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答案与解析
)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0
分)
1
、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的长度是原来全长的,第二段的长度是米,两段比较,
(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两段一样长
D
.不能确定
2
、李老师有
9
根
10
厘米长的小棒和
6
根
8
厘米长的小棒,他准备用其中的
12
根搭成一个
长方体教具的框架,这个框架的棱长和是( )厘米.
A
.
114
B
.
108
C
.
112
D
.
72
3
、图书馆在学校的东偏南
30
°方向
500
米处,那么学校在图书馆的( )
A
.南偏东
60
°方向
500
米处
C
.北偏西
30
°方向
500
米处
B
.西偏北
30
°方向
500
米处
D
.南偏西
60
°方向
500
米处
4
、将两个棱长是
8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如图),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
A
.
512
B
.
640
C
.
896
D
.
1024
5
、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数字“
2
”的对面是数
字“
5
”的是
。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1
分)
1
、
0.6m
2
=
dm
2
升=
毫升
2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
本词典的体积约是
0.9
,一个水杯的容积约是
300
.
3
、把一根长米的铁丝平均剪成
3
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1 / 16
4
、在横线上填“>”、“<”或“=”号。
0.16
÷
×
÷
×
5
、棱长为
1dm
的正方体盒子中,最多可以放进
个棱长为
1cm
的小正方体.
6
、的倒数是
,
1
的倒数是
.
7
、吨的是
吨,
1
时的是
分.
8
、长方体灯笼框架(如图),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木条.
9
、将如图的方式摆放在桌面上.
(
1
)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个;
个;
个
.
(
2
)
7
个按这种方式摆放,有
个面露在外面.
10
、把
5
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128
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
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算一算(共
3
小题,满分
26
分)
1
、(
8
分)直接写出得数.
=
×=
=
÷
10
=
14
×
4
=
=
×
=
=
2
、(
12
分)递等式计算.
=
=
3
、(
6
分)解方程。
﹣(
﹣(
)=
)=
5
﹣÷
5
=
×
24
×
24
=
2 / 16
(
1
)
x
﹣=
(
2
)
13+4x
=
51
(
3
)
9.5x
﹣
4.5x
=
18.5
四、画一画(共
20
分)
1
、(
4
分)请画图表示:桃子的质量比苹果的质量少.
2
、(
4
分)涂一涂,算一算。
×=
3
、(
5
分)把一个圆的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整个圆的
.
4
、(
5
分)在深圳市读书月活动中,奇思和妙想分别调查了本班同学三至六月份的读书情
况,并做了统计.
月份
奇思班
妙想班
三
△
△
四
△
45
本
五
35
本
50
本
六
25
本
65
本
(
1
)请你根据上面如图的统计图,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
2
)两个班每月读书的本数相差最小的是
月.
(
3
)按照统计图呈现的变化趋势,学校七月末要表彰奖励一个读书良好的班级,你认为
哪个班应获得奖励,并写出依据.我认为:
.
五、解决问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明星小学有学生
1200
人,五年级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五年级有多少人?五年级
的女生数占本年级学生数的,五年级的女生有多少人?
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
24cm
,宽是长的,高是长的.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
、甲、乙两个工程队铺一条长
2400
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铺
90
米,
3 / 16
乙队每天铺
70
米,几天后能够铺完这条公路?(列方程解答)
4
、要粉刷教室的四壁及屋顶,教室长
9
米,宽
6
米,高
3
米,门窗的面积一共是
21.7
平方
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
0.5
千克,一共要用涂料多少千
克?
5
、乐乐今年
13
岁,马上要升初一了.妈妈听说一个书法班成员的平均年龄和乐乐年龄相仿,
就给她报了这个书法班.等乐乐去书法班一看,才发现和妈妈说的并不相符.书法班里
有一位
43
岁的书法教师,还有六位学员,他们的年龄分别是
10
岁、
9
岁、
8
岁、
8
岁、
7
岁、
6
岁.妈妈和乐乐分别是怎样计算平均年龄的?请你先用算式或文字进行说明,再
写写你对平均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六、附加题(
10
分)
1
、如图,现有空的长方体容器
A
和水深
24
厘米的长方体容器
B
(单位:厘米).
