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笔记】《交往与空间》 beta

更新时间:2025-05-15 13:47:44 阅读: 评论:0

“宅者,人之本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我想在大家的求学过程中都接触过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规划中唯功能至上的批判,也在面对城市中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和不断拔高的高楼大厦时深有感触,身处其中,我们越发感受到个人的渺小和社会的冷漠,而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城市规划的设计。那么究竟人在城市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日常生活在设计中拥有怎样的意义,这本书不会对两个问题进行晦涩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通俗的语言,详实的粘土动画图例来表明作者的观点,给以广大学子用不同角度去了解(以及设计)这个世界的可能性。

序言部分现在,30年已经过去。众多的建筑时尚和理念已随时光流逝而成过眼云烟。与此同时,致力于城市和居住区的活力与人居性的研究正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城市及其公共空间的质量也日益表现出了普遍的关注。尽管建筑户外空间生活的特点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在处理公共空间的人文品质时所采用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却没有根本的变化。

作者在序言中便开宗明义地称此书写作的目的是批评当时在欧洲的城市及居住区规划中盛行的功能主义规划原则的不足之处,诚如其所言,如果在当时没有类似扬·盖尔等后现代主义设计者的思考和发声,那么也不会存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对人本主义规划的实践。可以说,本书是一个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使用公共空间的里程碑。

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部分

《交往与空间》一书的英文原文是“Life between Buildings”,作者将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划分为两部分: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与建筑和菜头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第一章介绍的是户外生活与室外空间的关系。

按照北京郊区游扬·盖尔的划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类。其中必要型是基础,自发性是条件,极依附于外部物质条件。社会型活动依赖于其他两种类型,具有连锁效应。这三种户外活动是交织融会地发生的。

必要性活动指不得不发生的室外行为,包括上班,购物,出差等,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不受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但好的室外环境可以延长人们在室外的停留时间;自发性活动主要指个人的室外行为,包括散步、锻炼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行为的发生并以与别人的交往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可以诱发社会性活动,这个自发性活动受室外空间环境影响;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信息webrtc,较低一级的交流主要就是看与被看的这样一种关系,可以获得简单的信息,高级的交流,包括具有各种活动内容的语言交流。

社会性活动开始时主要为位于强度序列下部的低强度接触,与别的接触形式比较,似乎微不足道,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既是单独的一类接触形式也是其他更为复杂的交往的前提。而设计可以做的即是增加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进而触发人和人最低程度的接触。因此,公共空间应该能够为更多的户外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户外活动的发生频率与物质环境质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此一来,了解人们在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和不同历史阶段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建筑趋向是如何影响户外活动的就成为必须。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重视物质与社会的中世纪、重视视觉与形式的文艺复兴时期、重视生理及其功能的现代主义时期。中世纪城市的设计对户外活动的重视和之后的文艺复兴与现代主义时期对户外活动的忽视所造就的城市产物是截然不同晴雯之死的,从中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的户外活动对城市的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室外空间的生活是一种独立的质量和一种可能的开端。对城市的评价、反应和考察构成了继续研究室外空间生活的物质环境的基础。同时,户外活动也向公共空间提出了三个要求:

———为必要性的户外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

———为自发的、娱乐性的活动提供合适的条件;

———为社会性活动提供合适的条件。

规划的先决条件部分

规划应该是一个宏观微观因素交叉考虑的过程,简化来说可以是社会关系和个体感受,这两者都与建筑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设计创造适宜的条件就能鼓励交往,但并不代表有了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邻里的交往和密切关系就能不同程度地发展起来。建筑师对物质基础的规划工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有限的,助学贷款还款因此对社区内或社区之间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就包括居民的社会地位、私密性、领域感、安全还行感、从属感以及区域之间的柔性过渡等方面。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社会状态,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

个体感受可以包括知觉、感知的方式和感知的范围,这些生理上的特质,实际上是我们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认真考虑和遵循的。

亲密距离(0~45cm)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 个人距离(0.45~1.30m)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 社会距离(1.30~3.75m)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由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了这种社会距离。 最后,公共距离(大于3.75m)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这样一些较拘谨场合的距离。

在总结了感知的能力与局限之后,得出了五种不同的方式使建筑师和规划师们能促成交往和防止孤独。

室外空间生活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的过程。当有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情时,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

———正效应过程: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

———负效应过程: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在特定地区高水平的活动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二是鼓励每一口才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

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部分

(一)集中与分散

集中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和活动,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建筑布局以及入口安排与人行道和户外活动区域的关系是活动集中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二)吸引与排斥

