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疫情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实施“携手助力战疫情”主题融

更新时间:2025-05-05 13:57:09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7日发(作者:泷蝶梦)

XUE SHU ZHENG MING

如何将疫情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

——实施“携手助力战疫情”主题融合课程

李姝慧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小学,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2020年的春节,原本是张灯结彩,走街串巷的场景。2020年曾经是全国人民期盼的一年,2020年我们期盼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民实现共同富裕;2020年我们期盼着东京奥运会的开展,看到我国的奥运健儿再次夺金。但是一场突如其来名叫新型冠状肺炎病

毒,为整个过节进程按下了暂停键,也给我们原本计划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像支援前线的医

务工作者一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减去秀美的长发,抛下可爱的孩子去救死扶伤,但是我们在授业解惑之前,首先要传道,教会

我们学生道理,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也许他们长大以后不会都成为国家的顶尖人才,但是也绝不

会成为如今暴力抗检恶意传播病毒的人。全民战疫、居家隔离、延期开学,成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现实;为了不耽误素质教育的进程,

在家网课教学,线上在线指导以及如何将疫情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让学生理解和行动也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融合课程;疫情教育;战斗勇士

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强调的素质教育、立德育人,围

绕疫情防控议题,结合家庭生活,以学科学习为支撑,以解决

问题为驱动,将“携手助力战疫情”跨学科主题融合课程,将

疫情防控教育知识学习与语文课程学习相结合,把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增加生命

健康教育、公共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和使命担当等方面内容。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抗战疫情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增强爱党爱国

爱人民爱社会的深刻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度学习

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探讨学习成果。

“携手助力战疫情”融合课程中,主要设置“认识新型冠

状病毒”“致敬最美的战斗勇士”“追踪疫情由来,让病毒彻

底消失去”三个主题,学科老师对该研究议题进行共同教研、

设计,为每位孩子提供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

学习成果呈现等具体活动建议,从而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究发现

中深度学习、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一、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理解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我们践行任何事情的基础,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失

去了就不会再次拥有。因此,生命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

的重中之重,但在当下特殊时期里,生命健康更为重视。语课

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

确定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专题研究活动,组织学生通过

自主查阅资料、收看相关电视节目、请教家人等方式,了解现

在正在发生的疫情状况,及时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发展信

息等。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他们所认知的新型冠状病毒

是什么样的、其次通过线上分组,让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讨论

新型病毒对他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制作手抄报形式制作疫情发展情况,积极让学生表达自

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文课程关于疫情认识教育探讨课程的设

计,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从而让同

学们知道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二、致敬最美的战斗勇士——理解责任与担当的关系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本次防控工作,没有谁是局外人。通

过第一部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课程设计,已经让同学们

较为深刻地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同学们在自主研讨过程中也

逐渐意识到居家不出门,做好自我隔离,防护,就是为社会做

贡献,不给前线的战士们增加麻烦。“若有战,召必回,战必

胜。”疫情防控第一线,拥有着许许多多的触动人心的英勇事迹,

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才是责任与担当。因此,

在语文课堂中,设计“致敬最美的战斗勇士”的作文写作课程。

积极倡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疫情之下,你与家人在干什么?科

学家、医护人员等辛勤坚守岗位的人们在做什么?最让你感动

的事迹是什么?并结合学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写作的方

式,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眼中的“最美战斗勇士”,记录自己

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感悟与决心。由此培养同学们高尚的

情操,理解家国情怀,深刻感知个人与国家的责任与担当。由

于现代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都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

本该是以父母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变成以子女为主导的自由成长,

对于学生在家所犯的错误大多听之任之,这就使得他们习惯以

自我为中心,而家长注重孩子的基础知识教育而疏忽思想教育,

造成教育的断层现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出现智商高情

商低的情况,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出现新闻中拒戴口罩辱骂工作

人员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像支援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一

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减去秀美的长发,抛下可爱的孩子去

救死扶伤,但是我们在经历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也应深

刻反思,我们在教会学生写好一篇作文,读好一篇文章的同时,

是否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我会加入疫情

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让他们知道少出门、出

门戴口罩不单单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我向他们介绍

了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这样在他们心中埋下了英雄的形象,

从此他们崇拜的英雄不再是什么奥特曼,而是这那些口罩背后

的人,也许再过几十年,当我们国家再次遇到疫情的时候,抗

击疫情的英雄们就出自他们之中,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意义。

三、追踪疫情由来,让病毒彻底消失——理解人与自然和

平相处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由来,虽然还没有具体解释,但是专

家学者们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和食用野生动物密切相

关。然而历史上,许多传染病产生源头都来源于野生动物,例

如17年前的非典的发生。但是历史上一次次的人为造成的病毒

灾难,并没有让部分人引以为戒,从而造成了当前疫情的产生。

人与大自然本应该是和谐相处的朋友,但是当人类企图破坏大

自然,这只会让大自然报复人类,形成不可弥补的灾难。而人

217

2021年3期

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则应该是随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在这部分

