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5-05-07 20:42:47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资春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数学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是启蒙和入门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广大教师

在各个方面都做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学

习和推广。

一、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四大常见误区

1、热闹的气氛就是好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谓是费尽

心思去营造快乐学数学的氛围。在课堂上,学生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多样,表面十

分热闹,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接受着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

2、评价的尺度把握不到位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称赞是树立自信心的

有效途径,因此教师是尽可能的多表扬多奖励,做到少批评甚至杜绝批评。

3、合作学习就是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多采用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和共同发展的机会。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教师过多关注的

是是否分组或者分成什么形式的组,很少关心小组合作的实质即有效性。

4、上课就必须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

象、饶有趣味。

二、针对以上四大常见误区提出的相应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课程标准》向广大教师所提出的一个要求,利用实

物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此种热烈气氛中的结果却不是教师所追求的。

把大量实物作为教具引进课堂中,必然会吸引人的眼球,有的学生甚至边玩玩具和宠物边

听课。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在备课时想到这些细节的产生,因此在活动开展前或上课前作出

相应的规定如把宠物或玩具放入抽屉。同样地,活动进行中,学生这种热情的表现在让教

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要让他认识到:学生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倾听别人的回

答,加以思考。那么教师可以以小组比赛记分形式(随机从每组中请学生表达或表演,有

误者扣分记载),还可直接利用上课表现好的学生制作的教具作鼓励给予再表演的机会等等

方法来控制好课堂气氛,达到有动有静的学习最理想状态。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情境的创

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

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

动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

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

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更

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应重新构建科学的教与学的关系,既要从传统教学呆板的

模式中走出,又不能驶入只看到新课程浮华形式的怪圈、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先进的教学

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经验,去伪存真,脚踏死地,与时惧进,才能稳健

地推进课程改革,也才能真正走出“误区”,走进新课程。

篇二:小学数学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

教师必须在一节课后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

这次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课堂为什么效率低”“我们的

课堂能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一直萦绕这我,而这些思考,也一直伴随我回到了单位。可

能是第一节看的是数学吧,如: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感悟也

叫颇多。为了更好的说明上面的两个问题,以及今后我们的课堂应当怎样去做,接下来就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我们的备课上课能力呢?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

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解决策略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课前

调研

2、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抓准切入

3、教学实际要关注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亲历过程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有挑战性的。

解决策略:

1、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2、美丽的童话情境

3、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4、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

5、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

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解决策略:

1、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

2、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

究合作学习的热情。

3、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

的问题。

4、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

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

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四、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

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

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当然,

“数学双基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础,形成“花岗石的基础

上盖茅草房”的局面。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盲目的。我们应把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于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之

中。”

解决策略:

1、给数学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数学基础知识定好位,打好桩。

2、根据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帮助学生将它连成“知识链”;通过横向沟通,帮助学

生将它连成“知识网络”;再经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

以上是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笨拙见解,我想,如果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如

果能够做到“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

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那么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高”!而我们的教师也

会“名”!

篇三:小学数学课教学反思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面对的

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

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他们。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

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

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

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

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意义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

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

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判

断“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通过实践动手

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3、灵活课堂,轻松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

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

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

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

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

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

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

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

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判断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

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

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

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接着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

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

力。

总之,>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数学课堂更是魅力无穷。教师只有做有心人,

善学善钻善创新数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课堂会更精彩。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04:1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31559422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数学   教学   学习   教师   情境   课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