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宜昌金东方初中小升初数学面谈题(一)
基础卷(本卷共11题,总分50分)
一.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0.063÷2.1= (
775
6
6
+-)×48= 6÷-÷6=
7
78126
2.解方程: x+20% x=240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将四千零四十万零六百五十九先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
位,是( )万。
A.4040.0659 B.4040.0600 C.4040.06 D.4040.07
4.第一根绳子长M米,比第二根绳子的4倍少N米,第二根绳子的长度可以表示为( )。
A.4M -N B.M÷4-N C.(M+N) ÷4 D.(M-N) ÷4
5.聪聪在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内画了两个三角形(阴影部
分),他画的三角形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 )。
A.
1112
B. C. D.
3
245
6.兄弟两人都有一些钱,如果哥哥将自己钱的10%给弟弟后,兄弟两人的钱数正好相等,原来哥哥
和弟弟的钱数比是( )。
A.5 : 4 B.4 : 5 C.1 : 9 D.9 : 1
7.盒子里有1角硬币和1元硬币各两枚,从中任意摸出两枚,摸到的都是1元的可能性是( )。
A.
111
B. C. D.以上答案都不是
426
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8.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在曾经进行过的70次发射中,只有7次发射失败,发射的成功率是( )%
9.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6天完成,乙3天完成这批零件的
( )。
10.同学们进行团体体操表演,排成10人一行的正方形方阵,最外两层共有( )人。
四.解答题
11.(本题6分)“三峡大坝”是宜昌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去年全年共接待游客约2500万人次,
其中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数是全年总人数的
季度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
,甲乙二人工作效率比是
8
34
,第三季度接待游客数是上半年接待游客数的。第三
5
5
能力卷(本卷共5题,总分50分)
12.(本题10分)
在下面由火柴棒拼成的等式中,你能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仍成立吗?
请说出移动后仍成立的两个等式:
①
②
13.(本题12分)某市从2013年5月1日起对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
下:
一户居民月用电量的范围
不超过150度的部分
超过150度,但不超过300度的部分
电费价格(单位:元/度)
0.6
a
2013年5月份,该市居民甲用电200度,缴纳电费122.5元。
(1)上表中a=
(2)李老师缴纳5月份的电费后发现,他家该月平均电价实际为每度0.62元,你知道李老师家5
月份用电多少度吗?
14.(本题13分)如图1,一个长为2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从正方形的左边平移到右边,
图2是平移过程中它们重叠部分面积与时间的部分关系图.
重叠面积:平方厘米
3cm
24cm
12
O
图1
2
图2
6
时间:秒
(1)正方形的边长为 厘米。
(2)当平移时间为多少秒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重叠部分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5.(本题15分)在一条公路上,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城出发朝东边的B城方向行驶,
同时B城有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进,而且甲、乙两人骑自行车速度相同。甲
行了3千米后恰好与汽车相遇,此后汽车又行12分钟追上乙。求A、B之间的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请朗读以下英语短文。
I have a happy family. We live in Beijing now. My father is a driver. He
works in a company. My mother is a teacher. She teaches in a middle
school. My grandparents live with us. I have a little sister. She is 4 years
old. She is very cute.
2014年宜昌金东方初中小升初语文面谈题(一)
1.说出下列成语中漏掉的字。(4分)
应接不( ) 不( )思索 ( )不掩瑜 闻名( )迩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说出序号即可。(4分)
和衷共济( ) 和盘托出( ) 和颜悦色( ) 休战讲和( )
....
A.和谐,和睦 B.不分胜负 C.平和,和缓 D连带 E.结束战争或争执
3.在( )里填入一对反义词,构成对偶句。(8分)
(1)宁为玉( ),不为瓦( )。 (2) ( ) 事不忘,( )事之师。
(3)千军( )得,一将( )求。 (4)( )修栈道,( )渡陈仓。
4.在下列( )内填上历史故事的人物名,把歇后语补充完整。(4分)
( )借荆州——有借无还 ( )断案——铁面无私
( )点兵——多多益善 ( )借东风——巧用天时
5.照样子,根据古诗写成语。(3分)
例:不识庐山真面目(当局者迷)
无心插柳柳成荫。(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6.“ ,一片冰心在玉壶。”(6分)
(1)
(2)请你背出诗句的上半句。(1分)
(3)请说出这句诗的出处(诗名)、朝代和作者。(3分)
(4)
(5)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并说说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7.缩写句子。(4分)
正在修建的文化城是一座历史悠久、雄伟壮观的现代建筑。
8.“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9分)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
(2)这组对话出自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的“碰壁”一词,表面看指什么?实
际意义是什么?由此可以体会到鲁迅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3)
(4)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思想家、 ,他的代表
作《 》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他的作品还有《 》、《 》。(6分)
9.读下面句子,请从修辞的角度谈谈对它的理解,并说出其表达的作用。(2分)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6分)
魏武行役
魏武①行役②失汲道③,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④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⑤得及前源。
【注释】①魏武:即曹操。②行役:这里指在外行军。 ③汲:汲水。这句是说,找不
到可以汲水的地方。 ④饶:多。⑤乘此:利用这一点(指士兵流口水,不再嚷渴)。
(1)解释“士卒闻之,口皆出水。”的意思。(2分)
(2)“士卒闻之”的“之”在文中指什么?请读出文中原句。(3分)
(3)说出由此典故而来的一个成语。(1分)
本文发布于:2024-09-07 15:4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6948234192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