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阅读对话,判断正误

更新时间:2025-05-04 21:45:21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8日发(作者:似丽雅)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阅读对话,判断正误

第一篇: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阅读对话,判断正误

阅读对话,判断正(T)误(F)

A : Stand up.B: Good afternoon , Miss Li.C:Good afternoon ,

down,please.B: Thank you.C: Su Hai, please close the

(冷).D: Yes, Miss Li.()′s cold today.() Hai open

the window.()′s time for class ′s

第二篇:判断正误.2014-2

判断正误

(2013-2014下学期)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对)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

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

5、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

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对)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

8、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错)

9、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错)

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对)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

1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对)

13、时势造英雄。(对)

1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错)

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

想理论水平也越高。(错)

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错)

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错)

18、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错)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错)

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党制度。(错)

21、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对)

22、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错)

23、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

消除竞争。(错)

24、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

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错)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对)

第三篇:诗歌欣赏判断正误

Shigexinshang

诗歌欣赏(判断正误)

一、《观沧海》

1、诗歌开头两句中的“临”字统领全篇,流露出诗人眺望大海时

兴奋而庄严的心情。以下九句,都是些海上的景象。

2、诗歌的前八句是写实,后六句是虚写。

3、诗中第五至八句描写的景象,动静结合,如“树木丛生”“百

草丰茂”“秋风萧瑟”写的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

4、此诗写秋天的大海,萧索悲凉,情感低沉。

5、最后两句是古体乐府结束时的套语,一般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

但在诗中却与诗境融为一体,也可见作者之志。

6、“日月之行”四句,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的雄伟景

象,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7、全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在海水、山岛的景物描写和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浪漫想象中,融入诗人得胜归来的壮志豪情。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了大海的全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

壮观。

二、《望岳》

1、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被后世

尊称为“诗仙”,他的作品被誉为“史诗”。

2、全诗以“望”为线索,由近及远,虚实相生,抒发了作者勇于

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3、“齐鲁”是泰山的尊称。“夫”字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迫不及待的搜奇探胜之情。

4、颈联写远观泰山的阴天和晴天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字写出了泰山的

高峻。

5、五、六句写薄暮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夸张地写出了诗人对

祖国河山的热爱。

6、尾联直抒胸臆,写由望岳而生的登岳豪情,表达了诗人登上了

泰山的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包含生活的哲理——只有不畏艰

险去攀登,才能领略到“小天下”的境界。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

1、“潋滟”是水波摇动的样子。

2、这首诗是诗人与朋友一起在西湖饮酒游览,天气雨后初晴,诗

人饱览了西湖晴日与雨后的湖光山色,由衷赞叹,欣然而写的名作。

3、“水光”句是说西湖只有在天色晴朗,阳光照射的湖面,水波

闪动时才显得美。

4、“山色”句描写了雨雾弥漫的朦胧山色,令作者感到十分惊奇。

5、诗人以美景喻美人,运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表

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无限热爱与赞美。

6、这首诗抓住夏天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

里呈现的绰约风姿。

四、《钱塘湖春行》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春”字为线索,写出了早春西湖

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2、“水面初平”写湖水平静;“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

连,勾勒出早春的轮廓。

3、颔联写仰视所见的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喧闹嘈杂。“谁家”的

疑问,表现出诗人乍见莺燕的喜悦心理。

4、颈联描写花团锦簇、春草茂盛绿色醉人的美丽景象。以“乱、

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渲染了春天来临的勃勃生机,

给人以清新之感。Shigexinshang

5、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只爱绿杨阴里的白沙堤,对湖东美景不

满足。

6、整首诗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远近结合;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

