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ernet Education
基于网络的教研共同体,
促进教师能力发展
__ □冯忠伟杨菊山东省泗水县泗张小学
【摘要】 时代飞速发展,通讯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
环---教研活动,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由"飞鸽传书、八百里加急"向"5
G
”转变。2018年我县均衡化发展的圆满收官,教
育硬件配备到位,特别是信息技术设备的高标准配备,老师们的视野被打开,传统的教研思想也要随着相应的改变。改变传统的教研
的方式方法也变得迫在眉睫。改变传统的教研方式,在保留传统的教研活动优势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网络教研元素,让老师们乐于
网络教研,积极参加网络教研,让教研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佳绩。
【关键词】网络教研共同体变革教师成长
引言
时代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传递
信息由原来的飞鸽传书、八百里加急到以前的“1
G
”,一
直发展到今天的“5
G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车马劳顿面
谈发展到今天的可以实时视频通讯。通讯方式的改变,也促
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
环---教研活动,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由“飞鸽传书、
八百里加急”向“5
G
”转变。
一、传统的教研活动和基于网络的教研共同体相比较有
太多的缺点和不足:
1.1传统的教研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太大。
日常工作中老师们一般都很忙,特别是班主任,除了上
课以外,需要处理其他的事务太多太杂,老师们很难统一抽
出时间坐在一起教研,即使抽时间坐在了一起,也是身在曹
营心在汉,惦记着手头上的工作,牵挂着教室里的孩子们,
无法安心教研。很多时候都是教研着呢,有的老师因为特殊
情况才到,刚开始不久,有的同学可能就会来找老师“告状”,
老师又不得不离开,很多时候都是来去匆匆,流于形式,以
至于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周六周日加班教研,有时候又不
太现实。这就限制了教研活动应该发挥的作用。
1.2传统的教研活动时效性太差。
老师们调好课,暂时放下手中的其他任务坐在了一起,
有时候讨论的很热烈很积极,看似效果很好,但是对于中老
年教师来说,形式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年龄大的老师记忆力
没法与年轻人相比,很多时候跟不上节奏。
教研活动结束了,探讨也就结束了。有时想回过头来反
思一下,看着支离破碎的教研记录,有时也无法回忆起来当
时的全部内容。
1.3传统的教研活动方式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教务主任确定好一个或几个中
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确定主题并发言,然后,参加教研活
动的老师们相继发言或者讨论。正襟危坐的,除了说还是说,
活动方式单一,特别是时间长了,老师们对教研活动更是提
不起兴趣来。传统的教研活动有时觉得不是教研活动,很多
时候感觉倒是像在开会,给人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正式,老师
们显得比较拘谨,说话也是有所保留,点到为止,一般无法
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基于网络的教研共同体却完全能弥补这些不足。借助网
络的教研活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们可以利用
微信、
、钉钉博客、
BBS
论坛等等,在群里、博客上随
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翻看教研活动的全部记录,随时进
行反思,再讨论。
下课了,忙完手头的工作了,就打开手机进教研群,把
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
点一滴的感悟写下来,发到群里,然后
老师们交流,讨论,哪怕是一句话
,一
个瞬间都可以成为大
家讨论的话题,这样老师就在日常的网络教研中不知不觉地
成长了起来。老师们的教研活动从一固定时间空间延伸到了
一个更立体的深度和广度。
传统的教研活动结束了,除了支离破碎的教研活动记录
以外别的也就都结束了,仿佛是没有留下痕迹的一阵风,基
于网络的教研共同体却能把传统教研延申到另外一个维度,
教研活动似乎一直进行着,老师们随时可以随地分享。这也
就大大弥补了中老年教师们的记忆力减退的不足。
另外,网络教研可以借助除了语言文字以外的图片、音
频及视频等其他载体,让人记忆深刻,耳目一新。老师们可
以发文字,发语音,甚至于可以发图片和视频,交流的载体
变得多样化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样化了,从传统的
“正襟危坐”到现在基于网络的“畅所欲言”,让老师们之
间的距离近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网络教研有很多种形式,比如网络议课、网上讲座、集
体备课、网上答疑、主题研究、资源共建、专题研究等等。
二、当然网络教研也有明细的缺点:
1. 网络教研时,由于老师们身处不同的地方,没有传统
教研活动的氛围,缺乏团团围坐一起的近在咫尺的既视感,
可能很难做到热烈讨论,老师们一忙起来,可能会发言不及
时,等着自己有时间发言了,査阅完前面的很多未读信息后,
就又错过了刚才教研的发言时机了。
2. 由于传统教研的影响,网络教研可能还会出现领导和
专家讲个不停,他们还是“主角”,该是教研主角的老师们
依然是被动接受的“配角”,由于正襟危坐的思维惯性,老
211
T
互联
M
+教育
Internet Education
师还是会一味地倾听,而很少或者从不主动发言,这也就失
去了网络教研的初衷。
3.
