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中秋节,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本文发布于:2023-02-16 12:2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76521362189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