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背景与意义:
面对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的人才,使学生个性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
体现,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要逐步实现学
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提出“自主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
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确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发
展,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在各类
学科教学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吻合课标精神,可操作性强
的途径,特进行申报本课题的研究。
我校语文组在“小学生自主、有效学语文的研究”和数学组“优
化数学学习过程,促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省级和镇江市级课题先后结
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教科研
骨干教师队伍,是开展本课题实验的有利条件。
二、理论假设与实验原则
(一),理论认识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自主、有效学习的内涵主要包括:①独立性:表明一个学生都具
有自己独特的内在世界的、独立活动及其经验的个体。②主动性:在
组织活动中表现出一种自学积极的主动特征。③创造性:表明学生在
学习这一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
中具有探求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
和意向,具有无限发展的创造潜力。可见自主、有效学习是全面和谐
的科学发展。
(2)学习过程取向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幼儿期已积累了初步的知识,已具备进一步
学习的潜能的对象身上,由学习新知识或继续增益其新知识,培养技
能,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有可纳性、自信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3)学习的本质具有情感性。
学生主体的本质——情感,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学习过程
中发展的人。在需求情感的驱驶下,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经老
师启发、点拨,独立、主动、创造性地掌握知识、技能和经验,提高
学习效益,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二)实施原则
1、探索性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是紧密相联的。由于广
泛的好奇心和强列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求是无止境的。
通过课题研究,在积累和探索中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再创造。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引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灵活性原则。
创造性教学的灵活原则,要求教师运用“变式”教学,对同一问
题从不同的角度、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全面而灵活地对问题作综
合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品质。
4、独创性原则。
教学工作的最本质特点在于独创,而教学过程的独创性却集中在
教师保护
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上。
5、教学民主原则。
教学民主是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
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
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三、课题界定与研究目标
(一)课题界定
“自主有效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
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
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方法、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
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
问题得以解决的行为方式。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
导。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激发
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
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对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对小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
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
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根据学习情境
和自身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
指导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三)具体内容
1、自主学习的心理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自主学习心理内涵:①成功时的愉悦感,失败而不沮丧;②对已
知批判继承,对未知热情探究;③老师是师长,也是朋友,同学是兄
弟也是合作者。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①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②设置富
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③营造有实效性的应用情境。
2、自能而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
自能而有效的学习方法: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正确
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如何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并能采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③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的研究;
④注重知识的感悟、积累和应用、基本技能训练的研究。
3、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
小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语文的指导策略研究(负责人:周登峰)
小学生自主、有效学习数学的指导策略研究(负责人:邵雪琴)
小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英语的指导策略研究(负责人:王瑛
四、实验方法
1、文献法(学习借鉴、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关注过程、注重发展)。
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
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每一次研究都扣紧有计划、实
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
3、经验总结法(经验积累、理性分析)。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
料,筛选、提升、应用、推广。
4、调查统计法(个案分析、数据整理)
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五、实验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时限( 1月—— 12月)共三年,六个学期。
一、准备段: 1月—— 3月
调查研究、制订方案,筹建课题组,申报立项。
负责人:陈国钰、杨军、邵雪琴等
二、实施段: 3月—— 9月
⑴、确立三个子课题,分学科制订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⑵、每学期举行一次阶段性汇报。进行阶段小结、学科展示课、
研讨课,专
家讲座指导等行动研究。
⑶、每月一次子课题教科研沙龙,互动促进。
⑷、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报告、经验或论文,资料员汇编“埤城
中心小学教科研通讯”进行交流。
⑸、构建“自主、有效学习”的教学常模和按课标精神探索课堂
教学有效性
的评价体系。
阶段负责人:陈国钰、杨军、邵雪琴等
三、总结段: 9月—— 12月
⑴、按本课题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对比分析。
⑵、子课题组进行小结,课题组拟撰写结题报告,工作报告。
⑶、形成经验集、教案集、教学常模、评价标准等研究成果。
⑷、申报结题,专家论证。
负责人;王才生
六、实验的保障措施:
1、抓实验老师的培训。
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老师,没有高质量的老师参与实践,就没有
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我们努力做好求真、校本、和谐、服务四个方面
的工作:(1)求真,业务上抓学习、把理论用于实践,指导上采用师
徒结对、捆绑考核,方法上先模仿——再巩固——后创造。
(2)校本:培训上要放手、要大胆,对青年教师大胆使用,相信
他们肯学肯钻,有一定的教学素养,有好教师带,在课题研究中培养
人才。
(3)和谐:情感上多关心,多投入,领导以身力深入课题实践,
增强学校群体凝聚力,营造和谐氛围。
(4)服务:管理上勤检查,严管理。在求细、求的服务功能实上
下功夫。
七、实验组织
元月
本文发布于:2024-09-07 01:1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6428234190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