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生平简短简介,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更新时间:2025-05-22 00:28:27 阅读: 评论:0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为国家筑牢粮仓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欧美、日本等都在开展相关研究,但只有我们应用到了大面积生产中。”时至今日,袁隆平还清楚记得当时在接受奖项时说的话,“杂交水稻还有很大潜力,我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大批优秀人才从基层单位进入中心,袁隆平还积极争取经费把他们送到国外深造。

“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那个曾经简陋的海南南繁基地,被标注在了三亚地图上,从一个偏远小农场,变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基地。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了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于2000年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2019年9月16日,袁隆平(前右一)在长沙出席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新华社发(陈思汗摄)

让老百姓吃得更好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袁隆平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的目标转变。2018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最显著的变化是:在30多个参与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些品种同时还具备广适性、高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省农科院研发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让饱受重金属污染之困的地区,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突破,而且这项技术运用起来简单易行,成本不高。”袁隆平说。去年,经过持续一年的多点生态试验,大面积培育“低镉稻”已有了技术条件,这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

“杂交水稻之父”的孩子们

2020年7月,由袁隆平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3000斤),达到1530.76公斤。

此前,我国杂交水稻采用的主要育种技术,均由袁隆平及其团队研发。第一代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这一方法育出的品种具有稳定育性,但育种所需的恢复系、保持系材料难以获得,导致配组受到极大限制。第二代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二系法”,配组自由较第一代大大提高,但非常容易受生长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代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可以说,它让杂交水稻实现了真正‘婚姻自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对此进行解释:

利用第一代技术培育出一个优秀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就好像在成千上万个水稻材料中,只有A和B才适合“结婚”,而B还藏在“茫茫稻海”里,若要相遇,不仅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还需要很多运气。到了第二代技术,A可以和其他所有水稻“结婚”,虽然选择面大大提高,但不能保证后代的优良。而第三代技术,不再是只为A服务,它让所有的水稻,在理论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并产生优良后代。

袁隆平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限,两系不育系可能因天气原因导致制种失败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稳定不育的,且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十分了解,一直想方设法治疗它们的“先天缺陷”。如果以老百姓的标准来衡量,前两代杂交水稻最大的毛病就是“贪吃”和“傲娇”:喜欢大肥大水,一旦“供食”不足则产量平平;对生态环境和种植技术“挑剔”,导致普通农民“驾驭”不了,靠“专家种田”获得的高产,难以全面从试验田走向农民粮仓。第三代杂交水稻终于改掉了这两个坏毛病。

袁隆平,这位“稻田的守望者”,终其一生都在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书写传奇。他将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11:3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78764871143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他是   水稻   简短   生平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