(
1
)如果将容器
B
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
A
,容器
A
中的水深会是多少厘米?
(
2
)如果将容器
B
中的水倒一部分给容器
A
,使两容器中水的高度相同.这时水深是多
少厘米?
4 / 16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
、【分析】根据题意,把整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
1
”,第一段占全长的,则第二段占
全长的
1
﹣=。比较两段占全长的分率的多少,即可判断哪段长。
【解答】解:
1
﹣=
答:第一段长。
故选:
A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
12
条棱,互相平行的一组
4
条棱的长度相等,在
特殊情况下,当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有
8
条棱的长度相等。由此可知,
用
10
厘米小棒
8
根,
8
厘米的小棒
4
根搭成一个长方体教具的框架,根据长方体的棱长
总和=(长
+
宽
+
高)×
4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
10
×
8+8
×
4
=
80+32
=
112
(厘米)
答:这个框架的棱长和是
112
厘米。
故选:
C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
用。
3
、【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图书馆在学校的东偏南
30
°方向
500
米处,那么学校在图书馆的西偏北
30
°
方向
500
米处。
故选:
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的掌握情况,画图更容易解答。
4
、【分析】把两个棱长
8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减少了两个面的面积,也就是
两个正方体
10
个面的面积,正方体的棱长已知,从而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答】解:
8
×
8
×
10
5 / 16
=
64
×
10
=
640
(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640
平方厘米.
故选:
B
。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关系。
5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
11
种特征,图
A
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
1
﹣
3
﹣
2
”型,图
C
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
1
﹣
4
﹣
1
”型,图
D
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
2
﹣
2
﹣
2
”型;图
B
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图
A
中数字“
2
”与“
6
”相对;图
C
中数字“
2
”与“
4
”相对;
图
D
中数字“
2
”与“
5
”相对。
【解答】解:如图
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B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数字“
2
”的对面是数字“
5
”的是
D
。
故答案为:
B
,
D
。
【点评】正方体展开图有
11
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
1
﹣
4
﹣
1
”结构,即
第一行放
1
个,第二行放
4
个,第三行放
1
个;第二种:“
2
﹣
2
﹣
2
”结构,即每一行放
2
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
3
﹣
3
”结构,即每一行放
3
个正方
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
1
﹣
3
﹣
2
”结构,即第一行放
1
个正方形,第二行放
3
个正方形,第三行放
2
个正方形。这
11
种情况每种情况折成正方体后哪些面相对是有规
律的,可自己动手操作一下并记住,能快速解答此类题。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
、【分析】高级单位平方米化成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
100
即可;
高级单位升化成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
1000
即可。
【解答】解:
0.6m
2
=
60dm
2
升=
800
毫升
故答案为:
60
,
800
。
6 / 16
【点评】本题是考查面积、容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
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2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
1
本词典
的体积用“立方分米”作单位;可知计量一个水杯的容积用“毫升”作单位;由此解
答。
【解答】解:
1
本词典的体积约是
0.9
立方分米,一个水杯的容积约是
300
毫升。
故答案为:立方分米,毫升。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
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
、【分析】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
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
1
”,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
3
=
1
÷
3
=
答:每段长
故答案为:
米,每段占全长的。
,。
(米)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
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
1
”。
4
、【分析】化为小数,用
4
÷
25
,可得
0.16
;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
0
除外)除以小于
1
的数,商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
0
除外)除以大于
1
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0.16
=
×<
÷<×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
系的方法。
7 / 16
5
、【分析】体积是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
1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所以沿长、沿
宽、沿高都能切出
10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则一共可以切出
10
×
10
×
10
=
1000
个
棱长
1
厘米的小正方体.
【解答】解:
1
分米=
10
厘米
10
×
10
×
10
=
1000
(个)
答:棱长
1dm
的正方体可以切成
1000
个棱长
1cm
的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
1000
.
