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西安新知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5-05-05 18:57:07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胡密)

【语文】西安新知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1

.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hóu

lónɡ

juàn

liàn kān chēng

jiān

ɡēnɡ yún

jiān zhí

shuā jiānɡ

biān

kēnɡ shēnɡ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供

串供

B

.家燕

海燕

C

.血泊

湖泊

停泊

水泊

D

.惊吓

3

.从下列三个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填在括号里

险胜

力挫

轻取

在我校进行的五年级男子篮球比赛中,一班以

20

15

战胜五班,八班以

28:6

战胜

( )

班,三班以

38

37

战胜

( )

七班,六班以

40

38

战胜

( )

上届冠军二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讲的知识我全懂了。

B.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C.我们班人数是全校最多的班级。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好好订正这道题。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B

.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C

.早晨

,

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D

.如果大家都讲卫生

,

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够了,

船长说:

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B

一个星期吃一次。

队长声音小了。

C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

·

拉格洛芙。

D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7

.我帮句子排排队。(

①我们一定要消灭它!

②它身上携带

60

多种病菌。

③苍蝇身体内的细菌比体外细菌多

816

倍。

④一只苍蝇有

6

只脚,一只脚携带

100

多万个细菌。

⑤你看,这不是大敌当前吗?

⑥一只苍蝇一生至少能繁殖

36

万只后代。

⑦苍蝇是传播细菌的坏蛋。

A

.⑦②④③⑥⑤①

B

.①④⑥③⑤⑦②

C

.⑦①②④③⑥⑤

D

.⑥②④③⑤①⑦

8

.语言表达。

一些广告词常巧妙运用一些成语或词语中的同音或谐音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面对以上现象,妈妈认为这些广告商,为了夺人眼球,乱改词语,无端地造出一个词语

来,不喜欢!爸爸觉得挺好的,这不叫错别字,这是巧妙利用谐音,广告有创意!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回忆所学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

1

)古典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绚丽多彩的瑰宝。读古典名著,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

中的诸葛亮是个

_____________

的人,相比之下,周瑜则是个

____________

的人;读了武松

打虎的精彩片段,我们还领略了武松的

___________

;见识了

____________

的石猴;从《红

楼春趣》中,我们看到了一个

_____________

的宝玉。

2

)前半学期,我们了解了古代不同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儿童种瓜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也傍桑阴学种瓜

;有描写儿童玩冰的诗句

稚子金盆脱晓冰,

_____________”

;有描写儿童在牛背上吹笛的诗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

______________

3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

________

,课文选自《

__________

》。

10

.(

1

)《红楼春趣》选自清代小说《

_________

》,讲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

筝的热闹场景,贾宝玉是主要人物,他性格

_________________

2

)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我们学习了

____________

的《从军

行》、

_________

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_________

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三位诗人虽然时代不同,但都有一颗爱国心。

3

)下列关于汉字知识不正确的是:

( )

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B

.汉字书法是一门艺术,我国有许多书法家,如智永、怀素等。

C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三国时期使用。

D

.楷书一直通行至今,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4

《青山处处埋忠骨》

忠骨

__________

的意思,文中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

场上,通过查资料,我还找到了为国牺牲的英雄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他们都有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民族责任感。

5

)为下面的图片配上《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

___________

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

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看视频等。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

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他们会时时翻阅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

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

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

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

材料四

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

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

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1

、材料中的

低头族

指的是(

A

.长期用电脑工作的人。

C

.无论何时何地,都

低头看屏幕

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

1

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

( )

2

)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

( )

3

)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 )

4

)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让脑部受到过渡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 )

14

、小王的爸爸一回到家就会在沙发上拿着手机

葛优躺

,妈妈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

说:

白天工作太累了,我玩手机就是想放松放松。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选取合适的理

由,替小王劝劝他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

...

