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06:31:23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兴沛柔)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篇1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无疑在任何学生时代,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如今新课改的情

况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甚至在以后高考时会变成200分满分。

它是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

统称。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

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

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

成绩,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

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文

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可以因为你的谈吐优雅而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也

可能因为你的出言不逊而被他人拒之门外。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

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

的积极作用。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

验,归纳和总结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

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

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中,他们会接触到古

诗的魅力,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洒脱,又比如“天苍苍,

野茫茫,风草地见牛羊”的辽阔。还会体会到宋词的所表现诗人的感情,

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奈,又如岳飞的

《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所表现的他为报效的祖国的满腔热血。经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

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会使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加深

文化底蕴。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语文是一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

还有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语文学科的成绩提高,

还是为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语文的学习甚至可以影响到政治、历史、

地理、甚至英语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上才能学

好的,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

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科目的。语文这一学科就好比是一种工具,你只有有了

这个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

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圣诞节,而留下来传统的

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中国的年轻一代正

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

就学英语。但是对能否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

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这清晰的指出,我们正在受到外来

文化的严重侵蚀。当代的学生们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中华的古老文明则无

法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

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

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

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

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

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

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

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的社会上,写作水平是一项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处都

需要,假如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文笔和写作基础,是无法再社会上立足的。

然而,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更

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越早的积累就会有更多的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语文的学习会涉及到很多的文学名著,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必

定会受到一些名著的影响,会积累其中的一些名句和好词。从小就开始耳

濡目染的灌输这种教育,会让学生们在脑海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可以为以

后的写作提供灵感,有效的提高写作的水平。

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呢,便是

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语文作为人生中的启蒙

科目,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性。以上四个方面,

我想已经很明确的展现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情感

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可使他们有

获得美、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的美好感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

观以及人生观。从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的激发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作用;激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把语文定位为“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

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作用

情感教育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良好

的情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熏陶作用

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具有潜移默

化的熏陶作用。

(三)审美作用

情感教育可使学生获得美、感受美、享受美,有助于学生内化情感,

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情感教育的激发

(一)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语文

教师饱含激情地创设适当的情感教学,学生才能兴致盎然地学习,使学生

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有效地进行

智力活动和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

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情境,优化教

学效果。

(二)深入品析文本,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1.关键字词,让学生获得美

从文中找到抒发感情的关键字词,如“喜”“哭”“雀跃”“悲伤欲

绝”“欢蹦乱跳”“喜极而泣”等,,带领学生用内心去感受这些情感,

进入文章中的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2.品味佳句,使学生感受美

3.从文到图,让学生表达美

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图文并茂,看图结合课文,

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想,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美

学生大声地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学生表达出美,

体会到美。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语调,掌

握好停顿点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和求知感,

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美感。

(三)拓展延伸阅读,加深体验情感

只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好课本课文后,再引入多篇课本外的文章供

学生阅读,充实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加知识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可有效

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之中。学生运用良好的心

理状态、合适的情感态度进入学习中,既可以愉悦地完成学习,又可以更

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12:2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324790425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语文   情感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