综合并不是建筑物和主要的城市功能在形式上的综合,而是在非常细小的尺度上各种活动和人在实际上的综合。它决定了接触面是单调乏味还是丰富有趣。重要的不是工厂、住宅、事实服务设施之类的功能是否按建筑师的图纸紧密地布置在一起,而是工作、生活在不同建筑中的人能否使用相同的公共空间并在日常生活市建立关系。

(三)综合与分解

公共环境是吸引还是排斥牵涉到如何处理公共环境与私有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设计这停机德两者之间边界区域的问题。柔性边界是一种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过渡区,它们常常能起到承转连接的作用,使居民和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更加轻松自如。

(四)开放与封闭

通过人的观察和感受,使公共环境中的各种活动与毗邻的住宅、商店、工厂、车间和公共肥胖的危害建筑中的各种活动融汇贯通,就能从两个方向大大扩展和丰富体验的可能性。

此章论述了区域设计中的四个原则,简而言之就是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西方的公共空间是非常开放的,尺度比较大,对比之下, 西方的街道非常窄,人从住宅到广场,从私密性空间到公共性空间,几乎没有过渡的交流空间,这也反映了西方人比较开放的生活习惯。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的街道相当于西方的广场,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其实是住宅和街道之间的一种过渡空间,中国传统的交往空间是分等级,不是在一个空间场所里发生的,而是在多个空间场所里发生的,正如是院子和街道两部分一起才可以保证中国传统交往活动的完整性。所以说,院子和街道是中国传统邻里交往的核心空间。

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部分

当然城市活力的出现绝对不会如此简单,扬指出即使从大尺度注重的功能性的多样化,在细部上仍然需要精心处理,否则必定会失败。

(一)步行空间

双向街道的尺度应当是每米街宽每分钟同行10~15人,对于婴儿车轮椅等特殊要求的道路,要适当拓宽;步行街到铺装材料应当舒适,最好不要steam上好玩的游戏用卵石沙子等凹凸不平的材质;步行距离控制在40在线课程0-500米;线路应当是曲折且不能直接看到目的地的,当能看到目的地时,选择直线的线路;可以采用小空间穿插,大小空间进行对比的手法。能够使人在大空间沿着外立面行smt之家走;人们总试图避免高差。户外空间最好避免,如若要使用,尽量多设置缓坡,休息平台。开始向下运动比向上运动好些。坡道比台阶好。

(二)逗留场所

边界效应,即人总该在区域反清复明的建筑立面或一个空间和另一个空间过留学生活渡区,例如森林海滩,树丛等空地边缘,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立面有助于与人保持距离,并使后背得到保护;人们喜欢在能够隐藏局部的地方活动,例如建筑的凹处,后退的入口,门廊,回廊,前月食和日食院的树木,同时人们喜欢能够有依靠的地方驻足:街灯,立柱;对于座位的选择,沿建筑四周和空间边缘的座椅更受欢迎,也可以辅助座位的方式,如楼梯,台阶,矮墙等;应将空间边界和社会性视魔法骑士漫画域一致起来。一般来说,20~25m是最适合的尺度。

仅以一个建筑学子的身份去读此书,城市规划的宏观角度暂且不讨论,往往更关注的是场地设计的中观尺度和公共空间的微观尺度。初学设计时,的确太自我,虽然是有对需要做分析,但终究不可避免无缘由的堆砌和故作深刻的罗列,认为人需要休息,于是放了一把椅子;人需要交流,于是有了小圆桌;人需要行走,于是有了一条路……但扪心自问,有了椅子,人就会去坐吗?有了小圆桌,人们就会交流吗?有了路,人群就会去行走吗?

总的来说,整本书的讨论始终围绕设计中亘古不变的永恒之道——人性。无论是设计公共空间计然之策还是构建慢行场所,终极目的都是通过营造一个尺度宜人、交往舒适的空间供人类交流。只有在这样的空海南话间下,讨论和演讲才有了对象,民主和权利才有了土壤,搭讪和爱情才有了相遇的转角,如此这般建筑学这门实用的艺术才算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建筑是供人类生长、生活、繁育、更替的无生命却又有系统性的实体,作为未来行业的从业者,我们的设计不是供给上帝看的油画,更不是做成效果图挂在官员办公室的升官筹码。

参考书目

《黄帝宅经》《隐匿的尺度》—————E.T.Hall 著《场地规划》——————凯文·林奇 著《交往与空间》—————扬·盖尔 著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0:0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85/221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笔记   空间   beta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