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0周中心发言稿

更新时间:2025-05-04 19:30:46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7日发(作者:贲桐欣)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主备人: 年级:五年级 学科:语文 时间:2012-10-29

第十周集体备课

一、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每一篇都

充满了人间真情和爱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

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

一个“爱”字组织材料,文笔清新,揭示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生活哲理,让我们明

白了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是获取的道理。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节,交代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关系;第二至五节

是第二部分,介绍了儿子来探望他时种下了花草,来年春天,花全开了,高尔基感到很高兴;

最后一部分是课文的最后三小节,通过信的内容揭示出一个道理:生活中,“给予”永远比“索

取”愉快。

《艾滋病小斗士》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艾滋病者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

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的事迹,他为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

正的斗士。

课题“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题旨。艾滋病,是一种蔓延迅速,死亡率高

的传染病,是全人类面对的一种天灾。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正如课文最后南非前总

统曼德拉所言:“恩科西就是榜样。”人们应该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

滋病,关心艾滋病人。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围绕“斗士”二字展开,体

现了恩科西的可贵品质。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恩科西去世,点明题意。第二段(第

二—七自然段):叙写恩科西地幼年命运和他后来与艾滋病抗争、呼吁关隘艾滋病人、梦想

未来地具体事情。第三段(第八—九自然段):再一次交代恩科西离开人世,南非前总统曼

德拉十分痛切,赞扬恩科西是正确对待艾滋病的“榜样”。

二、 教学目标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学会本课的两个生字,并能用其组词、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深厚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

《艾滋病小斗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16个,其中田字格前面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深厚的父子情谊。

2.联系生活,体会、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

《艾滋病小斗士》

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四、课时划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2课时

《艾滋病小斗士》„„„„„„„„„„2课时

五、作业安排

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

六、教学流程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1.同学们,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去认识一个人,去感受一对父子之间的情谊。请打开语

文课本第14课,齐读课题。(板书: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①.高尔基是谁?②.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本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自读课本,在不会读的字上边标上记号,标出自然段序号,找

出问题的答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①.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②.“栽花赏花”以及

“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

2.读生字,组词、造句。

3.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叙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之间的两件生活小事。)

4.找出这两件事情分别是什么事。(同时解决了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

5.既然说到了“写信”,我们在四年级也学过了信的格式,现在请同学自读课文,找出

这篇课文中信的内容是哪些自然段。(7—9自然段)

6.请同学根据发生在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两件事情将课文分成三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点明高尔基的身份及他很爱儿子。

第二段(2—5):叙写儿子探望父亲时栽花,父亲欣赏儿子所栽之花。

第三段(6—9):叙写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感受父亲的教诲。

三、细读信的内容,体会高尔基的用意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体会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从课文中找

一句话来回答。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2.引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3.齐读这句话。

4.引导感悟“给”,永远比“拿”愉快。

⑴本文中,谁“给”了谁什么?(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

⑵鲜花代表——美好的东西。

⑶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指什么?(真诚的关心、热情的帮助、美好的环境„„)

⑷“给”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给予、奉献、付出)

⑸“拿”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高尔基欣赏儿子栽种的鲜花)

⑹“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享受、接受、索取、得到、收下„„)

⑺高尔基并不满足于儿子只孝顺他一个人,也不只是希望儿子只是栽种鲜花,他希望儿

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让“所有的人都需要”。

⑻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①奉献比索取好。②有所奉

献,就容易得到快乐。)

5.至此,你觉得高尔基是一位怎样的人?(课文第一自然段)

6.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课文信的内容,了解了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人,那么,这节课,

我们来看一看高尔基的儿子又是什么样的人。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细读课文,见识“儿子”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想一想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①时间:有一年。②地点: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

③高尔基身体不佳。④高尔基的妻子和他的儿子都很关心他的健康情况。⑤高尔基的儿子很

孝顺→从苏联和意大利相距遥远 可以看出来)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相关问题。

①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三句)主要写谁?(高尔基的儿子)

②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们读懂了什么?说出相应的理由。

5.学生朗读感悟,小组间可以交流。

6.了解学生朗读感悟,小组交流的情况。

① 高尔基的儿子年龄小、个儿小、力气小(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

② 高尔基的儿子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疲劳,心中想到的只是高尔基,只是希望他的爸爸能够早

日康复(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各种各样的花草)

③ “各种各样”写出了花草的数量多、种类多,也就意味着高尔基的儿子付出的劳动多。

④ “只有10岁”、“还没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等一系

列词语突出表现了高尔基的儿子很爱他的爸爸,几乎忘记了自己。

7.指名朗读2、3自然段。

三、细读4、5自然段,感受高尔基的儿子对他的关心、孝顺之意,以及高尔基对儿子的思

念之情。

四、展示所学收获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

3.建议同学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美好的东西和快乐的事情,去实践体

会“‘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著名哲理,并尽可能写出做时、做后的感受。

4.组织交流,展示收获。

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信 种花

“给”永远比“拿”愉快

《艾滋病小斗士》

第 一 课 时

一、传承诵读

二、揭题导入

1.揭示课题

2.质疑

3.出示图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4.生再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5.思考质疑的问题。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会引起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了解恩科西的命运,感悟不幸。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交流体会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作业

淮安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课时

一、传承诵读

二、复习导入。

1.写生字词。

2.学生说说这一课的大致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细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不幸。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读悟课文第三,四段。

感悟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语,体会艾滋病的疯狂可怕,体会恩科西不幸中的侥

幸。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细读课文第五,六,七段,感悟抗争

5.结合第一段,细读课文第八,九段,感悟关注

6.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学习三,四段的方法去继续理解和感悟课文。

7.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9.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总结: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作业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4-09-17 19:1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571504422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文   儿子   艾滋病   自然段   学生   科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