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怎样教育小学生

更新时间:2025-05-05 14:32:35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2日发(作者:睢浩气)

老师要怎样教育小学生

老师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 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教育小学的孩子们上有哪些方法呢?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分

享教育小学孩子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小学孩子方法一

一、小学生思想教育要坚持“爱”字当前

著名教育家捷乐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

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是学生的一种需要,对于学生

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希望老师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护

自己。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便会对老师产生依恋感、信

任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当对他进行教育时,他们从心里

感到老师是在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才会很好地与老师配合,甚

至做到“言听计从”。有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说: “这孩子就听老师

的。”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叛乱,产生孤独感、

自卑感, 更不会相信老师。所以很多学生言行不一,校内、校外判若

两人,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 甚至个别学生敢于唱“对台戏”。因

此,我们要对学生投去信任的目光,给予和蔼的微笑或一句关心鼓励

的话语,拔动学生心灵深处的弦。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相信老师的

每一句话, 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用平等的交流来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交流是人类群体活动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真诚的传递。长期

以来,师道尊严一直被许多老师所遵从。不少老师总把自己凌驾于学

生之上。居高临下,导致学生与之格格不入。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弯

下腰或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有亲切感,从而

愿意接近老师,与老师交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的心里感受。用商量的 口吻交流,学生会觉得老师信任他;能征求学生

的意见,学生会觉得老师尊他。学生只有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和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平等交流体验在许多

地方,如师生见面时,通常是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老师要么点点头,

要么“嗯”一声,这对学生来说很不平等。若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学

生会从心底里敬佩老师,从而放下戒心,敢于向老师吐露心声,坦露

真言,这种平等的流,可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让老师更易捕捉学

生的思想动态。

三、创建感恩平台,引导学生发现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在当今的小学生群体中,缺少的正是这种

“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常常听到、看到学生之间因为某种小事而发

生矛盾。那些小事不过是在走廊上被人撞了;在教室里被人把学习用品

弄 到了地上;有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因为长相等原因被人起了绰号;

有人弄脏了自己的 书桌……这些实属鸡毛蒜皮的小事, 却被部分学生

看成了天大的事情, 非要讨个对错或惩罚 一下对方不可。于是轻则口

出脏话,重则施以拳脚。究其原因,根子在于现今大部分学生都 是在

百依百顺中成长,他们关注自己多,关注别人少,从小养成了以“我”

为中心的习惯,容 不得别人对自己有任何的指划。他们觉得若不那样

“表示”一下,自己便是儒夫,别人会更加 “欺侮”自己。

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年幼无知,但不能任其发展,必须给他们以

正面的教育。 为此,可通过开展“夸夸我身边的人”、“我要感谢……”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向学生传递学会 感恩与宽容的思想;也可在班中设

立乐于助人、待人有礼、关心集体等表扬栏,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细心

观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把表现出色的同学名字写在上面,渐

渐地,他们学会了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也就不会对别人有过多的责难。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 中遵循基本的相处之道:一要善于发

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并且及时地送

上最诚挚的祝贺;二决不能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目中无人。

三要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过失。

教育小学孩子方法二

一、掌握批评的尺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意义在于使教育对象知美丑、辨善恶,

明是非,其中批评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

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明确批评的目的, 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

教育。而面对学生长出的“斜枝,”恨不得一下子“剪掉”这种情况

下所进行的批评,则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其实使每个学生

都有他的闪光点,老师 批评他是为了让他改下错误,使他进步,而不

是“落井下石”。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只要他改 正了,同学们仍然欢

迎他,老师也仍旧喜欢他,另外,对于一些看似不大的“小事”认为

可提 事不提,于是漫不经心地进行批评,这样的批评缺乏力度,学生

不会装进心里,自然也不会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怎么会改正呢?所以

批评重在掌握尺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与 地点、不同的事件,

批评的的力度也就不一样。要想得到学生的敬重,我们心中得有一把

心 子,在衡量学生时做到“荣辱皆忘”。只有掌握好了尺度,才能使

批评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使 犯错误的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

解和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换个角度,在 “杂草丛生”的心灵里播种希望

教学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学生真不少,他们自卑、失落,他们懵

懂无知,他们随心所欲。如果我们一味地教训、批评、教育收效甚微,

且有时取到反作用。不如换个角度,改变一下 思维定势在他们的“杂

草丛生”的心灵里播种希望的种子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

是很一般的学生,在老师充满信心与深情的关怀、鼓舞 下,也会变得

自信、开朗,进步神速。老师要用爱心为孩子播种希望。教育是一门

艺术,所 以光有爱心还不行,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双善于发

现孩子长处的“火眼金睛”。我们相信,老师要做播种希望的人,多

给孩子 表扬、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学习

的动力。

三、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引导共同进步

一般的孩子从小便生活在一个同伴群体当中,然而同伴的群体关

系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 响也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社会性的逐

渐发展,其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青少年对家庭与

父母的摆脱,需要到同伴中去寻找归属和依托,同时,同伴关系也是

他们寻求自我成长参照、获得各种新信息和习得交往技巧的最重要途

径。 同伴们所公认的规 范和标准在某些方面比长辈们的规范和标准在

心理上变得更为重要, 他们希望得到同伴的承认、理解和赞赏,开始

建立自己的固定同伴网络关系,朋友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

角色。 有的班集体,没有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为一小团体的不

正确言论和意识所左右,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不良心

理的形成和发展。在此方面,我们要多做引导的工作,让学生中的同

伴群体正向发展。对于后进生,我们还可以发挥同伴群体的监督作用,

从他们身上采集更多关于后进生的个人信息,为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促使群体中的成员共同进步。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5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9557064243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老师   教育   同伴   批评   交流   希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