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
读拼音写词语。
lì zài mù( )
,操场上,我们龙六年的小学生活
zhuǎn shùn jí shì( )
,美好的往事
lì
腾虎跃,
yì qì fēng fā( )
;课堂里,我们勤学苦练,
rú jī sì kě( )……
离别的日子,我
们深情地写下:童年无憾,青春不悔!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手腕(
wǎn
)
锲(
qì
)而不舍
重荷(
hé
)
粗犷(
kuàng
)
....
B
.殷红(
yīn
)
鲜(
xiān
)为人知
宰(
zǎi
)割
逮捕(
dài
)
....
C
.磐(
pán
)石
怏怏不乐(
yāng
)
模样(
mú
)
踮脚
(
diàn
)
....
D
.埋怨(
mái
)
气冲斗(
dòu
)牛
赫(
shè
)然
蓦然(
mò
)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醉
洒脱
避静
居高临下
B
.壮列
屹立
书籍
焉知非福
C
.处境
严峻
彻底
见微知著
D
.防御
凄凉
通霄
司空见惯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B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比喻)
C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排比)
D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拟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永远忘不了那些过去的往事。
B
.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
.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下列句子的引号,表示讽刺的一项是(
)
A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
“
彩排
”
。
B
.只有访问
“
狗国
”
才从狗洞进去。
C
.大兴安岭的
“
岭
”
跟秦岭的
“
岭
”
不打一样。
D
.只要看到教室里的那些可爱的
“
花儿
”
,老师就一点都不觉得累了。
下列句中的文化名人是谁,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
1
)忧国又忧民,行吟泽畔赋《离骚》。
(
2
)挺身入虎穴,舌战强秦璧归赵。
(
3
)少有爱国志,闻鸡起舞锻炼早。
(
4
)高唱《满江红》,精忠一片把国报。
(
5
)惟念九州同,家祭只盼听捷报。
A
.(
1
)李白
(
2
)廉颇
(
3
)班超
(
4
)岳飞
(
5
)陆游
B
.(
1
)李白
(
2
)蔺相如(
3
)祖逖
(
4
)文天祥
(
5
)杜甫
C
.(
1
)屈原
(
2
)蔺相如(
3
)祖逖
(
4
)岳飞
(
5
)陆游
D
.(
1
)屈原
(
2
)廉颇
(
3
)班超
(
4
)文天祥
(
5
)杜甫
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
③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
④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
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
⑤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A
.②①④③⑤
C
.①②④③⑤
按要求写句子。
(
1
)、老师说:
“
王明,把窗户关上
”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
)、海鸥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
1
)穷则变,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
《周易》
(
2
)
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锦官城。
——
《春夜喜雨》
(
3
)水是眼波横,
__________________
。
——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
4
)
_____________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
——
《浣溪沙》
(
5
)一儿曰:
“
日初出
______________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______________
?
”
一儿
曰:
“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______________
,此不为
______________
?
——
《两小儿
辩日》
(
6
)人总是要死的,
______________
。为人民利益而死,
______________
。替法西斯卖力,
替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
《为人民服务》
综合实践。
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用的笔与电脑的鼠标在争夺汉字
书写的天下。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
“
推广写字周
”
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
B
.②④③①⑤
D
.①④③⑤②
举两项。
答:(
l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
悲⑦歌,声振林木,响⑧遏⑨行云⑩。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
ōu
):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饯(
jiàn
):以酒食送行。⑤衢(
qú
):
四通八达的道路。⑥抚节:按着节拍。⑦悲:悲壮。⑧响:声音。⑨遏:阻住。⑩行云:飘
浮的云。乃:于是。谢:认错。
12
、
“
谓
”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
“
反
”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
13
、
“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这里运用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薛谭
“
辞归
”
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求反
”
又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
15
、这篇文言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
.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
.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
.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调查统计图
近年来,“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了公众谈论的热点话题。某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道德
和信任问题”的调查,下列为相关调查数据图。
16
、从上面两个图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请用自己的话至少写出两条(不要出现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在图二中,
7.20%
的人认为
“
事不关己
”
,这里的
“
事
”
是指
_______
。
18
、根据以上两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人都在调查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B
.面对调查,小部分人认为不该扶起老人。
C
.
