法是( 交叉备课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8 )次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立脚过程,促进进展

本次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几项6

新课程的评价目的是进展

新课程以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材

新课程以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材

课程治理体制上的三种基本模式是( ) 国家本位、地点本位、学校本位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 与新课程相习惯的、体现素养教

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是推进素养教育的历史的( )挑选 A : 必定

教育的全然功能是( ) C : 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进展

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正确的A : 学生观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明白应该是( )

第 4 页/共 11

D : 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是我们实施素养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要紧目标。 B 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 时代的要求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 : 针对性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 : 确立教育目的

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时刻的活动B : 2/3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 课程改革

教师是学习的( D : 以上基本上

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 师生交往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C :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学科教学要以()为本C : 人的全面进展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 教师

课程别是教学的A : 权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 : 国家课程标准

初中课程结构是以( )为主。C :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的过程。B :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治理的政策是C : 实行国家、地点、学校三级课程治

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要紧是系统地同意前人积存下来的知识经验,这是学

生学习特点的()A : 学习的组织性

关注学生的情绪日子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去实施教。C、心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基本上主体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校本课程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上课

推断题:

1智能理论以为,由于学生别同的职能特点,因此学习方式也应多样化。√

第 5 页/共 11

2质疑算是让学生学会提出咨询题。×

3知识是条件性课程资源。×

4在条件相对降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殊是素材性资源严峻别脚

×

5在课程目标上有三种别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社会本位、学校本位和个

人本位。×

6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合作。

7应试教育对教育功能的扭曲突出表现为把教育培养人的功能异化成了

“淘汰人”的功能。√

8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伙儿为全然目标。×

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此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

教师。×

10研究型学习将成为将来的要紧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制造力的进展。

11学习算是读书。×

12学生厌学的要紧缘故是如今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

1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将来老师最大的挑战。×

14学生犯错误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15学生的要紧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对于学习的

评价。×

16学生的厌学要紧缘故是如今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

18新课程要求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

19新课程以为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对话。×

20新课程以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日子。×

21新课程以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2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分析和挑选。×

23新课程将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习惯终身学习和终身

进展知识、基本技能和办法。√

第 6 页/共 11

24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

25新课程观下,课程算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打算、教学大纲、教科书等

文件。×

26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27新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制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传统考试是为了选拔适合

教育的儿童。√

28新课程的评价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进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

功能。√

29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别主

张同意性学习。×

30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都是是一致的,它们不过名称上的改变。×

31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别再被重视,老师的课程开辟整合

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习惯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

32探索学习(发觉学习)是相关于同意学习而言的。√

33所谓开辟地点课程和校本课程算是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34习惯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进展√

35师生伦理关系并别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6人是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两种性质的课程资源√

37评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

39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算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

化。√

40课程不过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考虑课程咨询题,

教师的任务不过教学。×

4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4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43课本知识算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

44举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进展的要求和人

的身心进展需求。√

45教学设计算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 7 页/共 11

46教学算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

47教学办法的优化算是指教师教的办法的优化。×

48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

49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个儿的思想或教案。×

5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妨碍有时是直截了当的有时是

间接的√

51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算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

化。√

52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53教案能够是物化是书面打算,有时也能够是头脑里的思路√

5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动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

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55国家课程标准是实施素养教育和社会进展的需要。√

56高考别改,新课程就无法举行。√

57改变原有的单纯同意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

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58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

59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基本上定性评价的办法。×

60错误也是课程资源。√

61从推进素养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要紧目的。√

62别举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会真正尝试到法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

出色的教师。√

63本次课改重点之一,算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

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

挑选题:

100 基础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的全然特性是(基础性)

99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要紧是系统地同意前人积存下来的知识经验,这

第 8 页/共 11

是学生学习特点是(间接性)

98我国传统课程治理采纳的三大模块是(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

97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治理的政策(国家,地点,学校三级治理)

96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95初中课程结构是(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9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进展)

92 课程别是教学的(权威)

91 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师)

90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进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普通性进

展目标)

89 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进展)为本

8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87 教学关系是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一统一实质是(师生交往)

8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4 新课程主张课堂上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活动时刻

83 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

82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81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针对性)

80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79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实施素养教学的核心点,也是我们这次新

课程改革的要紧目标

78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明白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

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

77 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76 教育的全然功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进展)

75 课程改革推进素养教育的历史的(必定)

74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习惯的、体现素养教育

精神的教学观念)

第 9 页/共 11

73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72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

的(发挥)

71 课程治理体制上的三种基本模式是(国家,地点,校本)

70 新课程以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材)

69 新课程以为最重要的的课程资源(教材)

68 课程的评价目的是(进展)

67 本次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是(6)项

66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脚过程,促进进展)的课程评价

65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

64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习惯实验教学的极好的办法(交叉备课)

63多元智力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加德纳)

62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斯腾豪斯)

61 现代学生的基本观点(①学生是进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④学生是教

育活动的主体)

60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技能,过程办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

59 课程变革能够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

三个层面上展开

58指出哪一组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感觉、参加、养成)

56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进展为本,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54 教材编定,教学,评估和考试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

53我国教育目的理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讲)

51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指(培养目标)

50 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性”、“挑选性”、“均衡性”)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别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

程治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点课程和校本课程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进展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

第 10 页/共 11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9、个不教师别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刻、

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要紧侵害的是学

生的(受教育权)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①以学生进展为本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培养为重点)

1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感觉、参加、养成)

13、课程变革能够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第 11 页/共 11


本文发布于:2024-08-28 15:2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48297024156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课程   教师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