色彩缤纷。全诗描写细致生动,语言质朴自然,体现了诗人清新淡雅

的审美情趣。

五、《黄鹤楼》

1、这是一首满怀乡愁的诗作。诗中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

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报国无门的情怀。

2、首联以神话传说开头,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也表现出诗人怅

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节的抒发作了铺垫。

3、颔联描绘黄鹤楼的近景,烘托出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

诗人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慨。

4、颈联写楼上眺望江景,树木稀疏、芳草衰败,更是勾起了诗人

思乡之情。

5、尾联呈现江上朦胧的晚景,表达诗人缠绵的乡愁。

6、这首诗是诗人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抒发了诗人旅途劳顿

的愁苦之情。

7、诗歌颇具绘画美,色彩缤纷,气象恢弘。诗中多处运用双声、

叠韵和叠音词,晴朗和谐,有音韵美。

8、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优美风光的作品。

六、《山居秋暝》

1、作者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这首诗体现了

苏轼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首联勾画出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清新、宁静、淡远,点明了

时间、地点。“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点出了山居

的幽静空旷,与“潭影空人心”中的“空”效果相同。

3、颔联写景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以动衬静,勾画出一幅幽静雅

致的山间月夜图。

4、颈联写浣女渔舟之喧哗,突出人的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

5、尾联写山居感受。任凭春天芳华凋谢,有此清秋佳景,我自然

可以留居山中。王孙是作者自指,末句表达了诗人决心隐居山林、远

离官场、以求洁身自好的君子情怀。

6、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村居民的

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恬淡无为的生活理想。

七、《送友人》

1、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送别诗。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

成高朗阔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悲伤之情和深

切的关怀之意。

2、诗中的孤蓬、浮云、落日、故人都是指远行的友人。

3、诗歌的三、四两句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

切关怀和依恋不舍。“孤”字写出了友人的孤单无依。

4、尾联写离别的场景,“挥手”写分离时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

豁达乐观;“萧萧班马鸣”以马喻人,带有分别时浓浓的哀伤。

5、整首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

人情美交织在一起,诉说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无限悲痛。

6、“浮云、落日”既是眼前之景,也比喻诗人自己。

八、《卖炭翁》

1、这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讽喻诗,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

本质,对统治者掠夺劳动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揭露,也表现了对

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2、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Shigexinshang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表现了他的悲惨境遇。“可怜”二字倾注了无限同情。

4、“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

宫使的蛮横凶残。

5、“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来表现卖炭

翁的无奈与悲愤。

6、就全诗来看,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

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为酬谢刘禹锡而写的。

2、首联直抒胸臆,表达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给全诗定下了感

情基调。“凄凉地”“弃置身”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

来。

3、颔联用了嵇康写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之情,

运用“烂柯人”的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无限怅惘之

情。

4、颔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仕宦升沉、

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诗因饱含哲理而成为千古名句。

5、尾联是点睛之笔,“长精神”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

志和乐观的精神。

十、《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是一首题壁诗。描绘了山中古寺院清晨幽深寂静的环境,表

现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尘外的隐逸情怀。

2、首联写古寺的肃穆幽深和宁静,“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

远。

3、颔联以竹经、禅房、花木描写出竹繁花茂的热闹环境。

4、颈联以内心感受来描绘后禅院的清净幽美。面对禅院美景,诗

人心中的尘世俗念顿然涤除,一片空明。“空”字既表达了宁静的内

心感受,也隐约流露出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5、尾联以有无声衬有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6、诗歌写出了环境的凄清,表现了诗人心情的落寞。

十一、《江城子 密州出猎》

1、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叙事到抒怀,“狂”字贯

穿,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作者要射杀猛虎来报答密州太守的知遇之恩,表现出作者壮志

踌躇的豪兴。

3、“酒酣”三句是写词人借酒消愁,感慨不受重用,流露出对朝

廷的不满。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词人自比冯唐,虽有

身世之感慨,实际上是渴望得到朝廷信任重用,表现出献身国家,立

功边疆的豪情。

5、“天狼”指的是金兵,作者表示他曾经抗击过敌人、建立了功

业。

十二、《蝶恋花》

1、这是一首怀人词,围绕“春愁”,巧妙地把女主人公漂泊异乡

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情思融为一体。

2、开头三句写词人立足险境极目远眺,孤寂和忧愁悄然而生。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借春景道出了词人的无