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5

、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誉之曰(称赞)

C

.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B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D

.或曰(或者)

B

.长期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的人。

D

.吃饭还看手机的人。

12

、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简要概括,字数控制在

15

个字以内)

16

、请用

标出句子的停顿处并写出它的意思。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断

4

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

17

、楚人自认为他的矛

______

,他的盾

______

其人弗能应也

的原因是

______

。(前两

空用原文语句)

18

、如果你是这位楚国人,该如何推销自己的

呢?

______

19

自相矛盾

已演变成一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类似这样

的人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温暖的亲情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

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备看了没有?寒潮

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去……”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

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

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有寒潮,你加衣服了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

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就打了一个打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

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

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关怀给

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儿发愣。

20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不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絮叨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从第

1

自然段

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

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

这两处细节描写中,可以

体到

______________

22

、在文中找出老王

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的原因,用波浪线画出来。

2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

描写,表现了

______

,这样的结尾具有照应题目、深

化主题的作用。

24

、短文中的人和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写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

25、习作表达

题目:______,我为你点赞

提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如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高贵友”那样,平凡的

生活中,总有一些努力奋斗的劳动者让我们想为他(她)点赞。你想为谁点赞,先把题目

补充完整,然后选取一、两件事写一写你为他(她)点赞的原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和地名。

1

.锻炼

喉咙

眷恋

堪称

监督

耕耘

兼职

刷浆

鞭策

吭声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

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

点。书写时要注意

炼、喉、眷、堪、督、耕、浆、鞭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

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D

【解析】

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读音的识记和积累,本题中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D

项。

A

项:供职

gòng

供认

gòng

供水

gōng

串供

gòng

B

项:家燕

yàn

海燕

yàn

燕子

yàn

燕山

yān

C

项:血泊

湖泊

停泊

水泊

D

项:惊吓

xià

吓呆

xià

吓唬

xià

吓人

xià

3

轻取

险胜

力挫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

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

语。

险胜:在比赛中以极小的优势取胜。

力挫:奋力击败。

轻取: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本题指八班以

28

6

战胜四班,八班比四班多得到

22

分,说明八班轻易取胜,应选择

;指三班以

38

37

战胜七班,三班只比七班多得到

1

分,说明三班在比赛中以极小的

优势取胜,应选择

险胜

;指六班以

40

38

战胜上届冠军二班,说明六班奋力击败上届冠

军,应选择

力挫

4

A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

病句辨析,要找出有病因的句子。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

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

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辨析出病句。

A 正确。

B 有误,病句中“感动”与“激动”意思重复了,去掉“感动得”或者“激动的”即可。

C 有误,病句中“人数是……班级”搭配不当,去掉“班级”即可。

D 有误,病句中“避免”与“不”意思重复,删去任意一个即可。

故选:A。

5.A

【解析】

A

【解析】略

6

A

【解析】

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根据每句话的不同选项选出标点符号的有误

的是

A

项。这句话应改为:

够了,

船长说,

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

你的手枪在吗?

7

A

【解析】

A

【详解】略

8

.广告巧妙利用谐音,让大家在短时间内记住广告内容,可以有效地宣传产品,是一个有

效的宣传手法。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根据题目的提示和个人理解,同学们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即可。

同学们先确定自己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这个做法,还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如果同学们支持这

个做法,可以从广告的用法和特点方面进行说明。如果同学们不支持这个做法,可以从用

字规范、词语意思等方面进行说明。如果同学们保持中立态度,可以综合评价这个做法的

优缺点。

示例一:广告巧妙利用谐音,让大家在短时间内记住广告内容,可以有效地宣传产品,是

一个有效的宣传手法。

示例二:广告乱改词语或无端造词很容易混淆大家对正确词语的印象,不利于语言健康文

明的发展。

示例三:广告词可以根据产品情况适当运用谐音来进行宣传,不仅体现了产品特点,也有

利于产品的宣传。但是,广告要合理运用谐音,尽量不使用一些寓意不好的词语,以免产

生反效果。

9

神机妙算

阴险狡诈

英勇无畏

勇敢无畏

性格随和

童孙未解供耕织

彩丝穿

取当银钲

短笛无腔信口吹

萧红

呼兰河传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1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