对疫情由来的探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习阅读关于人与自然相

处的文章,以及组织学生观看《大自然在说话》公益影片,从

而发自肺腑地倡议和呼吁保护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系统。

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自主查询人与自然相处

的故事和优秀文章并通过小组筛选的方式进行班级分享。以及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影片。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课后运用自己

喜爱的方式为“大自然发声”。让他们深刻知道尊重大自然,

自觉保护大自然。生命是基于自然随机事件并且可以与环境相

互促进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

生命的结构与功能本为一体,并无贵贱之分。在日常语文教学

中提及自然相关文章向学生传播生命观念。讲述生命观念是指

对周边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归类总结后得出的想法与观念,帮

助学生理解生命的观念与价值。能够帮助学生用生命观念去认

识世界、解释生命现象。在树立了正确的生命价值体系,学生

开始重视周边自然界生命,珍爱自然生命的同时也会珍爱自身

生命,学会保护好自己。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现在逐渐意识到学生的教育不单

单只是基础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其心理思想方面的教育。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仅要掌

握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性思考,

需要他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吸取经验、积累经验、提高

整体能力。面对疫情防控教育,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构建疫情

防控教育与跨学科主题融合素质教学课程,并合理践行疫情防

疫工作的学科创新的教学科研,让教学更加富有活力,让教学

成果更加的丰硕。当然,通过这次疫情,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学校的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教育,将疫情教育融入日常语文学

科教学中,对学生而言意义深远。经历过这次疫情我才充分了解,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注重眼前的基础教育,计较的只

是学生一时的好坏,实现疫情教育与基础教育并重,计较的才

是学生一生的得失。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完成我的本职工作

之余也应多加思考,多加总结,结合当前学生学情,以学生为

中心,在学生疫情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上不断思考不断进取。

当然,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整篇论文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

如何将疫情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反

思,希望今后可以更加深化学习,将其完善,努力使我对学生

的教育能惠及其一生。

作者简介:李姝慧(1990-),女,本科,二级教师,研

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上接第216页)

育中的战略地位。职高教育是为社会输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地

方,大学为社会输出更多的科研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科研型

人才都是对国家和社会非常有用的人才,国家离开科研不能在

科技水平上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离开技能型人才,也无法推动

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必须改变,

而且要在社会各行各业强调职高教育的重要性,循序渐进逐渐

改变人们对职高教育只是差生收容所的偏见。国家主席习近平

曾说:“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青年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职高教育的发展”。各个地方教育局及政府

都应该摒弃以前对职高教育的偏见,逐渐将职高教育重视起来,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摸索出属于

我们国家的“科教兴国”之路,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增资加色。

(2)职高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企业通力合作。

职高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必须增

强和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进社会,进入企业,

就可以直接干,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可以缩短学生由

学生转变为企业工作人员的距离,也有利于企业快速投入生产,

减少新人入职培训引导的时间,毕竟在新时代,时间是最具价

值的东西。同时,应当与企业通力合作,建立起与企业合作办

学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还

能通过企业的需求,实时掌握市场人才的需求,为改善自己的

教学思路和模式提供依据。(3)高职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

新及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教育无法

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职高教育可以举办职业技能比拼,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毕竟,

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投入工作,面临的会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生产设备出了故障如何解决,线路发生故障如何维修,这些

问题不会解决,也会成为学生工作中的绊脚石,因此,要为学

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模拟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转变以

往对高职教育只是差生收容所的观念,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

自己的办学模式,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借鉴国内外高职

院校教育办学特色的经验,才能使职高教育焕发生机,才能摸

索出一条适合职高教育院校发展的特色之路,才能在“科教兴国”

的道路上独放异彩,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技能型人才,为国

家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使我国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

作者简介:卢振天(1996-),男,硕士在读,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方向探究[J].

职教论坛,2019(02):119-122.

[2]吴建新.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

职业教育,2018(32):164-166.

[3]吴一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一

个市域案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1):44-50.

[4]张振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遇挑战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8(11):37-40.

218


本文发布于:2024-09-07 14:1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6896874192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学生   疫情   生命   社会   职高   融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