奈和凄凉,词人默默无言斜倚栏杆也没人知道,更让词人感到孤独和

凄凉。

4、“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写词人为了消释离愁,痛引狂歌,

而结果却使词人感到懊悔,反映出强烈的相思之情。

5、最后两句借景抒情,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和执着的态度。

词人的这种心甘情愿是前面“还无味”的根源。“伊”既是指思念深

爱的人,也暗寓词人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

6、“黯黯”表明日暮时分光线昏暗。

7、词中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等凄美景色,渲染出一种

凄凉的意境。

十三、《如梦令》 Shigexinshang

1、这首小令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首句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全消,但背

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3、“试问”表现出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

亲见落花而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

者内心的疑惑。“肥”的意思是繁茂,“瘦”的意思是凋零。

5、“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同时也暗含着

“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6、作者以花自喻,赞叹自己青春如花。

十四、《诉衷情》

1、这是辛弃疾晚年写的一首词,“诉衷情”是题目,这首词抒发

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2、开头两句运用班超的典故,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

难的情景。

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表明自己不受

重用,早已脱离前线,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前线的遗憾。

两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4、词的下片直接抒发自己未能衬年轻时建功立业,以致如今年华

逝去无法征战的后悔与无奈之情。

5、“未”“先”“空”三字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

6、这首词上片描写了两个生活场景,形成反差,下片间接抒发了

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之情以及对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

十五、《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1、这首词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

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2、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不仅是个人的离愁别绪,更

是忧国忧民的哀愁。

3、“却道天凉好个秋”表明词人已经摆脱了心头的沉重压抑,变

得轻松洒脱。

十六、《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这首词借用有关陈亮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也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悲愤。

2、开头一句写酒醉后的动作神态,表明他想要杀敌报国的愿望极

为迫切。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说将士们骑着快如的卢的

良马,用着很有力的强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词人已经实现了自

己的理想。

5、“可怜白发生”完全否定了前几句的理想,理想在现实中彻底

破灭。“壮词”也由雄壮化为悲壮。

6、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境。现实与梦境形成对比,现实中的

词人报国壮志难酬,只有无限的感慨和悲愤。

7、“沙场秋点兵”中一个“秋”字不仅点明了出征的季节,也渲

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十七、《四块玉 别情》

1、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绪的小令。开头三句直抒作者缠绵的相思、

真挚的爱情。

2、“杨花雪”语出苏轼的《少年游》,意思是说冬天的雪花如杨

花一般漫天飞舞。

3、“拂”字表达了主人公的无限愁肠。“人去也”饱含着离别时

的伤痛。

4、“凭阑”句写送别时情景的回忆。

5、小令抒发了送别时对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Shigexinshang

6、“一点相思几时绝”极言相思之情少。

十八、《天净沙 秋》

1、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了

作者的思乡之情。

2、“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是题目。整首词写萧瑟的秋景,

使读者感受到了沉闷压抑的情感。

3、“一点飞鸿”在曲中其实是喻指作者本人。作者希望自己像一

只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

4、最后两句从近到远用五色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洋溢着开朗

积极的情意,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5、这首小令将秋日迟暮之景和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前者

作为主旋律,表达了旅途漂泊之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十九、《天净沙 秋思》

1、全曲写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2、“古道西风瘦马”是对游子在旅途中凄苦状态的具体描写。

3、“小桥流水人家”是作者追求安适悠闲的士大夫生活图景。

4、首句有萧瑟之气,第二句却透平和温馨之气,前后不协调。

5、小令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二十、《水仙子 咏江南》

1、这首小令描写了江南的水仙,表达了对水仙的喜爱赞美之情。

2、“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

3、“看沙鸥”两句写出了江南人家生活的闲适自得。

4、全曲景物迭出,远近交错,各具情态,表达了欢快的情调。

5、“爱杀江南”直抒胸臆,“杀”字体现出对江南的厌恶。

6、曲中数词的运用,有力地表现了江南风物清丽、明快、富丽的

特点。

第四篇: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判断正误

四、判断题

1.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加两国组成。还有墨西哥(错)2.成

立关税同盟而产生的贸易转移效果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对)

3.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而使一个成员方的部分国内高成

本产出被来自其他成员方低成本产出的进口所取代而增加的收益。

(对)

4、专门贸易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应该是

关境(错)

5、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一样,货物所有权都曾进入过第三国。过

境贸易没有(错)

6、无形贸易(服务贸易)也反映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错)

无形贸易要肿么统计呢?话说,凤姐到美国去当搓脚妹,她赚的

钱要记入海关统计上么?要么?要么?

