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交民巷形成原因?(东交民巷历史事件)

更新时间:2025-05-17 16:05:32 阅读: 评论:0

东交民巷历史事件

东交民巷形成原因?(东交民巷历史事件)(图1)

东交民巷有哪些历史典故?

东交民巷形成原因?

东交民巷原名江米巷,早在元初就形成了。当时主要卖江南运来的粮米,故名。明清时期,这个地区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清代有许多宫殿和祠堂。1860年,英法侵入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次年强行租借淳王府和纯公府,正式成为二国大使馆。这是近代史上北京大使馆成立之初。随后,西方列强在这里建设大使馆,按照各自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部署。不顾北京原有的格局特点,东交民巷最终成为北京的殖民地式城市之城。

东交民巷形成的原因?

东交民巷原本是东江米巷,因为元代有税务所和海关控制水运米粮进京,江南的米粮通过运河运到北京,而北方人管南方的糯米叫江米,所以这条长街叫江米巷。明朝成祖朱迪迁都北京后,大力改造紫禁城,重建棋盘街,将一条江米巷从中拦腰分成东西两半。东江米巷设有六个礼部、鸿路寺、会同馆,相当于现任外交部,负责少数民族交流和相互贸易。这是东交民巷第一次成为使馆,谁能想到后来成了洗不掉的耻辱。

2


19002008年8月,北京被八国联军袭击,第二年,清政府签署了《新丑条约》,羞辱国家。该条约规定,崇文门内街、广场东路、城墙、东长安街以南的大片土地,无论是住宅、政府办公室还是祠堂,都被划分为外国大使馆。所有使馆区的中国人都不允许住在这个领域,也不允许随意进入。此后,它被改名为东交民巷。


知道这个地方的起源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总是提醒我们落后会被打败,只有繁荣才会长期和平,不会让人们的鱼无法抗拒。

东交民巷的历史影响?

在北京东城区,有一条非常著名的胡同叫东交民巷。东交民巷全长1552米,是老北京最长的胡同之一。清末,东交民巷的名字经常被提及。东交民巷作为使馆区,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历史事件。


事实上,东交民巷最初是一条卖粮食的胡同。


元朝时期,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已经建成并连接在一起。但当时的名字叫江米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12932000年,在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的主持下,通惠河建成。通惠河连接京杭大运河。此后,从南方运来的水运米粮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和通惠河运到京城,供京城官民使用。许多粮食商用船只将南方的粮食运到京城出售。船停在船板和胡同上,粮食被卸下来当地出售。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形成了粮食销售街。

1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7:3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7809538198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