5.30%
的人认为如果自己医疗知识充足就会去扶起老人。
19
、根据调查统计图,下次你遇上类似的事情,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写下你的做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的傻父亲
父亲曾经是一位革命军人。他的傻,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
我家世代贫穷,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是家里六姊妹中,唯一一个上过中学的人,可是,
一个当了八年空军的革命军人,竟然还是回到了曾经生他养他的家乡当农民。这本身就是对
父亲曾经辉煌人生的极大讽刺!
家里人都认为他傻。涉世未深、懵懂的我起初怎么也不相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也认
定父亲的行为,确实傻。有时傻到确实让人,尤其是他的儿子我,感到不可思议!
我们家开办加工房,生意特好。可是,父亲却帮助村子里的许多人开起了加工房,并且影响
了自家的生意,这不是傻,是什么?
乡里曾经让父亲去当民办教师,可是,父亲却把这个职位让给了一个堂叔,家里本来就入不
敷出,自己却把到手的好事让给别人,这不是很傻吗?
父亲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精湛过人的技术(他是飞行员,机械技术
很娴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家致富的,可是,我们却总是发不了家,年年都是超支户,
欠了一屁股的债!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我的父亲,总是在别人的啧啧赞叹声中,担当了
“活雷锋”。一句话,帮了别人干活,尤其是该收钱的技术活,父亲却从来不收,这让我的
妈妈很生气,常常骂我的父亲是一个大傻蛋!而父亲却在妈妈的埋怨声中,今天帮张家、明
天帮李家,乐此不倦。
我也很生爸爸的气!
我的学费,经常迟交、我的穿着,经常破旧、我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面对父亲的种种不
是,心里很不是滋味!遇上这样的父亲,真倒霉,我常想,这或许就是我的命吧!
父亲是一个多面手,他勤劳、能干,这一点不假。他能修锁配钥匙、打灶、做木工活......第
一个在村子里修平房的是我们家。那一砖一瓦,全是父亲辛勤汗水的结晶。每当别人夸父亲
能干时,我们全家都很纳闷。有这么一个能干的父亲,家里却老是欠账,我怎么也想不通!
其实,父亲偶尔也有让我们全家人很有面子的时候!
一次村里放电影,大家看的正起劲的时,出了问题。没有声音了。放电影的师傅修的满头大
汗,也没有结果。就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不知是谁叫来了我的父亲。“彭师傅来了”,我一
看,真的是我的父亲,我心里既又担心。父亲,你真的行么?
五分钟过后,电影又恢复了放映!!
听着大家的称赞声,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长。就连一向对父亲鄙视的母亲也洋溢着欢喜。
因为父亲的技术好,乡里还专门请他坐阵乡政府,管理全乡的机械修理工作。这些都给我们
挣足了面子。我想,我家的处境一定会因此改变。可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变化,相反,却
因为,父亲教会了许多人的技术,自己丢了工作,这么好的事情,父亲反而弄砸了,这不是
傻,又是什么呢?
我常常把这些归咎于父亲的迂腐、过于的耿直,总之,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傻造成的!
尽管大家都认为父亲很傻,但在村子里他的口碑却是出奇的好。都说父亲是一个好人,是一
个热心肠!我是怎么也弄不明白,父亲既然占据了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家里总是穷得响叮当?
更让我纳闷的是,父亲不用自己的技术挣钱,这不是傻,又是什么呢?
就这样,我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呐!四万四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我竟然不
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反正,我考生了师范校,我觉得,我终于可以解脱了!但是,却急坏
了我的妈妈。家里根本就没钱,拿什么上学呢?
不过这次,着实让我小看了父亲。他准备好了学费和我的零花钱,光新衣服就买了三套,还
有崭新的手表。更让我感动的是上学那天,全村的亲朋好友和热心的乡邻集体出钱,包车送
我上学!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真的没想到,我平
时认为极傻的父亲,确实让我风光了一次,多年的怨恨和不满,顷刻间烟消云散!
父亲傻傻的性格,叫我终身难忘!这就是我的父亲!我的地地道道的傻父亲!他是一个真正
的农民。因为,他具有普天之下劳动人民都具有的品质:
我的父亲不傻!他是一个农民出生的真正的革命军人。
我敬重我的父亲!
