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美术大师画我也画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15课的内容《大师画我也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在16课对《画家凡高》作品的欣赏基础之上进行造
型实践的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学习画家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方法,感
悟艺术多元化,激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2.教学内容与目标
①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画家凡高、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方法,感悟艺术多元化的特点。
模仿用大师的画法创造一幅作品。
②隐形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感悟画家凡高和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形象特征及作者的感受,怎样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
二、设计理念
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
潜能为理念,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凡高的表现手法和毕加索的.立体派造型特点。我主要
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演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欣赏”、“分析”、“评论”当中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
三、学法指导
通过欣赏、分析、评论到动手实践都是在学生不断探索中进行的。通过小组探究学习,
使学生了解了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立体主义创新的精神,在
认识了大画家凡高和毕加索的绘画特点基础上,鼓励学生灵活的运用不同的绘画风格,尽量
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结构
本节课是由谈话导入、探究新知、动手实践、作业展评和课后延伸五部分组成。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凡高的作品:说说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然后板书课题《大
师画我也画》
(二)探究新知
1. 小组讨论:画面为什么会有动感?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是靠一些笔触,这些笔触既有
变化又有秩序,它是根据物象的运动方向和特点画的,每一部分的色彩都很丰富……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感受?
2. 教师演示不同笔触表现的花。让学生直观了解笔触的运用。
3.指明板演被风吹动的树或者涌动的云,并用肢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分析30页其他学生的作业,小组讨论:你认为哪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本文发布于:2024-08-30 21:0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023164416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