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

只需要

三天

。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

到了十万余支箭。

武松打虎,《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

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

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

后被世人传为佳话。

《红楼春趣》,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

词》,是这一回的第三个情节,也是尾声,讲的是宝玉、黛玉等青春年少在大观园里放风

筝的故事,也是大观园最后一次快乐而纵情的聚会。

2

)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

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

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原文: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

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

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宋代雷震《村晚》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

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

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3

)《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主要描写了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祖父的院子里

玩耍的经历,祖父教导作者分辨谷子和狗尾草,作者跟着祖父铲地、拔草、种菜、浇水

,

作者玩累后,就直接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睡觉。全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童年

生活的留恋。

萧红:民国时期女作家。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被誉为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笔名

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0

C

【解析】

红楼梦

率性纯真

王昌龄

杜甫

陆游

C

忠臣的遗骨

黄继光

邱少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1

C

【解析】

11

C

12

、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

13

√ √ √ ×

14

、爸爸,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分析】

1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材料一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

低头看屏幕

可知

低头族

指那些不论何时何地都低着头看屏幕的人,故

C

项正确。

12

、本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介绍了

低头族

的含义,材料二画了

低头族

的神态,可以简单概括为:当今社

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

1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

)由材料四

由于

手机社交

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

流。

可知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故该项说法正确;

2

)由材料三

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

感上的缺失

和材料四的事件可知,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且影响家庭

和谐。故该项说法正确;

3

)由材料三

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

可知长

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故该项说法正确;

4

)由材料三

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

低学习和工作效率

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降低学习效率。故该项说法错误。

14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结合材料中长期接触电子产品的危害进行劝说,语言得体即可。例如:爸爸,您总是

玩手机会影响您的视力,而且咱们都很长时间没有沟通了,散步交流也可以放松身心的。

D

【解析】

15

D

16

、夫

/

不可陷之盾

/

/

无不陷之矛,不可

/

同世而立。意思: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

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7

于物无不陷也

物莫能陷也

因为他自己把

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

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18

、卖矛的时候,可将自己的矛和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

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证明自己的矛的锋利,也能证明自己的盾坚固。

19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刚刚还在劝别人要守信,自己却不完成承诺别人的事。

【分析】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

我的盾很坚固,无论什么矛

都无法穿破它

!”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

穿破!

有人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

,那个人被问的哑口无言。什么

矛都刺不穿的盾和什么东西都能刺穿的矛,不能同时出现。

15

、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或曰:有人问他。或:有人。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朗读节奏和句子的理解。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的意思是什么矛都刺不穿的盾和什么东西都

能刺穿的矛,不能同时出现。故正确的句子停顿为:夫

/

不可陷之盾

/

/

无不陷之矛,不可

/

同世而立。

17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

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

知,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前后矛盾,使自己不能自圆其

说。

18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结合自己的想法完成,言之成理即可,但要避免

自相矛盾

示例:卖矛的时候,可将自己的矛和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

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证明自己的矛的锋利,也能证明自己的盾坚固。

19

、本题考查了对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的理解。

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而被世

人笑话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后用

自相矛盾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写一个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例子即可。

20

文中指儿子对父亲的嘱咐不放在心上。

文中形容老王说话啰嗦。

21

、老王对儿子深深的牵挂之情。

22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关怀给住在北风起处的

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23

心理描写

老王困惑、内疚、有所醒悟的心理。

24

、儿女总是将父母对自己的爱视作理所当然,而自己对父母的爱却看作是一种馈赠。我

们要回报父母的爱。

【解析】

20

、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理解。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的,不放在心上。文中指儿子对父亲的嘱咐不放在心上。