20
、
“
父亲曾经是一位革命军人。他的傻,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
”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作者认为自己的父亲很傻,请概括出文中表现父亲傻的几件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你认为作者的父亲真的很傻吗?请说出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分析下列加点词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
1
)而父亲却在妈妈的埋怨声中,今天带张家、明天带李家,乐此不倦。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听着大家的称赞声,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前文中多次提到
“
父亲的傻
”
后文又说父亲不傻,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有人说文中的标题
“
我的傻父亲
”
不好,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
晒
”
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
“
晒
”
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
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魅力;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
……
同学
们,你想
“
晒
”
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
2
)、自选文体。
(
3
)、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
400
字。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
转瞬即逝
历历在目
意气风发
如饥似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
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
“
瞬、即、逝、渴
”
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
A
解析:
A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答题时需要注意多音字,更需要注意结合词义来回答。
A
.腕(
wàn
)
锲(
qiè
)
荷(
hè
)
犷(
guǎng
)
....
B
.殷(
yān
)
鲜(
xiǎn
)
..
C
.怏(
yàng
)
踮(
diǎn
)
..
D
.埋(
mán
)
斗(
dǒu
)
赫(
hè
)
...
3
.
C
解析:
C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
.避静
——
僻静
B
.壮列
——
壮烈
D
.通霄
——
通宵
4
.
C
解析:
C
【详解】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C
项,错误。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意思是: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
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所以两者形成对于,并非排比。
5
.
D
解析:
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在解答时首先需要熟知病句的类型。常见的
有(
1
)语序不当(
2
)搭配不当(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4
)结构混乱(
5
)表意不明(
6
)不
合逻辑
(
7
)歧义(
8
)句式杂糅(
9
)分类不当(
10
)单面性对多面性。
A
.重复赘余,
“
过去的
”
和
“
往事
”
重复,可修改为: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往事。
B
.单面性对多面性,可修改为:上课认真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
.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
D
6
.
B
解析:
B
【详解】了解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特定称谓②表示讽刺和否定
③引用说的话
④强调说明。
⑤表明引用。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A
、表明引用
B
、表示讽刺
C
、表明强调
D
表示特定称谓
7
.
C
解析:
C
【详解】
1
项《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
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
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
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
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
骚体
”
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
《屈原赋注》等
2
项出自成语完璧归赵,(拼音是
wán bì guī zhào
),汉语成语。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
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记
·
廉
颇蔺相如列传》。
3
项出自成语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
时奋起。《晋书
·
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
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
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4
项出自《满江红
·
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
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
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
观主义精神。
5
项出自《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
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
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
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厚、强烈的情感,
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原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
.
A
解析:
A
【解析】略
9
.
老师叫王明把窗户关上。
大雁飞到空中,像一个个勇敢的士兵。
【详解】
1
.本题考查了学生句型转换,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转换方法:①引述句改转述
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②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
我
”
要改为第三人称
“
他
”
或
“
她
”
;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
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题中,把
“
说
”
改为
“
叫
”
或
“
让
”
,去掉双引号和逗号即可,故改为:老师叫王明把窗户关上。
(
2
)、本题考查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就要看有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没有本体和
喻体,和比喻词
“
好像,犹如
”
等,本体和喻体要具有相同的特点。本题例句中把
“
海鸥们
”
比
作
“
亲属
”
,形象地突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仿写时抓住本体和喻体具有相同的特点来
写即可。示例:枯黄的落叶从树上缓缓飘落,像脱离母亲寻求自己独立成长的新天地。
10
.
变则通
通则久
晓看红湿处
山是眉峰聚
谁道人生无再少
大如车盖
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探汤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就比泰山还
重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详解】(
1
)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
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
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化,变化了后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
2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3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
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4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
·
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
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
(
5
)本题考查文言文默写。
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
“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
“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
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
“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
孰为汝多知乎?
”
(
6
)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
答案。
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
11
.
举行写字比赛。
举办面向社会和家长的书法展,同时也请社会上的书法名家到学
校搞书法展览。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
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本题根据
“
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
‘
推
广写字周
’
活动
”
信息,写出你所认为的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活动即可,如
“
可组织学生在
校或公共场所进行义务写春联活动
”
、
“
举办书法比赛
”
等。
12
.
