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操作指标

更新时间:2025-05-04 13:59:28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8日发(作者:植嘉泽)

附件1

温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操作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评估标准

1.完全小学宜设6班、12班、18班、24班、30班、36

班;

C1 学校原则上以法人为单位申报,单法人集团校可以整体

2.初级中学宜设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42

学校申报,多法人集团校按校区申报;6-11个班的独立初中也

班;

规模可以申报。

3.九年制学校宜设9班、18班、27班、36班、45班、

54班。

C2

1.小学每班人数不超过45人;

班级

2.初中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

人数

小学、初中和九年制学校平均班额不超过48人。

评定说明

评定结果

自评认定

A1

学校

规模

B1

规模

班额

A2

建设

标准

B2

校舍

用房

每班有标准的普通教室,小学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50㎡

(08年后建成的学校不小于61m²);初中每间使用面积不

1.每班有符合标准的普通教室;

C3小于56m²(08年后建成的学校不小于67m²);九年制学校

2.学校有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

教学分别套用小学、初中标准。

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以及仪器室、图书馆、心

用房 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宜的教学辅助用房,且总使用面积达

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舞蹈室等教学辅助用房。

到《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试行)

》(浙教计〔2003〕105号)III类标准要求。

C4 学校有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及广播 有满足办学需要的各种办公用房,且总使用面积达到《

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校史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等管理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试行)》

用房房。(浙教计〔2003〕105号)III类标准要求。

C5 学校有教工宿舍、师生食堂、开水房、汽车库、配电 有满足办学需要的各类生活用房,且总使用面积达到《

生活房、师生厕所等生活用房,寄宿制学校有相应的学生宿舍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试行)》

用房、浴室等用房。(浙教计〔2003〕105号)III类标准要求

第 1 页,共 7 页

B3

用地

建筑

初中规模在6-12班的,套用12班标准,其他规模的采

*C6 1.校园生均用地面积达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普通学校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生均占地面积可降低要求(但不低于

评估标准的85%);用地面积以土地证为准,如无土地证

用地建设标准》(DB33/1018-2005)III类标准的要求;

则以围墙为界计算;有寄宿制学生的应按寄宿生数另外增

面积 2.有寄宿制学生的,应另增加相应面积。

加人均1m

2

占地面积。

1.校舍建筑面积达到《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

*C7

学校评定标准(试行)》(浙教计〔2003〕105号)III类

初中规模在6-12班的,套用12班标准,其他规模的采

建筑

标准的要求;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生均建筑面积可降低要求(但不低于

2

面积

2.有寄宿制学生的,按生均5m的面积增加学生宿舍面

评估标准的85%)。

积。

1.学校选址合理,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

C8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 学校应提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报告。属于危

学校全要求;房的,应提供加固或拆(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等相关资

选址 2.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料;新建、在建校舍应提供相关工程建设资料。

3.校园内无危房存在。

C9 1.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区明

布局确;

规划 2.学校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校园总体建设规划。

学校布局合理,有经规划部门审批或相关部门审定的校

园规划总平图。

A2

建设

标准

B4

建设

标准

C10 1.小学普通教室建筑层数一般不超过4层;

建筑 2.初中及九年制学校普通教室建筑层数一般不超过5层 学校应提供具有资质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等资料。

层数。

C11

1.学校建筑应采用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校舍

2.耐火等级,楼房不低于二级,平房不低于三级。

结构

学校应提供具有资质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等资料。

C1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照明条

各教室及功能教室双面采光,通风优良,室内日光灯数

采光件,照明符合《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

量足够,桌面照度达到规定要求。

照明。

B5

学校

产权

*C13

学校 学校已办齐土地证、房产证。

产权

学校虽未办齐“两证”,但有长期使用土地的凭证和校

舍建设立项、竣工验收材料或房屋长期租赁协议。

第 2 页,共 7 页

B6

人事

编制

C14

教职 在编教职工人数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工数

C15

队伍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且全部具有教师资格。

结构

C16

教师 小学、初中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到95%。

学历

在编教职工人数不低于省定编制标准的98%。县镇小学

、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21、1:16;农村小学、初中师生

比分别为1:23、1:18。

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初中不低于88%,小学不低于

91%。音体美专职教师基本配齐。专任教师98%以上有教师

资格证,新录用教师两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

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

学历达95%以上,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5%

以上。

B7

队伍

结构

A3

师资

队伍

1.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比例符合核定标准,一般小学、初

1.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小学达55%以上,初中达

C17中专任教师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比例分别达55%、67%以

67%以上;

中高上;

2.小学中级职称、初中高级职称教师中非本校工作经

职称 2.城镇学校教师(小学中级、初中高级)在农村或薄弱

历2年及以上的比例不低于10%。

学校任教2年及以上的比例不低于10%。

C18

代课 公办学校没有1年及以上的长期代课教师。

教师

公办学校允许有1年以内的临时代课教师,但不得有1年

及以上的长期代课教师。

C19

学校已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脱产和校本培训 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培训、考核、使用等相关制