絮絮叨叨:絮絮:不断重复。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文中形容老王说话啰嗦。

21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说明老王一整夜都在想着儿子。

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

说明老王惦

记儿子,惦记寒潮快到武汉了,儿子有没有准备厚衣服。这两处都在体现老王对儿子的牵

挂。

22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联系上下文查找老王愣住的原因,一开始老王听着母亲的絮絮叨叨,以及母亲对自己的关

心,当听到母亲回答

雪还在下呢

,老王这才愣住了,自己的关怀的只有儿子,而把老母

亲忘记了,找到下文中关于这段的描写,用波浪号画出来即可。

23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这句话是老王自己问自己的话,在心里问的,

并没有说出来,所以是心理描写。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

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却对父母少有牵过。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

有所醒悟。

2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王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急切和牵挂。对于

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漫不经心和不耐烦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态度是:对母

亲的絮叨也有不耐烦,对母亲的关怀也有理所当然之感,但后来产生了理解、内疚和感

慨,也回问了母亲的情况。

25、

阿姨,我为你点赞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无

疑是在警省我们后人:只有源源不断的择善并从之,才能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师”。现如

今,择善变得很简单,只需动动手指,点一个赞即可,这种方式大多是在互联网上进行。

今天,我要为生活中遇到的一位普普通通的阿姨点一个赞!

霏雨初霁,晚春的这个早晨显不出“杨花落尽子规啼”的凄惨,只有缕缕暖阳春雨

的舒畅。我与母亲闲在家中无事可做,便趁雨歇之时出去散步。 我与母亲漫步在路边,走

着走着,突然间,我们的目光同时被锁定在了近处一个不起眼的摊位上,只见几十个环卫

工人正在那摊位旁似是在领什么东西。

我与母亲走上前去,看到摊位里一位个子不高,身穿红色马甲的阿姨,正将摊位桌

子上摆放的热气腾腾的豆浆挨着个儿的发给那些环卫工人们,嘴里还不停的说:“你们辛

苦了!”我自然而然的认为定是社区的“福利”,便脱口而出一句:“这社区真是想的周

到呀!”可谁知,我话音刚落,那位“社区阿姨”便说:“小姑娘,我可不是社区派来的

哦!”“那您总不会是自掏腰包买的这些豆浆吧?”我诧异地问道。红马甲阿姨擦了一下

额头细密的汗水,回答道:“当然是了!我妈妈曾经就是一名环卫工人,我晓得这份工作

有多么辛苦,一直惦记着要为他们做点事情。如今,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就想用这种方式

来实现我的小小愿望。”她一边解答着我的疑惑,一边还不忘递给环卫工人们豆浆,“平

时我都不在这里看摊位,谁有需求都是自己来取的……”“那您不担心过路的人占便宜

吗?”我打断她的话,惊诧地问。“那也一定是有需求的人啊!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

这块‘福田’还越发的增大了呢!”她笑着说。 我被红马甲阿姨这番话深深打动了,立即

拉着母亲一起派送起“爱心豆浆”来。那一刻,我的体内似是涌动着加了蜂蜜的豆浆一样

甜滋滋的,沁人心脾!让我忍不住从心底里为这位善良的阿姨竖起大拇指,点一个大大的

赞!

让我们挺直胸膛,调好焦聚,用明亮的目光,去发现,去寻找,去欣赏暖心的善

举,为他们欢呼,为他们喝彩,为他们点赞!做一个择善者,你不仅会拥有快乐,温暖,

更会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人生……

本题考查半命题的作文,要求以“______,我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写在你的生

活里,在你心灵的深处,想为谁点赞?回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想想谁的行为感动过你,

你想为谁点赞?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可写从媒体中看到、听到的,可写自

己身边的。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感动,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时要注意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

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

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16:1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338252425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考查   词语   本题   儿子   接触   句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