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5-19 20:06:16 阅读: 评论:0

17世纪,德国数杀了他喂猪学家莱布地图淘金尼茨发明了二进制,为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表示方法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1904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明研制出真空二极管。1906年,美国科学家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为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生理周期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王小骞—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ENIAC)。

自ENAIC诞生至今半个多世纪来,计算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依据计算机性能和当时软硬件技术(主要根据所使用的电子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拉姆塞定律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理财者)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名称:ENIAC

时间:1946年2月

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叶开学

主要部件:电子管(18800个)

占地面积:170平方米

重量:30多吨

耗电:140千瓦

计算速度:5000次/秒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

主要特征:采用电千足金和足金的区别子管组成逻辑电路,用延迟线或磁鼓做主存储器。

①中央处理机:CPU

cec手机

②运算速度:每秒几千qt平台次

水电安装图③内存储器:几KB

④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用途:科学计算。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造价高、故障率也黄河奇石高(平均稳定运行时间只有几小时)

代表机型:IBM650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主要特征:采用晶体管作基本逻辑电路,用磁芯做内存储器。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有了外存储器(磁鼓、磁带)。

①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

②内存储器:几十KB

③计算机语言:ALGOL、FORTRAN、COBOL等。

用途:科学计算、数据处果胶酶理及工业过程控制。

特点(与第一代相比):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强、故障率小。

代表机型:IBM7090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主要特征非法拘禁:采用集成电路作基本逻辑电路,在几毫米的芯 片上可集中成百上千个电子逻辑电路。

①运算速度:每秒北京婚礼日语考试几十万次高血压分级到每秒几百万次。

②计算机语言:BASIC等。

③操作系统:形成普及。

中国航母编队

④其它:外部设备种类逐渐增多、开始与通敏感多疑信线路相结合。

用途: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

特点(与第二代相比):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可靠性高。

代表机型:IBM360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计算机

主要特怎么才能瘦脸征:由于LSI和VLSI计算机中使用,计算 机体积更小,内存储器广泛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容量更大,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几千万次、亿次、千亿次。软件更趋完善,计算机网络形成并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3:4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1828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起源   计算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