【点评】本题关键是利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这个正方体木块能切出的小正方体的
总块数.
6
、【分析】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须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1
的倒数是
1
。
【解答】解:的倒数是,
1
的倒数是
1
。
故答案为:,
1
。
【点评】此题考查倒数的意义和求法: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
、【分析】(
1
)把吨看作单位“
1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
2
)把
1
时(
60
分)看作单位“
1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
1
)
答:吨的是吨。
(
1
)
1
时=
60
分
60
×=
24
(分)
答:
1
时的是
24
分。
故答案为:、
24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个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
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8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
+
宽
+
高)×
4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
50+25+25
)×
4
=
100
×
4
=
400
(厘米)
8 / 16
=(吨)
答:至少需要
400
厘米木条。
故答案为:
400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
用。
9
、【分析】(
1
)首先观察图形,然后结合题意“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可知
1
个
1
×
4+1
=
5
(个)个露在外面的面;
2
个
3
×
4+1
=
13
(个)露在外面的面;
(
2
)结合(
1
)的规律可知,
n
个:
n
×
4+1
=
4n+1
(个)露在外面的面,则
7
个
:
2
×
4+1
=
9
(个)露在外面的面;
3
个
:
:
按这种方式摆放,有
7
×
4+1
=
29
(个)面露在外面。
【解答】解:(
1
)
1
×
4+1
=
5
(个)
2
×
4+1
=
9
(个)
3
×
4+1
=
13
(个)
(
2
)
7
×
4+1
=
29
(个)
故答案为:
5
;
9
;
13
;
29
。
【点评】本题考查数和形中的找规律问题。找到共同特征解决问题即可。
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
5
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128
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是正方体的
8
个面的面积,据此可以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
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S
=
6a
2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
128
÷
8
=
16
(平方厘米)
16
×
6
=
96
(平方厘米)
答: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96
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96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三、算一算(共
3
小题,满分
0
分)
1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
=
14
×=
=
9 / 16
×=
÷
10
=
4
=
×=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注意细心计算即可解答。
2
、【分析】(
1
)运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
2
)运用减法的性质、加法的交换律进行简算;
(
3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
4
)直接约分进行计算;
(
5
)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
6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
1
)
+
﹣
=
+
(﹣)
=
+
=
(
2
)﹣(﹣)
=﹣
+
=
+
﹣
=
1
﹣
=
(
3
)
5
﹣÷
5
=
6
﹣
=
5
(
4
)
++
10 / 16
=
=
=
(
5
)
=
+
+
﹣(
﹣
﹣
)
=﹣
=
(
6
)×
24
=
9+14.4
=
23.4
×
24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
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分析】(
1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
2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13
,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
4
即可;
(
3
)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
5x
,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
5
即可。
【解答】解:(
1
)
x
﹣=
x
﹣
+
=
+
x
=
(
2
)
13+4x
=
51
13+4x
﹣
13
=
51
﹣
13
4x
=
38
4x
÷
4
=
38
÷
4
11 / 16
x
=
(
3
)
9.5x
﹣
4.5x
=
18.5
5x
=
18.5
5x
÷
5
=
18.5
÷
5
x
=
3.7
【点评】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四、画一画
1
、【分析】桃子的质量比苹果的质量少,是把苹果的质量看成单位“
1
”,画一条线段表
示苹果的质量,然后把线段平均分成
3
份,桃子的质量比苹果的质量少,那么桃子的
质量比苹果的质量少
1
份,由此画图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画图如下: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单位“
1
”,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画图。
2
、【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5
份其中的
3
份就是它的,再把这
3
份平均分成
4
份,
其中的
1
份就是的,即×,由此涂色,计算即可。
【解答】解:涂色如下:
计算如下: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同时考查了分
12 / 16
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
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
2
=;
答:每份是整个圆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
4
、【分析】(
1
)完成此题根据折线图的描点填写统计表;
(
2
)通过折线统计图发现四月时两个班距离最近,因此相差最小;
(
3
)通过统计图发现奇思班呈下降趋势,而妙想班呈上升趋势,获奖的肯定是奇思班。
【解答】解:折线统计图的高低起伏变化,从描点上清晰看出数据填表,解答问题。
(
1
)填表如下:
(
2
)两个班每月读书的本数相差最小的是四月。
故答案为:四
(
3
)按照统计图呈现的变化趋势,学校七月末要表彰奖励一个读书良好的班级是妙想
班。
故答案为:妙想班
【点评】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
上升趋势。
五、解决问题
1
、【分析】首先把全校学生人数看作单位“
1
”,五年级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根据
13 / 16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五年级有多少人;再把五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
“
1
”,五年级的女生数占本年级学生数的
五年级女生有多少人。
【解答】解:
1200
×=
720
(人)
720
×=
432
(人)
答:五年级有
720
人,五年级的女生有
432
人。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
1
”,利用基本数
量关系解决问题。
2
、【分析】把长看作单位“
1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分别求出宽和高,再根
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
=
abh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
24
×(
24
×)×(
24
×)
=
24
×
8
×
6
=
1152
(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1152
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求出宽和高.