A
解析:
12
、
以为,认为
返回
13
、
(秦青)打着节拍,唱着悲壮的歌,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上飘浮的云
朵都停了下来。
夸张
秦青的声音嘹亮、动听
14
、
自以为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了
意识到自己骄傲自满了
15
、
A
【分析】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
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
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
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13.A
解析:
16
、①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我们碰到老人摔倒时应该去扶。②绝大部分人不愿意扶
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17
、老人摔倒
18
、
A
19
、不要急于扶起老人,要分情况处理,否则很容易加重老人的伤情。可以先检查确认老人
的伤情,询问有无头痛,判断有无骨折。然后让摔倒老人保持平卧,并及时拨打
120
,第一
时间就医问诊。如果老人情况良好,并试图站起来,可以协助他缓慢起立,确认无碍后才可
以放手。
【解析】
16
、本题考查对图中内容的理解。
结合图一中的数据可知,老人摔倒时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扶;有少数人认为不该扶。
结合图二中的数据可知,有一大半人认为不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有少数人认为不扶
老人的原因是医疗知识不足。
17
、本题考查给词语的理解。
结合图二的标题
“
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
”
可知,
“
事不关己
”
的
“
事
”
是指:老人摔倒。
18
、本题考查对图内容的理解。
两个图是针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和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的数据调查,而不所有人都在调查中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故说法错误的是:
A
。
19
、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本题属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如:遇到类似情况,我认为:可以几个人一起去扶老人,这样可以互相作证,或者还可以让
旁边热心的人帮忙拍下证据。
14
.
20
、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开门见山点题(照应文题),引出下文。
21
、
①
帮助别人开加工厂影响自家生意;
②
把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堂叔;
③
帮相邻当活雷锋不收钱、是个多面手家里却总欠账;
④
教会别人技
解析:
20
、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开门见山点题(照应文题),引出下文。
21
、①帮助别人开加工厂影响自家生意;②把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堂叔;③帮相邻当活雷
锋不收钱、是个多面手家里却总欠账;④教会别人技术自己却丢了工作。
22
、我觉得,父亲不傻,父亲是一个拥有劳动人民淳朴本色的热心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
因为,它具有普天之下劳动人民都具有的品质:勤劳、善良、淳朴;同时,父亲也不失一个
革命军人豪爽、仗义、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23
、
“
乐此不倦
”
本意是指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感觉厌烦,在这里是褒义词,你生动形象
的刻画了父亲勤劳、善良、淳朴仗义、乐于助人讲奉献不讲报酬的传统美德。
此句采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
我
”
看到父亲为大家修好电影机,听到大家对父亲赞美
时高兴的心理。
24
、不矛盾,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文的
“
傻
”
,是作者小时候的看法,对父亲所作所
为的不理解。其实是为了后文写父亲
“
不傻
”
做铺垫,正是我所认为的所谓的傻父亲热心的帮
助了别人,在我考上了师范校时得到了众乡邻的的帮助,所以说父亲不傻。
25
、我认为原标题很好,留下悬念,构成强烈的反差效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所谓的
“
傻
”
其实就是父亲乐于助人讲奉献不讲报酬的传统美德的真实体现,在文章的最后,乡邻们对我
的盛情,就是最好的回报,所以说,父亲不傻,父亲是一个拥有劳动人民纯朴本色的热心人,
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
【分析】
20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理解段落的作用要看其所在的位置。
在开头一般有开篇点题的作用;在中间的一般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末尾的一般是总结
全文或升华情感。
分析句子在短文的开头,因此是开篇点题,
“
父亲曾经是一位革命军人。
”
简单的介绍了父亲
的身份,
“
他的傻,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
”
为下文写父亲的傻做铺垫。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大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阅读短文可知第
4
、
5
、
6
、
14
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父亲傻的几件事。
在第
4
自然段根据
“
我们家开办加工房,生意特好。可是,父亲却帮助村子里的许多人开起
了加工房,并且影响了自家的生意
”
可概括为父亲帮助别人开加工房影响自家生意;
在第
5
自然段中根据句子
“
乡里曾经让父亲去当民办教师,可是,父亲却把这个职位让给了
一个堂叔
”
可概括为父亲把去乡里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了堂叔;
在第
6
自然段中根据这句话
“
我的父亲,总是在别人的啧啧赞叹声中,担当了
“
活雷锋
”
。一
句话,帮了别人干活,尤其是该收钱的技术活,父亲却从来不收
”
可概括为父亲当
“
活雷锋
”
,
技术活不收钱;
在第
14
自然段中根据句子
“
父亲教会了许多人的技术,自己丢了工作
”
可概括为父亲把技术
工作教会了别人,自己丢了工作。
22
、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主要从分析父亲的性格和品格入手,在短文最后升华部分说道
“
父亲傻傻的性格,
叫我终身难忘!这就是我的父亲!我的地地道道的傻父亲!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因为,他
