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
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以及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
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
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合水平。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智能训练:协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理解,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
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协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理解,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
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
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实行相关技巧的训练;4)人际关系指导:
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准确理解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
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
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
进取心、耐挫水平等;6)性心理教育: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协助学生建
立准确的性别观点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展开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
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适合问题: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
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
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5)性
行为问题:主要指因为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
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实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水平的训练和培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怎么教?以上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以及
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可从中借鉴。
本文发布于:2024-09-04 17:1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4412404182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