4.
只有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研活动
更加健康的发展。
4.促进网络教研常态化发展。出台网络教研的考核和激
网络教研时,一般只有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参加,学
励政策,完善网络教研的理论,让网络教研更好地为教育教
网络教研时确定一个主题后,老师们围绕主题展开,
学服务。网络教研的核心组织就是教研组,作好教研组的教
研活动常规化,让网络教研新思想、新理念根植到老师的内
心深处,让网络教研融入到老师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老师们
工作的一部分。
及时发布网络教研动态反馈网络教研成果,整理好网络
教研活动资料,建好资源库,对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成果进
行评比,表彰先进教研组,让努力认真网络教研的老师们有
成就感,让老师乐意参与、积极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进而
推进网络教研的深人发展。
组织本学区兄弟学校参与其中,承担好本校网络教研任
务和学区学校间的交流展示活动。基于网络,建立好虚实相
结合的开放、合作、务实的网络教研平台,激发教师们的网
成立组织机构,组织老师们学习,让老师们了解网络
教研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 络
力量。
2018年,我们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均衡化发展
圆满收官,通过全县共同努力,城乡教育达到了均衡化发展。
教育硬件配备到位,特别是信息技术设备的高标准配备,老
师们的视野被打开,传统的教研思想也要随着相应的改变。
改变传统的教研的方式方法也变得迫在眉睫。改变传统的教
研方式,在保留传统的教研活动优势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
网络教研元素,让老师们乐于网络教研,积极参加网络教研,
让教研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佳绩。通过
通过新课程改革均衡化发展理念下的校本教研来提供专业引
领,带动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使校本教研常态化,促进教
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中获得专业成长,从而从根本上实
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了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其中教育内容、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堂的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的
评价体系以及教研方式方法都会随之改革与变迁。现代信息
技术,特别是是互联网、手机的各种沟通交流
APP
的逐渐
发展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速率。信息技术
飞速发展的时代,老师们的教研活动也有了更广、更深的内
涵和外延,老师们有了展示自我的更广阔的天地。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网络教研理论会更加的丰富充盈起
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生参与度很低甚至是没有。
由于主持人的发言可能会被别的老师们的留言刷屏,主持人
所发挥的主持作用减弱,主题教研便演变成了宽泛的无主题
教研了。
现在的网络教研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它有很多的缺点
和不足,但是,作为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否定它。不舍弃传
统教研,不拒绝网络教研,吸取各自的优点和长处,避免各
自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把传统的教研活动的优点继承下
来并且与网络教研的优势结合起来,争取让教研活动更加丰
富多彩,更加多元化。
三、基于网络教研的优缺点,我觉得网络教研应该如下
实施:
1.
教研这一新生事物,让老师们明确网络教研的目的和意义,
让老师们知道网络教研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网络教研的
缺点和不足,加大宣传,让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知道
这些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功半事倍。
网络教研以学校为基础、以老师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
网络教研最先要解决的是调动学校和老师们的积极性,只有
学校和老师们都积极参与进来了,网络教研才能具有旺盛的
生命力。只有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激情,才能让网络教研
有条不紊的扎实推进。
2.
备好硬件基础。让本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提供技术支持,对老
师们进行培训,为网络研修做好技术准备。做好骨干教师的
培训工作,让榜样的力量带动教师们共同成长。
3.
出各个教研组的教研带头人,先让教研带头人熟悉网络教研
的流程,先试点一下,等能熟练运用时,再带领老师们一起
教研,把网络教研纳人到学校常规教研中来,让其逐步成为
教研活动的主要部分。把网络教研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研的
工作中来,让网络教研成为老师们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
让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互补,网络教研虽然有独特的优
势,但是传统教研也有网络教研无法替代的环节。在日常的
教研中,进一步摸索网络教研的优缺点,把网络教研的优点
和传统教研的优点柔和到一起,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让日常的教研活动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内容变得丰满起来,
完善学校的信息系统,为老师们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准
研
究性学习,使老师们自主地建构网络教研的新的认知结构。
组织老师们具体实施
,一
步步地落实网络教研。选举
网络教研方式的改革创新,更好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 现
参考文献
胡新颖.2.〇时代下网络教研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模式微探
m
.读写
算,2019.03
[2] 李宇峰.基于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同伴互助指导学习模式构建研究[
J
].
中小学电教,2018.12
m
[3] 王建平;虞美燕.网络教研深化策略探微[
J
]教书育人,2015.12
[4] 邹琴;朱弘扬.基于网络教研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J
].中国
教育技术装备,
冯忠伟(1980 —),男,汉族,山东省泗水县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212
本文发布于:2024-09-13 19:3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227487421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