规划

考核机制健全;学校有5年一轮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度,已制定5年一轮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制度

C20

学校每年参加并完成规定学时集中培训的教师人数达 学校教师每年参加90学时及以上集中培训人数达专任教

集中

到教师总数20%以上。师总数的20%及以上(2011年达10%也可以)。

培训

C21

全体教师按要求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技术

(初级或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培训

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学习、培训取得相应等级或证书,均

予认可,例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证书、浙江省微软

携手助学创新教师培训证书、省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证书,等等。

B8

教师

培训

C22

学校每年安排不低于日常公用经费10%和教职工工资总 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专项支出不低于日常公用经费

培训

额2.1%的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支出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2.1%,并合理使用。

经费

第 3 页,共 7 页

B9

图书

资料

1.生均图书册数:小学20册及以上,初中和九年制学

C23

校30册及以上;

生均

2.年生均更新图书册数:小学1册及以上,初中和九年

图书

制学校2册及以上。

1.生均图书册数以馆藏图书为准;

2.年更新图书根据上年的新增图书册数计算;

3.小学6个班,初中及九年制一贯制学校9个班及以下的

小规模学校可放宽至标准的80%

1.学校年征订报刊种类:小学50种及以上,初中和九

C24 1.当年征订的报刊杂志达到规定的要求;

年制学校80种及以上;

报刊2.小学6个班,初中及九年制一贯制学校9个班及以下的小规

2.学校工具书、参考种类:小学100种及以上,初中和

资料模学校可放宽至标准的80%

九年制学校180种及以上。

1.小学科学按每4人一组配备;小学教学和初中科学、

C25

数学按每2人一组配备; 执行《浙江省小学及初中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

理科

2.平行班8个及以下,每4个班配备一套;平行班8个及》(2010年5月修订),种类达到《目录》的90%。

仪器

以上,每6个班配备一套;不足一套的按一套配备

A4

教育

装备

B10

教学

仪器

1.音乐按照教育部2002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学器

材配备目录》、《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C26

执行。

音美 种类达到《目录》的90%。

2.美术按照教育部2002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学器

器材

材配备目录》、《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执行。

C27 体育设施种类达到《目录》一类必配器材的85%,二类

按照教育部2002年《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

体育器材中篮球、排球、足球三项器材不得少于两项,同时根

执行。

器材据学校特色配置相应"选配器材"。

C28 教室里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中控台、投影仪、投影幕

每班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每班教室均配置100M及

班级(或电子白板)等;其中电脑包含教师的笔记本电脑,投

以上的网络接口。

媒体影仪和投影幕也可由大屏幕等离子或液晶电视代替。

C29 1.学校可用计算机数量达规定要求,生机比小学7:1

生机比指学生数和学校现有所有可用电脑数之比;师机

电脑、初中6:1;小学、初中师机比达3:1;

比是指教师数和教师教学用电脑数之比。

数量 2.所有教师办公室配有计算机。

B11

信息

环境

第 4 页,共 7 页

1.健全的校园网应包括规范的网络综合布线、独立的网

络中心机房、出口路由设备、核心交换设备、汇聚层(接

C30

学校有健全的校园网,带宽达1G及以上,校园网能覆入层)设备等等; 2.网络核心层到汇聚层或接入层的线路

校园

盖全部教学场所,并具有相应的网络安全设施。速率达1Gbps; 3.拥有防火墙、入侵检测、杀毒软件等安

网络

全设施,规模较大的学校独立配置,规模较小的学校可由

市、县(市、区)中心配置管理。

1.校园广播系统覆盖全校所有功能场所,满足进行全校

公共广播以及分区播放的需求;2.校园电视系统可以是闭

C31

学校在校园网基础上,建成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路电视系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点播和收看;3.校

四大

系统、校园通讯系统和校园安防系统。园通讯系统包括校内的固定电话和校园短信平台;4.校园

系统

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紧急求

助呼叫系统等。

1.学校有统一用户认证系统,可以学校为单位,也可纳

C32 学校有统一的网络用户统一认证,有教育教学管理平入市、县(市、区)的统一平台;2.具有学校基本信息以

管理台、应用工具软件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等,并按要求完善和及学籍、公文、教务、财务、教师、学生等管理系统; 3.