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队铺的米数
+
乙队铺的米数=
2400
米,设
x
天后能够铺完这
条公路。据此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
x
天后能够铺完这条公路。
90x+70x
=
2400
160x
=
2400
160x
÷
160
=
2400
÷
160
x
=
15
答:
15
天后能够铺完这条公路。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出未知
数,由此列方程解答。
4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S
=(
ab+ah+bh
)×
2
,由于地面不需要粉刷,所以
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一个底面和
4
个侧面的总面积,再减去门窗面积就是粉刷的面积,然
后用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用涂料的质量即可。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
14 / 16
【解答】解:
9
×
6+9
×
3
×
2+6
×
3
×
2
﹣
21.7
=
54+54+36
﹣
21.7
=
144
﹣
21.7
=
122.3
(平方米)
122.3
×
0.5
=
61.15
(千克)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
122.3
平方米,一共要用涂料
61.15
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5
、【分析】根据题意,妈妈计算的平均年龄是把
43
岁的书法教师算进来的,一共
7
人;乐
乐计算的平均年龄是只计算了
6
位学员的平均年龄;用总年龄÷人数=平均年龄分别求
出即可;最后写出对平均数的认识,如,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解答】解:妈妈的计算方法:
(
43+10+9+8+8+7+6
)÷
7
=
91
÷
7
=
13
(岁)
乐乐的计算方法:
(
10+9+8+8+7+6
)÷
6
=
48
÷
6
=
8
(岁)
我对平均数的认识是: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答案不唯一)
答:妈妈计算的平均年龄是把
43
岁的书法教师算进来的;乐乐计算的平均年龄是只计算
了
6
位学员的平均年龄;我认为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和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要看清题意,认真解
答。
六、
1
、【分析】(
1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
=
Sh
,那么
h
=
V
÷
S
,用容器
B
中的水的体积
除以容器
A
的表面积即可求出水深。
(
2
)根据题意,可设两个容器的水深同为
x
厘米,则容器
A
中水的体积是:
40
×
30
×
x
(立方厘米),
B
容器中水的体积是:
30
×
20
×
x
(立方厘米),根据两个容器内水的体
积等于原来
B
容器中水的体积,可得方程:
40
×
30
×
x+30
×
20
×
x
=
30
×
20
×
24
,解此
房型即可。
15 / 16
【解答】解:(
1
)
30
×
20
×
24
÷(
40
×
30
)
=
600
×
24
÷
1200
=
14400
÷
1200
=
12
(厘米)
答:容器
A
中的水深会是
12
厘米。
(
2
)设两个容器的水深同为
x
厘米,
40
×
30
×
x+30
×
20
×
x
=
30
×
20
×
24
1200x+600x
=
14400
1800x
=
14400
1800x
÷
1800
=
14400
÷
1800
x
=
8
答:这时水深是
8
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容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6 / 16
本文发布于:2024-09-13 09:5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192521421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