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39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5日发(作者:皋思慧)

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德阳市旌阳区黄许博爱小学 范勇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一、一般心理特点

,、重视叙述理由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

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

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

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

力。

,、记忆力迅速增强

六年级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记忆力增强,使大脑

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

的一大前提。,、对报刊感兴趣

六年级学生一般都关心报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讨论文艺表演、体育比

赛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表现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

任心和浪漫色彩。

六年级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逐渐理解自己作为普通

社会成员的地位和角色,开始确立理想中“我”的位置,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力量到底有

多大。大部分学生懂得应做适合自己能力的事情。

,、学会讨价还价

班级选班干部时大多数人会立即表态:“我可不愿意当班干部,累死了”,“选上我

也不干”。如果真选上了,他内心会很高兴,而且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需要什么东西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其它手段与对方达成交换条件,“换取”

所希望的东西。

六年级学生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身

份、位置、任务和将来的作为,把生活目标与这些有目的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力所能

及”作为自己的行为座右铭,不要因为困难太多而失去进取的勇气。

六年级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学,学习压力很大。生活方面也不那么随便,受到更多的约

束。城市六年级女学生中大约有一半都出现了月经现象,心理活动更复杂。这些都表明,

六年级学生实际上已开始进入青年时期。

二、学习要点

,、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课程增加,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占有许多时间。提高学习

效率显得十分重要。

,、主动扩大知识面

除了主要课程之外,六年级学生还应涉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作为以后

学习的基础。有精力的学生可以对接触到的新知识进行主动的钻研。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

疑难题目,不要轻易地寻求一个答案就放过去。

六年级学生注意社会新闻事件,对于社会动态、自然灾害、交通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观

察能力,对历史上一些重要时期和名人轶事也比较关心,有些学生可以运用查阅的资料写

作,正面评论社会事件,对此,老师、家长应积极提高帮助。

三、应注意的问题

,、学会合作

六年级是小学生活最后一年,所以这些学生是小学生中的大哥哥、大姐姐,集体观念

比较起来应该最强。在家里也是小大人,应该理解大人做出的选择,同时知道自己应该做

的事情,而且应该懂得集体合作的意义。

,、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让六年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前面提过的力所能及。整理房间、擦

拭家具用品、清洗衣物等内务应该主动及时地做好。购买粮食、维修电器、劝阻成年人吵

架等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不要勉强去做。

为了指导孩子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事情让他做一做看,判断能力的大

小。一方面可以让胆大的孩子收敛一些,另方面可以让胆小的孩子增强自信心,在许多事

情上并不比别人差。另外,也让孩子明白,通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尝试做新的事情时,失败是难免的,不过多次失败会伤害自尊心,应注意保护孩子

的积极心态。

,、耍心眼儿

五年级后半学期开始,学生们变得伶牙利齿,能说会道,学会耍心眼了。

六年级学生懂得一些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了,有时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制造假象

迷惑家长或老师。六年级学生也学会指挥比自己小的孩子做事。坐在一边等着让小同学给

自己买吃的,或者让人家做事,自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指挥。也有的故意挑逗小同学之间

打架,在一边看热闹。这是受社会不良现象和电视动画片影响,开玩笑寻求刺激带来的行

为结果。喜欢指挥别人,凌驾于他人之上,也许表现出领导才能,但是如果孩子总是出坏

主意,让比他小的孩子做事,就要注意引导,必要时严厉制止,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集体做坏事

六年级形式的团体意识很强,在集体活动中可以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但是由于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常常为了团伙的利益冒险做坏事。

根据对几百名儿童行为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特别是假期成帮结伙的

很多。在9——12岁的小学生中帮派意识很重,一些家庭条件好、身强体壮、喜欢支使

他人的男孩子;模样漂亮、家里管教很松、有钱有物、行为自由散漫的女孩子都容易成为

帮派的小头目。十岁左右的孩子价值观念本来就不稳定,加上小头目的胡乱指挥,使孩子

们手足无措,心理偏激,经常盲目做事。一些胆小的孩子害怕受欺负,故意加入一个团伙

给自己壮胆,但在团伙内又不敢说话,盲目服从。


本文发布于:2024-09-15 20:4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044594221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孩子   社会   心理   应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