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理解

更新时间:2025-05-04 19:29: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谌玲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理解

第一单元(一花一鸟总关情)

1.《白鹭》描写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突出了白鹭

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2.《落花生》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

程,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花生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品格,

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

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桂花雨》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

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的感情。

4.《珍珠鸟》一文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感情变化过程,让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人与鸟,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

第二单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1.《搭石》一文作者通过对乡亲们 “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

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

风。

2.《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

事。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

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

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选自《妙想科学》一书,是一篇介绍事

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为了让孩子了解“速度”这个概念,以孩子熟

悉的赛跑游戏讲述了速度这一抽象的概念,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让孩

子轻松领会了这一专用术语的意义,深深吸引孩子对科学的关注和好

奇。

4. 《冀中的地道战》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

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

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

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1.《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

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听到的可怕的

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牛郎织女》(一)讲述了牛郎赢得忠心耿耿、知恩图报的老牛的

倾力相助,在他的帮助下认识了向往自由、勇敢善良的织女,织女爱

慕牛郎勤劳善良、乐观开朗、关心他人的人品,放弃了荣华富贵,甘

愿与穷困的牛郎生活在一起,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牛郎织女》(二)讲述了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的干预下,被天河

隔开,从此天各一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星辰。王

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

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第四单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爱国情怀

1.《示儿》相当于遗嘱,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

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针对南

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还

只想着安乐的愤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已亥杂诗》诗人

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疾风迅

雷般的社会变革,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热情。

2.《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全文逻辑严密、语

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

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

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望。

3.《圆明园的毁灭》描绘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

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

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4. 《小岛》通过叙述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时与战士们

共享(小白菜)的故事。表现了海岛战士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

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怀。

第五单元(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

1.《太阳》一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

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松鼠》一文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

高超的搭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

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六单元(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1.《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的是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

况下,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

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2.《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引入

对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几件往事的回忆,

表现出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

的无限思念。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

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精彩极了”是慈祥的爱,“糟糕

透了”是严厉的爱。

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

1.《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描写了傍晚时

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

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枫桥夜泊》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前

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

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听,用动静衬托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

情。

《长相思》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

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2.《四季之美》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傍晚、秋

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

爱四季的感情。

3.《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

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

的情景,展现了一派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和赞美。

4.《月迹》记述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

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达了

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第八单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古人谈读书》中孔子认为不懂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所学知识要

默默记住,学习要永不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朱熹说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

第三要有恒。

2.《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

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悬殊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

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

感悟。

3.《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叙事散文, “长生果”加上引号,说

明它有特殊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

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

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08:2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46238422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表达   读书   诗人   生活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