7、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绿灯补贴是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

(对)

8、所谓净进口是指某种商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不解释(错)

9、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

因。(对)

1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要素密集特征随其

生命周期的发展而 变化。(对)

11、非歧视性原则是WTO最重要的原则,主要通过最惠国待遇

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体现。(对)

12、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所以它是一种直接税。

(错)间接税 消费者掏钱,进出口商只是垫付

13、过境消费是指“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

费者提供服务”。(对)

14、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强调通过贸易顺差达到金银

流入的目的。(对)

15、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都具有法人(机构)地位。GATT

就是个条约(错)

16、总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国境

(错)

17、过境贸易的商品可以进行加工。人家只是借道过(错)

19、对于价格高昂的进口商品,采取从量(重量)计征关税的方

法比较有利。(错)

要是卖的钻石,按从量计征关税,估计还没一根黄瓜征收的关税

多。

21、关税同盟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只有自由市场可以

(错)

2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要素密集特征随其生

命周期的发展而变(对)

23、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也保护农业。只有工业(错)

24、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一种间接税。

(对)

25、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大于原材料的名义税率时,最终产品的

有效保护率大于其 名义保护率。(对)

26、采用滑准税的征收方式,高档价格商品的税率较低,低档价

格商品的税率较高。(对)

27、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国际贸易额。

世界出口总额(错)

28、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越好。经济危机就悲剧了(错)

46、卖方信贷指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或者进口国银行提供

的贷款。出口厂商(错)29、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各国竞相提高关税,关税壁垒大大加强。(错)超贸易保护

阶段,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增加,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同

时制度化 30、GATT东京回合谈判将国际服务贸易纳入多边贸易体系,

使得国际服务贸易有了国际规范。(错)乌拉圭回合:首次知识产权,

投资措施,服务贸易。东京回合:首次非关税措施 344

31、贸易条件93指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的比率。错出口商品价格

与进口商品价格比率,写反了。

3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国民待遇要求形式上的一致。(对)

33、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

晚期的重商主义也称重金主义。两个时期写颠倒了(错)

34、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

35、只要实行外汇倾销即可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鼓励出口(错)

36、贸易转移效果使得所有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错)

贸易转移更多的带来消极影响,并不会使所有同盟国的社会福利

水平提高。326不懂的,我可以讲。

37、无形贸易不显示在海关贸易统计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一个

组成部分。(对)

38、国际贸易是从世界的角度看国与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活动。(对)

39、贸易额和贸易量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反映一国的贸易发展

规模时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前者则不。贸易量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更客观(错)

40、无论货物还是服务,进出口都需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服务

不用,参见凤姐洗脚(错)

41、总贸易是以是否经过结关来划分进出口的。国境(错)

42、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或某类商品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差额,

称为净出口额。它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用金额表示。(对)

43、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国际贸易活动是由

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组成的。(错)

44、国际贸易真正出现大发展并开始形成世界市场,则是在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对)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第五篇: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阅读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

What colourare their pencils?

Here are 4 are red, yellow,green and

are John's , Mike's, Kate's and Lucy''s pencil is not yellow,

green or 's pencil is not Lucy's pencil is not

yellow or 's pencil is_____

A redB yellowC greenDblue

's pencil is_____

A redB yellowC greenDblue

's pencil is_____

A redB yellowC greenDblue

's pencil is_____

AredByellowC greenDblue


本文发布于:2024-09-18 07:2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615311423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词人   表达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