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4篇

更新时间:2025-05-05 00:31:37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郦晓莉)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4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篇1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

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

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

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

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

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

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

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

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

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

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

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

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

第 1 页 共 32 页

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

6_2=1260_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平时的教学不应

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

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

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

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

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

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

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

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

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

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

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

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

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

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刻地理解规律,才能熟练、恰当地

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 2 页 共 32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05:2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35559422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规律   教学   探索   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