应用及时更新数据库。建成学校资源库(形式包括web、ftp等),建立资源上传、

应用和管理考核机制,及时更新资源内容。

C33

学校有围墙、校门(包括门卫室)、校牌、旗杆、硬 学校大门宽敞,围墙封闭良好,硬化路面平整,校园绿

校园

化路面、绿化等配套设施。化合理,旗杆位置适宜,校牌标志明显。

配套

*C34

学校有一定的集中绿地;不种植对学生身体有害的植

生均绿地面积可降低要求(但不低于评估标准的

绿地物;生均绿地面积:小学达1.2m

2

及以上,初中和九年制85%);环形跑道内草坪可计绿地面积;分散种植的灌木

面积

学校达2.0m

2

及以上。

、乔木按冠幅投影面积计算。

小学24个班及以下规模,有4道60m直跑道;24个班以

*C35

上,要有200m及以上环形跑道。初中和九年制学校24个班 田径场可降低要求(但不低于评估标准中的85%,环形

田径

及以下规模,有4道100m直跑道;24个班以上初中有200m跑道和直跑道长度应以10m取整)。

、九年制学校有250m及以上的环形跑道。

C36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初中和九年制学校每6个班配一个

学校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场地,蓝排球场数

篮排篮排球场;小学每6个班配一个篮排球场或面积相当的体

量(含环形跑道内)达到规定要求。

球场育活动场地。

A4

教育

装备

B11

信息

环境

A5

校园

条件

B12

校园

条件

第 5 页,共 7 页

C37

2

学校卫生(保健)室建筑面积大于15m,配有最基本

卫生

的药品和器械。

卫生(保健)室配有体重计、肺活量计、血压计、听诊

器、灯光视力表、辨色图谱、诊查床、卫生箱、紫外灯、

体温计、担架等器械;以及外伤及降火、退烧、伤风、感

冒、咳嗽等常用药品。

A6

医疗

卫生

B13

医疗

卫生

1.寄宿制学校或学生数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

C38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生数600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

卫生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人员 2.鼓励校内卫生机构以托管、购买服务等方式,与当

地医疗机构合作,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

1.寄宿制学校或学生数600人以上非寄宿学校至少配备

一名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专兼职保健教师应由有一

定卫生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3.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的,

要确保学校日常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C39 1.食堂、小卖部(超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2.超

校内食堂设施和超市(小卖部)符合食品安全法及卫

食品市(小卖部)有工商执照和卫生许可证;3.由食品进货查

生防疫有关要求。

安全验制度、索票、索证制度;4.有食品留样制度。

C40

学校向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水质符 学校有自备供水(需提供饮用水检测报告)或二次供水

饮用

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安全等管理制度。

水源

1.教学楼、宿舍楼的楼梯口、走廊等均设有应急照明

灯,并能保证正常使用;2.教室、走廊等校园广播在紧急

C41 学校配有应急照明灯、应急广播系统以及必要的消防

状况下,能正常广播;3.校园建筑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安全、防雷安全设施设备等;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等

并确保有效;各安全出口不得封闭,在楼道等出入口显著

设施位置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位置设置消防疏散标志;4.校园建筑物有符合安全要求的

防雷设施。

A7

安全

工作

B14

校园

安全

C42 在学校周边交通干道上,有明显的禁鸣标志和减速慢 学校主出入口两边各150m范围内,有明显的禁鸣标志和

道路行标志;在临近学校出入口的机动车通行道路上设立人行减速慢行标志;其它出入口参照设置。学校出入口附近适

安全横道线、减速带和学生疏散区。当地方,施划学生疏散区。

第 6 页,共 7 页

1.学校设置安保机构(安保处),根据规模配备专(兼)

职安保人员。31个班级及以上,配2名安保人员;13个班级

至30个班级,配1名安保人员;12个班级及以下,配备1名

学校已设立安全保卫工作机构,按师生人数配备足够

C43兼职安保人员。

数量的专兼职保卫人员(至少有一名专职保卫人员);寄

安保 2.成立护卫队或聘用保安。规模较大或有两个以上校门

宿制学校和治安复杂地区的学校相应增加保卫人员的数量

人员出入,或内部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学校,单独建立护卫小

队,设队长1名,配备队员7-10名。规模较小,仅有一个校

门出入,且设有围墙等物防、技防措施的学校,配备队员

2-6名,设护卫执勤室,并设班长1人。

学校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登记或验证制

C44度,禁止无关人员、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

学校门卫制度健全,门卫人员政治思想品德和身体素

门卫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

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年龄不超过55周岁。

制度校园。学校要配备符合要求的门卫人员,加强对门卫人员

的管理。

1.在学校主出入口、学生宿舍楼出入口、财务室、网络

中心、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重点部位和要害部位,安装

与当地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平台联网的紧急报警装置、视频

安防监控系统等,并建立档案。

2.落实人员、经费,及时对技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

新,确保技防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A7

安全

工作

B15

学校

保卫

1.学校按浙江省《DB33/768-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

C45设技术规范》要求,在重点部位和要害部位,安装与当地

安保公安110接处警平台联网的紧急报警装置、视频安防监控

设施系统等,并建立档案。

2.建立健全技术防范设施使用、维护和更新制度。

C46 学校要加强物防建设,配备简易实用的橡胶警棍、钢

学校物防器械应置放在适当位置,并处于适用状态,能

安保盔、催泪喷射器、防刺服、防割手套、约束绳、防护钢叉

熟练使用。

器械等防护器械,并妥善保管和使用。

备注: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C6、C7、C13、C34、C35等五项指标中任选二项降低要求。

第 7 页,共 7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8 03:5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466841426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校   教师   小学   标准   校园   培训   教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