具有普天之下劳动人民都具有的品质:我的父亲不傻!他是一个农民出生的真正的革命军
人。
”
概括了父亲的品格,再结合短文内容对父亲的性格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23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在句子的含义及句子的理解能力。
(
1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意是什么,然后在句子中能够体现出人物的什么品格或
者形象。
乐此不疲:本意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结合整句
话说明父亲热衷于帮助别人,这也体现出父亲的善良和淳朴,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
2
)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分析句子可知是一个比喻句,将
“
心理的甜
”
比喻成
“
喝了蜜一样
”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帮
助别人得到夸奖后我内心的高兴程度。
24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短文内容可知,前面说父亲傻,后文又说不傻,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这
是一种人物描写技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
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
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
比,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知,作者先
“
抑
”
写小时候不理解父亲认为他傻,后写
“
扬
”
长大后理解了父亲知道他不
傻。
25
、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标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道题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所讲述的主要事情,分析文章标题是否
能体现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
15
.例文:
晒出我的梦想
时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就晒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的第一个
解析:例文:
晒出我的梦想
时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就晒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的第一个梦想:考上理想的学校。
不要说我自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有点儿
“
自私
”
。我的短期目标就是考上我心仪已久
的一中。平时,就是课间那比金子还难得的一点儿闲暇,我也常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
中如画的校园里,度过我快乐而温馨的学生时代,这将为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搭设一个很好的
台阶。
我的第二个梦想:找一份儿好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的我步入社会,肩上的责任感倏地加重了,首先要照顾好我的家人,所以我需
要一份儿好工作,让我有能力去做一个负责的好女儿、好姐姐。当然,这些工作必须是我喜
爱的,能让我的人生过得更充实、更潇洒。
我的第三个梦想:买车买房给爸妈,让他们幸福。
每次逛街,妈妈常眯着眼睛,出神地看着路边那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我知道,她真的很想
尝尝住楼房的滋味儿;每次挤公共汽车,爸爸气喘吁吁,玩笑似地说:
“
要是自己有车就好
喽!
”
但我很清楚,爸妈为了我们姐弟三人一直忙忙碌碌,我们姐弟三人使他们的梦想也只
能是梦想。尽管他们从无怨言,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给他们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我的第四个梦想:把我的村庄变成小康村。
村里人一年到头鼓捣那几亩地,很少有人出去闯一闯。所以,邻村都富起来了,我们村却
依旧
“
光荣
”
。我要在不远的将来让自己有这样的实力,在村边建起自己的工厂,让我的村庄
摇身变成金凤凰;我要让村里所有的人都飞到山外的大海上去搏击风浪。
我的最后一个梦想: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
我知道我的梦想还仅仅是
“
梦想
”
,但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填充我梦想圆内的每一
平方毫米的空间。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要注意试题材料的提示作用。什么是
“
晒
”?
材料给出的答案
是
“
分享
”
,如此
“
晒出我的
”
也可以理解为
“
分享我的
”
。横线上补充的内容,试题材料有三个
简短的提示
:
“
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
”
,从中可提炼出
“
友情
”
或
“
友谊
”
;
“
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
”
,从中可提取出
“
个性
”
或
“
美丽
”
;
“
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
”
,横线上还可以是读某本书的感受,听某首歌的心得,喜悦、
幸福、快乐或悲伤、痛苦等等,
“…”
则提示考生,可以
“
晒
”
的内容很多很多,要选择自己印
象最深、感受最独到、收获最大的经历或往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提供几种写作思路:
①晒出我的
“
幸福
”
。这是广义的
“
幸福
”
,包括喜悦、快乐、惬意、温馨、满足、甜蜜、得意
等方面的情绪、感受;
②晒出我的
“
感悟
”
,主要指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所得,包括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
对自己某些经历的反思、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针砭等等;
③晒出我的
“
珍藏
”
,首先是珍贵的、重要的,其次是很少公开的,如自己一段刻骨铭心、很
少与人谈及的往事,一本自己最喜欢、时常翻阅的好书,一首自己最喜欢、百听不厌的老歌,
一份亲人、朋友送的纪念品等;
④晒出我的
“
糗事
”
,一段让自己尴尬不已的出丑经历,一个让自己哭笑不得的镜头,或自己
的一些荒唐、离奇、怪异的发疯举动,晒出来可能会有别样的感觉或感悟。
本文发布于:2024-09-11 21:4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062112420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