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更新时间:2025-05-04 16:13:00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3日发(作者:公孙冰海)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背景下开展的。第四次工业

革命是指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驱动下,社会生活和生

产方式的变革。我国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基

础教育阶段就开始接触网络,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引言

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信息化教学受到了国家更多的关

注,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引导,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

学习能力,为后续发展做好铺垫。但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应对学生做好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学生科

学、文明、安全用网,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能力。

一、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能够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给学生

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模拟展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网络安全事件。比

如,教师能够运用表演的形式,给学生创设角色扮演情境,由教师扮演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网友,咨询学生的个人信息,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这样的现象时,

需要怎样处理,是否能够将自己的信息告知网友,是否需要向家长或者老师等成

人求助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寻求最佳的处理方法,

从而推动学生对网络安全产生深入的认知,锻炼学生形成安全上网的习惯。例如,

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关网络安全的歌曲,引

导学生表演情景剧,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一些常见的网瘾少年现象等。之后,综合

思考网瘾的特点,指导学生互相展开深入讨论,理解网瘾对学生造成的危害。此

外,老师还可以创设辩论会的情境,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分析网络是把双刃剑的

问题,这样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也能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网络的双面性,从而正确

的使用网络。

二、明确规则,界定使用边界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具有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小学阶段学

生的自律意识较为淡薄,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自我迷失,比如,会游戏成瘾,这

是一种很可怕的行为,网瘾较深者会将所有心思都放在网络游戏上,严重者甚至

对现实生活不理不睬,终日沉迷于游戏中,即使在课堂学习环节,也不会专心听

讲,心里始终考虑网络游戏,这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再者,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点击一些非法网站或非法链接,

从而使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毒害。例如,在学习《保护电能方法多》知识内容

的阶段,教师可以从“良好的习惯很重要”“安全防护用软件”两个主题培养学

生进行学习。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推荐健康、绿色的网站,并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正

确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拒绝点击垃圾网站。而且,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

网络安全意识,教师应为学生制定规则,在信息课堂学习环节,应严格遵守教师

制定的规则,真正具有正确上网的能力。

三、明确界定网络安全规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律意识不足,好奇心又很强,所以,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世

界里,沉沦于网络游戏中,这不仅会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甚至会使学生丧失明

辨是非的能力,并在现实中模仿不良的网络创作,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

应明确界定网络安全使用规则,对学生做出硬性规定,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例如,在教学《FLASH绘图工具使用》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绘制一幅宁夏这座

城市的图片。部分学生在进行绘图的过程中,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影响,会产生恶

作剧的想法,故意丑化图片内容,并认为这只是一种搞笑的游戏,甚至会觉得这

是调节课堂气氛。为扭转学生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教师需要在传授学生基本操作

程序,让学生学会使用直线工具绘制图形,及对图形填色等基础知识后,更应对

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为学生推荐一些健康、安全的网站,让学生能够分辨出

善恶美丑,懂得这种丑化图片内容的形式,是一种缺乏道德的行为,从提高学生

的网络安全意识入手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三、结合实际教学案例

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时常会运用到案例教学方法。小学信息技术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会使用案例教学。教师主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

网络安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感受到网络安全对自身生

活的意义,进而不断调动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探究兴趣,在充分真实性以及具体性

的案例中,展示出教师的教学目的,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例如,教师在给

学生讲解《访问因特网》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

络不法分子会通过使用钓鱼网站视频的形式开展诈骗活动,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

下,为学生播放这些案例视频,引导学生直接感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网络安

全问题,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进而积极参与到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

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观念,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寓教于乐的教学形

式是符合小学时期学生的实际需要的。

三、知识问答,增加知识储备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应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

点开展,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以此对学生形成沉浸式教学引导。而知识问答活动就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在知识问答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也可以满足学生渴望受到关注的心理

意愿。对学生开展知识问答活动可以采取线上融合线下的模式,并通过开展周期

性的知识问答活动,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设

计的知识问题应充分关联信息技术安全知识,而这也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

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德育素养,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相

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对学生开展线下知识问答教学,可以通过分组的学生对

学生进行提问,并开展小组比赛,对获胜组别进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以此

对学生形成激励。而在线上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网

页内容,考查学生对其中弹出的一些不健康的链接或图片是否能够及时关闭。

四、创新网络安全学习路径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创新网络安全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网络安全知识学习渠道,以此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认知能力。首先,教师

应重视言传身教的育人作用,应明确信息技术教学并非单纯地对学生传递信息技

术理论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而这才是支撑学生顺利学习信息技术

的根本,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才能保证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

其次,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讲述生活中通过登录正规网站学习到的生活技能,

了解到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生活的知识,为自己家庭的生活解决了实际困难。

通过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网络安

全意识,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

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学生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做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熟

练地运用网络查询到相关的学习内容,还能够促进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的正常稳定

发展。广大任课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

计创新的教学模式,将网络安全教育贯彻到不同的环节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

渗透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起到熏陶教育意义,实现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不断提

升。

参考文献

[1]袁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研究[C]2022

[2]段长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

用,2021

[3]项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安全教育的措施[J].中小学电

教,2021

[4]崔玉芳.如何加强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学[J].新课程,2020

[5]季正辉.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0


本文发布于:2024-09-13 20:0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229018421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信息技术   教学   学习   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